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1-1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关村天成创新研究中心李森彪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关村天成创新研究中心 李森彪
一、引言
自从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得到了快速提高,但是,一方面,在现实层面上,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成功的比例并不高,特别是众多的大型国有企业较少成长为有影响力的国际企业;另一方面,从理论研究来看,我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当下市场化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双重难题。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使逆全球化的周期性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在逆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迹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受到美国刻意打压的重点企业来说,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在此现实情境下,通过对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路径的深入讨论,找到应对逆全球化的有效措施,对于我国行业领先企业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以及增强在中美贸易争端下的主动性,实现转危为机,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企业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先前的学者们对于企业国际化的一般路径主要是从市场范围、经营方式和文化距离三个角度进行阐释。首先,从市场范围的角度看,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演变路径是本地市场—全国市场—海外临近市场—全球市场,整体遵循从国内范围到国际范围的态势;其次,从经营方式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演进路径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呈现从国内经营到海外直接设置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进行经营的态势;最后,从文化距离(两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差异性)来看,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演进路径是文化相同—文化差异性小—文化差异性大,文化距离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国内的很多企业通常是先从国内市场到文化相近的东亚或者东南亚,之后再到文化差异相差较大的西方市场。总之,结合市场范围、经营方式和文化距离三个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演进路径可以分为:本土国际化—临近国际化—区域国际化—全球国际化(Gary,A.et al.,2004;Luo,Y.et al.,2007;雷小苗,2017)。在这里,我们主要参照市场范围以及文化距离两个维度,建立企业国际化的一般路径理论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模型
结合市场范围以及文化距离两个维度,并根据图1,可以将企业国际化路径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渐进式成长路径(A-B-C-D)、激进式发展路径(A-C-D)以及跳跃式成长路径(A-D-C或者A-B-D-C)。
1.渐进式成长路径(A-B-C-D)。渐进式成长路径理论是学术界关于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主流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北欧学派Johanson和Vahlne(1977)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为基础。渐进式成长路径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遵循的是由本土市场到国际市场、由文化差异性小到文化差异性大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渐进式成长路径理论在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中影响巨大。
渐进式成长路径理论的观点比较适用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而对于新兴市场和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通常要经历进口、购买专利、特许经营、代工生产、国内合资等形式的“内向国际化”阶段。这些企业通常要先通过在国内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领先技术,然后再走出国门,最后通过直接出口、建立海外办事处、并购和成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形式推进国际化成长(雷小苗,2017)。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来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被卷入国际市场的色彩。并且从文化距离来看,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市场的选择中,通常会优先进入文化差异比较小的邻国或发展中国家,之后才会进入文化差异较大的欧美发达国家。这种由文化距离近到文化距离远的国际化演进逻辑大大减少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障碍,减少了企业面临的文化冲突,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调整和适应能力。
2.激进式成长路径(A-C-D)。激进式成长路径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建立在国际新企业理论基础之上,主要是把具有天生国际化特征的企业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该理论研究发现,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与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路径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其多遵循激进式的演进成长路径,它们往往在成立时或者成立的初期便积极参与到对外海外投资和国际化市场经营,很早就进行国际化战略实施。实施激进式国际化的企业通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赵曙明等,2010;雷小苗,2017):第一,从领导者的素质看,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高层管理者往往拥有国际化的教育、生活和工作背景,企业有能力在早期就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第二,从外部关系看,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通常拥有大量的国际网络关系,国际社会资本丰富,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打开和拓展国际市场;第三,从企业的产品特性来看,企业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或者具有较大差异化的特性,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的价值。
3.跳跃式成长路径(A-B-D-C或者A-D-C)。对于采取跳跃式成长路径的跨国企业来说,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并购或者投资的方式直接进入文化差异性比较大的国家。实施跳跃式成长路径的跨国企业在国内通常有着较好的资源积累,综合运营能力强,能够凭借产品或者服务的特点准确地定位目标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在文化距离远的国际市场采取并购或者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是采用跳跃式成长路径的企业比较普遍的一个共同点,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较大,实施跳跃式成长路径的跨国企业通常经营初期有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发展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企业国际化路径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我国的行业领先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发展也有着一定差异。我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殊性(雷小苗,2017;张丽芳,2015;赵曙明等,2010)。第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变革,努力推进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着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转变,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将由政府变为企业和个人;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涌入,我国企业在本土直面国际竞争,即“国际竞争国内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我国实施了建设自贸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金融开放和推动跨国企业发展的四大举措。第二,逆国际化。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通常具有某些显著的优势,之后才会采取跨国经营,而对于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特别对于我国的很多企业来说,它们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并不具有垄断优势或者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其中的一些企业更是直接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逆国际化”的经济现象在国际市场中越来越普遍。第三,双向国际化。