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建忠“内外合治”治疗儿童厌食临床经验

2021-01-12王丽君何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脾胃小儿患儿

王丽君,何洋

(1.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汉岱山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小儿厌食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多发于城市儿童,主要由小儿长时间食欲不振导致,以拒食、食量减少、食欲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与消化道疾病、喂养不当、微量元素缺乏有着密切联系,且伴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严重阻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影响,逐渐成为临床的重点关注内容[1]。现代医学认为,产生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是食欲中枢受到抑制,小肠及肠管蠕动明显减弱,小儿出现胃肠道紊乱和消化分泌功能紊乱。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案多予胃肠动力药、微量元素类药物补充患儿机体营养,满足患儿机体的物质需求,但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存在不少弊病,从中医整体观来,西医治疗,主要以外源性因素为主,不注重小儿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没有考虑到小儿的营养吸收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谈的吸收不好方面,吸收不了,给予的再多营养也不能从根本改善胃肠功能。

刘建忠教授系湖北省中医院儿科著名中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善于采用中药内服与小儿推拿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多年来从事儿童生长发育、教学、科研工作,对儿童生长发育、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擅长此种治疗方式,对小儿厌食颇有研究。刘建忠教授采用中药内服与小儿推拿相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内外多途径来治疗小儿厌食症,其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家属及患儿接受度高,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现将其诊治儿童厌食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典型案例

冯某,男,5岁。2018年6月20日就诊。初诊:因“纳差3年余”就诊。2岁开始纳差,食欲不振,甚至不进食,追着喂食。但嗜食零食,现口渴喜饮,口中臭,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愤怒,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动症,每2日行一次大便,大便干结、尿黄。体检患儿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面色暗淡无光,体型消瘦,咽部红赤,舌红暗,舌苔白、中部黄厚,脉滑。诊断为厌食(脾胃积热证),治宜清热泄脾、理气化积,以泻黄散加减治之。

处方:藿香10 g,防风15 g,山栀5 g,石膏10 g,熟军6 g,茵陈10 g,太子参10 g,苍术15 g,厚朴10 g,鸡内金15 g,神曲15 g,山楂10 g,佛手10 g,香橼皮10 g;7剂温水煎服,每日1剂。

主穴:补脾经,大肠经,运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摩腹部,揉捏中脘和足三里,捏脊。加清胃经,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

二诊:食欲好转,仍需喂服,大便日行1-2次,较前好转,口干喜饮,烦躁,夜寐不安,咽稍红,舌暗红、舌苔白中厚,脉滑。此为热稍减,肝火偏旺,继守上方去熟军、茵陈,加蝉蜕15 g、钩藤30 g(后下),以平肝安神。推拿上方主穴加清肝经。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嘱咐患儿注重饮食,要求患儿养成合理使用膳食的好习惯,改变过去的不良饮食习惯。

三诊:服上方后可自行进食,量少,时有自汗,舌红苔薄白,脉缓滑。此为食积渐化,脾胃仍虚,宜运脾和胃消食,以七味白术散加减调理。

处方:太子参、白术茯苓、莲子黄芪、酸枣仁各10 g,苍术15 g,鸡内金15 g,神曲15 g,山楂15 g,薏苡仁10 g,炒二芽15 g,先煎煅龙骨和牡蛎,两者用药剂量均为30 g;7剂温水煎服,每日1剂;推拿上方主穴加补大肠,补肾经,推三关,推上七节骨。调理半月而愈。

