找准关联点组合古诗教学
2021-01-12蒋晓红
蒋晓红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走进古诗,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笔者尝试在古诗教学时,找准异同关联点、特殊关联点来组合古诗教学,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板块化教学,组合两首或两首以上课内的古诗进行教学,增加课堂学习密度;或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将课内外古诗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大量的古诗,了解更多优秀的诗作,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 组合 异同关联点 特殊关联点
古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灿烂的奇葩,其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能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美化学生心灵。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100多首。可见,古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古诗教学,往往跳不出“四步曲”:知诗人,解诗意,然后拿出教师自己事先概括好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一个标签给诗贴上,最后布置学生背熟。这样,一节古诗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可见,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走进古诗,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尤为重要。此外,在高年级学生完成教材选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适当拓展部分课外古诗,以提高学生的古诗积累。基于以上考量,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可借助关联点串联课内外,形成古诗学习的内容链条或结构模块,引領学生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两三首,了解更多优秀的诗作,带领学生遨游诗的海洋。教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关联点进行组合古诗教学。
一、找准异同关联点,组合教学有广度
(一)抓相同点组合教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一般以一组呈现,大多是两三首放在一篇课文中,或是同主题的,或是同文体的,或是同作者的……如六年级下册的《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五年级下册的《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组爱国诗;五年级上册的《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都有对景物的静动态描写……教师找到这些“同”,就能以这种“同”为切入点,板块式推进,进行古诗组合教学。
以六年级下册的三首咏物诗《马诗》《石灰吟》与《竹石》为例。教师教学时就可以采用以一首带另两首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咏物诗的特点。课堂上,以《石灰吟》为重点,从白居易的“歌咏言,诗言志”谈起,《石灰吟》这首咏物诗表面咏石灰,其实字里行间藏着诗人自己的影子。为此,当学生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测一下于谦会是个怎样的人。人如石灰,石灰如人!相机向学生介绍于谦。在介绍中,学生知道了于谦在赞美石灰这种精神的同时,其实是在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他是在托物言志,他写这首诗来激励自己,要像石灰那样,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诗中“清白”一词,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石灰颜色清白,实际指诗人要清白做人。石灰的这种顽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原来是诗人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写照!
按照学习《石灰吟》的方法,学生自学《竹石》和《马诗》。读读诗句,了解诗人所写物的特点,看看诗人的生平事例,想想诗人为什么要写这物。三种事物,三首古诗,三位诗人,都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古代的咏物诗有千千万万。据历史记载,光唐代就有六千多首咏物诗,就拿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来说,赞颂它们的诗就有很多。相机拓展《梅花》《咏幽兰》等咏物诗。读这些咏物诗,学生就能猜出诗人在借这些事物表达什么。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也就完成了课后习题: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抓不同点组合教学
除了“同”,当然也可以找一些“不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积累词句,活化思维。要说明的是,找“同”稍微容易些,找“异”却难。这需要教师对古诗有深层次的解读,有较大的阅读量才行。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审视、比较时,我们往往能打开古诗教学的另一扇窗户,发现别样的风景。
如六年级下册的《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通过比较,这三首古诗中诗人描写的习俗不同,所蕴含的情感也不同。课前,教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该节日是不能生火做饭的。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三首古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寒食》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望月思乡的情感。
通过比较这些不同,教学思路就清晰了:读通古诗—读懂古诗—比较古诗—诵读古诗—拓展古诗。教师让学生求异后再求同,明白尽管诗人所选取的节日不同,但都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由异归同,相机拓展其他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如《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学习这些古诗时,除了要了解不同的习俗外,还应关注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这样,学生就对诗意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二、寻找特殊关联点,组合教学有深度
(一)在特定的历史空间展开教学
无论咏史还是怀古,每一首诗必然带有诗人所处时代的特点。因此,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古诗放在特定的历史空间中去教学,这样的古诗教学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一位教师是这样教《示儿》的:
第一步: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国家的愿望实现了吗?教师出示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让学生从诗中找到南宋未统一的证据。
第二步: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学生找出南宋衰败的原因。
第三步:再读古诗《示儿》,你想对陆游说什么,你想对南宋统治者说什么?
教师以“愿望是否实现”“朝廷为什么灭亡”“你想说什么”为线索串联教学过程,以南宋特殊的历史为背景,可谓匠心独具。教师所引材料与《示儿》的主题相关联,使整堂课完整统一。所引材料浅显易懂,不需要教师作过多解释,学生能在教学线索的指引下,顺畅地理解古诗内容。教学线索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对严密的逻辑性有初步感知。以上特殊的关联,由一首古诗带出了一首,甚至多首,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围绕诗人的一生展开教学
随着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到了高年级,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古诗教学活动。为此,可以让学生梳理所学诗人的诗篇,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去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更好地认识诗人,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联系他的另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就从印象苏轼谈起,先从苏轼的足迹谈起,去认识苏轼,由苏轼的诗句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谈起,让学生对苏轼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学生弄懂诗意的基础上,又谈起苏轼的人生。苏轼两次到杭州做官,时隔十五年,他又来到了西湖。在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默读他这十五年的人生坎坷经历,猜一猜,经历了这十五年的人生动荡后,他再次来到西湖,还会醉吗?1089 年,他与老朋友莫同年在西湖边重逢,写下《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面对这样的人生起伏、跌宕变化,他仍然醉在其中。此时,你有怎样的感慨?(面对困难仍然积极向上,身处逆境,坚毅并快乐……)苏轼笔下的晴雨就好像他人生中遭遇的一切起伏。这里的晴雨仅仅指的是天气吗?(人生)相信学生再读,便会增添一份苏轼的乐观和昂扬。有人说,苏轼是史上粉丝最多的文坛大咖,不仅仅是因为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身处逆境,依然能保持着那份坦荡、从容、乐观和豁达。再读读这两首诗,把苏轼的人格魅力融入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学生再读这两首诗的时候,对苏轼、对这雨、对这诗的内涵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创设同一个情境展开教学
古诗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送别。创设送别的情境教学古诗,就是一首带多首了。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时,教师可联系学生耳熟能详的送别佳句来组合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出示送别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把这些送别名句放一起读,思考,读了有什么共同的感觉,读出了哪些送别的场面。请学生抓住动词找一找送别的历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饮”;“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是“歌”;“孤帆远影碧空盡,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望”;“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是“归”;“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眠”……悠悠中华,千古送别。有伤感的惜别、有欢快的谢别、有豪迈的壮别……如此教学,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总之,找准关联点,组合古诗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古诗,古诗教学就能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