与其他经济体相比较,我国自身有着较大的市场规模,这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优势。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化,即“外向国际化”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并且流入了大量的外籍员工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很多企业在还没有走出国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国外先进设备、生产零部件、“三来一补”等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在本土范围内实现初步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形式在其他发达国家并不多见,称为“内向国际化”。我国行业领先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是“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同时进行。我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的三个特殊性对于深层次理解以及指导国内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相关研究中,考虑到国有经济在国内经济中的重要性,学者们通常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两个维度将中国跨国公司分为四种类型(孙轻宇,2012;张丽芳,2015):民营利基型、民营全球型、国有专家型和国有跨国型。民营利基型指的是产品比较单一和市场分布比较集中的企业,它通常聚焦于某一类产品,在某一区域市场进行拓展经营。民营全球型与民营利基型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首先是产品种类较多;其次是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如华为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在绝大多数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产品包括通信设备、手机、电脑等多个品类。国有专家型指的是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完成国家在特定阶段赋予的特殊使命,这种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国有企业通常很难发展壮大,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存在一定不足。国有跨国型指的是一般意义的国有独资或者控股企业,在企业目标上和民营企业比较接近,主要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利润,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类企业比较多,如国有银行、宝钢、中远集团等。从整体上看,国有专家型和国有跨国型的企业国际化发展较为缓慢,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民营利基型和民营全球型国际化发展得较为迅速,有些甚至已经成长为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三、中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但是最终成长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比较少,多数企业依旧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其主要原因有国际化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国际品牌缺乏、融资困难和缺乏对逆全球化的有效应对措施等。
1.国际化人才不足。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科学落实、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都离不开国际化人才,而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国际化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低。中国企业一直依赖于“后发优势”的利用,在“重市场轻研发”的大环境下,“追随者”所带来的企业惰性使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较为欠缺,从而导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大多数企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
3.国际品牌缺乏。品牌影响力对于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和获取利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国际上更多聚焦于价值链底端,凭借成本优势造成的后果就是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4.融资困难。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中国非金融类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其在信用评估、汇率风险控制、全球现金管理服务等方面发展较落后,综合服务能力无法与国外的发达银行相匹敌,这势必会影响中国非金融类企业海外投资。并且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较少,资金无保障,融资渠道少,造成其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如果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解决,将大大制约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5.缺乏对逆全球化的有效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逆全球化会周期性的出现,甚至会导致全球化出现短期的衰退,这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很多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缺乏对于逆全球化的预期与认知,也缺乏针对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危机预案,使企业在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极端情况时,无法有效应对。
四、促进中国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推动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不断进步的两个最重要的参与主体是本国政府和国际化企业。目前我国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更多的是民营全球化企业,政府应当在国内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同时,要与海外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维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减少政治摩擦,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针对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应对逆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争端、刻意打压等问题时,要做好预案,增强风险意识。
(一)政府层面
对于政府而言,要发挥导向和服务功能,通过制定相关的导向与激励政策以及与潜在的东道国加强外交和文化联系,为中国企业搭建“走出去”的平台,促进投资协定的签订。竭尽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自由竞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制度环境,有效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最终实现国际化发展。
1.深化市场化改革。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减少由制度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国际化发展障碍,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深层次地融合,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要积极推进和深化市场化改革,真正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我国跨国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中适应和调整能力,形成自身的独特国际竞争优势。
2.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可以有效地维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提升创新型企业的期望收益,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提高行业领先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3.提升国际金融服务水平。中国金融机构还未建立全球性的网络,难以满足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中国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性金融服务力度,为降低企业在国际化初期面临的风险,政策性金融机构可首先承担起更多金融支持责任,利用国家信用和财政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引导商业性资金逐渐介入,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互补结合的融资体系。另外,构建和完善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的各类金融担保、咨询、保险机构,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尽可能完善的金融服务。
4.加强区域联盟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以及发达的国家区域联盟合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减少国际经营的障碍。区域联盟合作中,在对企业进行政策支持时,应当与东道国政府进行沟通,保证“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及时获取自身的合法利益。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不发达国家,市场化和法制化不够健全,我国政府应当与东道国政府实施有效沟通,以保证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销售产品或者投资时,能够及时地获取经营收益。
