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软文化”,涵养英语深度学习的沃土

2021-01-12任莉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英语班级

任莉敏

【摘 要】班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班级“软文化”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出一个班级的个性和整体学习的环境。学生浸润在优秀的班级文化中,自然而然会对学习产生渴望,生成深度学习。本文基于教学经验,具体分析班级“软文化”中的精神、制度、物质及团队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深度学习英语提供一方沃土。

【关键词】班级“软文化” 小学英语 深度学习

积极向上的班级“软文化”对小学生有熏陶作用,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软文化”环境,能生成小学英语深度学习,有助于小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超越的学习热情。

一、精神文化,助推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形成

精神文化是班级“软文化”的灵魂,它引领着整个班级学生学习的精、气、神。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助推整个班集体富有朝气,对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有着积极、深入的驱动作用。班级的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班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徽、班旗、班服等方面。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给班级取一个富有意义、号召力的班名。再经过讨论,在这些班名中选出一个最能代表班级个性的班名,如:Sunny Class,Frighting Class,Super Class。这些班级英文名,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在班名的驱动下,班级内的学生参照班名,转化为各自具体的学习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正如Super Class的学生,一个个都希望成为 Super boy 或Super girl, 这种精神理念深入他们的大脑,把英语学习作为自己的主动需求,达到“我要学”的效果。

班级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精神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年龄小,无法成熟地看待问题,所以他们大多喜欢一门课程,是从喜欢这门课程的老师开始的。“亲其师,信其道”,小学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在遇到学生英语课上上课走神、作业中出现小错误等情况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单独沟通。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一视同仁”的标准,温和的语调,指出错误的原因,给予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老师,学生必定是喜爱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热爱英语,成为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强大的助推力。

二、制度文化,规范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措施

制度文化是小学生在班级中生活和学习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科学完善的制度文化,让深度学习有章可循,使学生产生“从众价值”和“从众行为”,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深度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要在班级里建立适宜且有个性的班级制度文化,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和认可标准。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建立“进班即读”制度:每天一早进入班级后,立刻把英语阅读材料拿出来阅读。英语是一门外语,不同于母语,它没有随时输出达到运用的条件,利用“进班即读”制度,给学生创设输出语言的机会,致力于唤醒学生的深度阅读需要,用琅琅的书声温润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

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建立“每日三省制”。每天放学前留出10分钟,让学生静心剖析自己一天中英语学习的得失,然后进行评价,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学生只有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三、物质文化,提供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条件

班级物质文化存在于班级的各个角落,萦绕在学生周围,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随处可见的物质文化给小学英语深度学习提供了基础。

(一)让墙壁会“说话”

班级里的文化墙,是一个班级文化氛围的展现地,它能够时刻提醒学生,持续性地学习英语。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励志的名言警句,然后张贴在墙壁上,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From small beginnings comes great things(伟大始于渺小);等等。学生一抬头,就能见到这些句子,就像身边有个隐形的学者,不断告诫学生:有努力才会有收获。布置“收获栏”“作品栏”“光荣榜”等栏目,张贴学生优秀的英语作文、获奖证书等,营造积极向上、鼓励创新争优的学习氛围。这些丰富的物质文化,通过形象的外显,将其内涵传达到学生内心,强化学生的学习态度,熏陶他们的品质,进而升华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思想和行为,为深度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让图书角飘书香

每个班级辟出一个小角落,成为班级的图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认为值得推荐的英文书籍带到图书角分享给其他同学阅读。比如:学生们最爱的英文绘本,图文并茂,降低了英语的阅读理解难度,开阔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分享、点评等多种形式,突破原本只局限于教材的教学方式,形成以教材为主、多种绘本融合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图书角相互分享英语读物,在交流中自主运用英语,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四、行为文化,彰显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效果

行为文化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以师生为主体共同开展的,能反映班级精神面貌的各种文化活动。这些行为文化活动的开展,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彰显了小学英语深度学习的效果。

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班级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阶梯打卡活动。首先给学生一个主题,如:Animals(动物)。第一阶梯:小组共同查找动物类词汇,能正确读出、拼写出词汇,词汇数量达到规定要求者可以上升为第二阶梯。第二阶梯:会利用动物类词汇进行造句,要求句子结构、语法等无错误,句子数量达到规定要求者可以上升为第三阶梯。第三阶梯:能利用动物类词汇讲述一段小文,要求句子无语法等错误,语句通顺,文章表达优美者可以达到最终的“宝座”。为了能让自己小组坐上“宝座”,学生则会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小组与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形成良性竞争。互助与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潜能,促使他们在英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平时教学管理时,可以采取学生间的“小师傅”活动来开展英语教学。如在高年级任教时,有四五个学生,经常性不完成英语作业。教师做了很多努力也无济于事。最后教师通过“小师傅”活动,给这个小群体找了一位他们公认的各方面优秀的“小师傅”。“小师傅”是这几个学生的同学,心理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当这几个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向“小师傅”讨教。“小师傅”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让他们重拾英语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也同样可以学好英语;然后利用“家校合力”让学生认识到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养成在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为学生可持续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身处班集体中,班级“软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持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以及深入学习英语的热情。班级“软文化”是涵养小学英语学习的一方沃土。

【參考文献】

[1]岳丹丹.班级文化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8(10).

[2]刘力行.创建优秀班级文化,润泽学生生命成长[J]. 教师, 2019(1).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英语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