5.教育体制改革。课程设置要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新精神,提高对国际化人力资本建设的专项投入。而且要将学习研究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依旧没有建立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产学研转化效果较差。建立从实验室到产品、企业现实需求指导科学研究的优良合作机制,特别要重视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要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并切实保障优秀科技成果拥有者的合法利益。
6.采取应对贸易冲突的有效措施。在逆全球化的形势下,政府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解决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维护国内跨国企业的核心利益。首先,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地与美国等国家进行谈判磋商,缓和和化解摩擦风险,持续为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打造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强对受贸易冲突影响的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做好企业抗辩申诉的指导工作;最后,要做好应急救助方案,通过专家座谈会等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辅导,帮助企业灵活运用国际规则合理规避争端,并积极引导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总之,政府应当尽快制定针对贸易冲突的系统性政策,综合实施多项措施,为受贸易冲突影响的国内跨国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有效地维护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层面
对于企业而言,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比,中国跨国企业具有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市场优势等,特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全产业链”的国家,要积极发挥这些特殊优势;同时,要注重整合全球资源,吸引全球的优秀专业人才,寻求与国外一流科研院所的合作,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1.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拥有具有国际经验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国际技术和优秀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既具有国内经历,又具有国际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对交易发生国家的人才的使用,以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2.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国际品牌。对于企业而言,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比,中国跨国企业在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市场优势的同时,要不断增强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积极塑造高端品牌。
3.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投资损失。企业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时,与交易发生国家往往存在着文化、制度,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差别,照搬本国的风险防控体系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建立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才有利于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4.做好针对逆全球化的预案。当下中美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特别是美国对我国一些重点科技型企业进行刻意打压,使我国的一些企业出现了发展甚至是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行业领先企业要提高对国际环境的预判能力,并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受到打压和制裁的预案。一方面,要准备好“第二选择”,比如积极寻求新的供应链伙伴、实现自主生产或者开拓新的市场等,以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要根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通过诉讼等手段,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针对中关村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一)中关村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但是却没有出现像华为一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中关村行业领先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存在一些特殊问题。
1.国际化动力不足。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往往能给本地企业带来丰富的政治资本。很多中关村企业凭借着政治关联、特许经营等,在国内市场就能够获取较多的利润,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中有着垄断地位,导致企业国际化的动力不足。此外,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处于产业发展周期中的中后期的企业,依靠政府的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也能使自身的收益常年稳定在营收基本平衡水准,甚至还能有所盈余,缺乏进行国际市场开拓的动力。
2.企业目标多元。一般而言,企业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但是对于中关村的很多企业来说,其目标却呈现多元化。北京市存在着比较多的国有企业以及行政事业机构的改制企业,它们的企业目标并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企业要完成国家的一些特定任务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等非利润目标。目标多元分散了企业的注意力和资源,不利于企业集中力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国际化战略。
3.国有企业不敢冒风险。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保值增值要求较高,这就导致北京很多国有企业在基础研究、开拓市场、资本投资等方面不敢冒风险,过于谨慎。如我们所知,创新成果越突出,创新周期也越长,其风险性也往往越高,并且开拓国外市场通常会增加企业的外在风险,而国有企业往往求“稳”,希望尽快看到成果,必然导致重大创新、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企业国际化的步伐缓慢,容易错失国际市场中的发展机会。
(二)推动中关村行业领先企业国际化的相关建议
1.政府层面。一是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支持。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对基础研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体系。重大技术的突破往往不仅能带来众多企业的兴起,也能提升整个产业在国际中的地位。而重大技术的产生根源于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特别是在当下知识的融合性和复杂性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只有持续支持基础研究,才可能出现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成果。
二是优化对企业的支持结构。对于一些行政事业机构改制企业,首先考虑完善其市场化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在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要重视前期的“雪中送炭”,减少后期的“锦上添花”。在支持的对象选择方面,要鼓励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国际化发展。
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实验室成果较多,但是由于当下我国成果转化体系不健全,导致很多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缺乏有效的市场转化路径,并且,由于当下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出现了法律问题。因此,应当及时对当前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2.企业层面。一是增强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当下我国的发展由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变,国际开放水平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守国内市场,会导致自身不断丧失竞争优势;稳步推进企业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升基础研发投入的比例,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附加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政府对企业国际化进行补贴能够保证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导致企业产生惰性,形成补贴依赖,丧失企业在国外市场依靠自身能力发展和突破的动力,甚至会出现机会主义的不道德行为。要具有长期的战略思维,致力于通过自身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来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