2 儿童厌食发病机制

按:中医古代文献中并不包括小儿厌食这一疾病的名字,但有文献记载:“厌食”、“没有饥饿感,未进任何食物”、“不爱吃食物”、“不想着进食”,其临床表现与本病较为类似,故小儿厌食被纳入“脾虚”“伤食”“伤食”等范畴[2];主认为其病变部位在脾胃。小儿脏腑比较娇嫩,脾常不足,加之喂养方式不正确、其它疾病使脾受到损伤,或者情志失调,都会到至患儿脾失健运,食滞胃脘,从而产生厌食症。诚如《灵枢脉度》所言:“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喂养不当、他病伤脾、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等均可损伤脾胃正常纳化功能,致脾胃失和,纳化失职,而成厌食。其病因病机归为4个方面:①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景岳全书》谓:“此类小儿疾病,并未外感风寒所致,则内伤饮食”,若家长不注重婴儿保健,婴儿起未给婴儿进辅食,或者只片面的注重营养,导致小儿因食过多营养过于丰富的大补食物、煎炸炙煿之品,使小儿脾胃无法吸收,或者对其溺爱,纵容其随意吃零食或者偏食、冷饮;使其没有饥饿感或者饱腹感;或滥服补品等,一切均被胃受纳,脾进行运化,两者分别为水谷之海和生化之源。一旦小儿脾胃受到损伤,受纳运化便会失司,升降也会失调,乳食停滞,便会诱发此疾病。②胎儿本身怯弱,缺乏元气,形体多为消瘦、胃肠便会较为较弱,往往出生后便没有吮乳的意愿,后天一旦脾胃调养不当,便会较为虚弱,使小儿无法增进食物。③小儿神气较为怯弱,容易受到惊吓。一旦受到惊吓或者打骂以及环境突变,或所欲不遂,或者家庭被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便会使小儿超出承受能力范围,结合小儿“脾虚肝旺”之生理特点,便可出现气息不畅、肝失条达,情志抑郁、脾失健运、从而产生厌食症。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得阳则运,胃得阴则和。④若罹患他病,病程日久,误用攻伐,峻加消导,或者脾阳因苦寒受损,或者小儿使用香燥、辛辣食物过多,导致胃阴受损,或者患病后脾胃未得到及时调理;或夏伤暑湿,脾为湿困,小儿脾常不足,则肺气亦弱。若患儿感染其它疾病或者肺炎后,体质虚弱,正气亏之,脾运胃纳失健,可致长期厌食[3]。

3 刘建忠“内外合治”治疗法

刘教授认为本案例患儿自幼纳少,身体素质较差,脾较弱,而家长多强迫其吃东西,喂养不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致胃失受纳,脾失运化。食滞胃脘,日久成热,所以患儿口干喜饮,存在明显口臭,大便干结;脾胃失运则纳差;土壅木郁,肝火偏旺,则情绪波动较大,比较容易愤怒和好动,夜寐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暗淡无光,则导致气血不足,本病治疗,主要以运脾开胃为治疗原则,则需采取轻清之剂缓解开胃健脾,调和脾胃,使灵脏气拨清,则恢复转运之机,使胃纳和脾运均得到复健。患儿初诊时以“口渴喜饮,口中臭,易怒好动,夜寐不安,大便干结”等脾胃积热为主的临床表现,治宜清热泄脾、理气化积,以泻黄散加减治之,方中泻黄散清泻脾胃积热,鸡内金、炒二芽,炒莱菔子,神曲、山楂消食导滞,醒脾开胃;香橼、佛手疏肝理脾。二诊时出现“烦躁,夜寐不安”等肝郁化火之象,加用蝉蜕、钩藤,凉肝止惊安神,三诊时患儿进食量少,时有自汗,乃脾胃气虚之象,宜运脾和胃消食,以七味白术散加减调理。

外治方面,首诊时刘教授予掐揉四横纹,按摩腹部,揉足三里和中脘,揉捏脊,补脾经,大肠经,运八卦,共奏健脾和中之效,另外患儿初诊有脾胃积热之象,给予清胃经;二诊时,积热稍减,肝火偏旺,推拿主穴加清肝经,既凉肝止惊安神,又防肝木乘克脾土,三诊时实邪已去,脾胃气虚,推拿上方主穴加补大肠,补肾经,推三关,推上七节骨。具有健脾升清,醒脾开胃之功效。

4 结论

刘教授特别注重患儿捏脊疗法,其认为此法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学说作为治疗标准,疏通经络,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腧穴被作用,调和阴阳,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具有整体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捏脊疗法能增加消化酶,改善大脑皮层植物神经,使淀粉酶活性和血清淀粉酶恢复活性,胆碱酯酶活性逐渐增加,肠吸收功能增强,捏脊则可促进患儿淋巴和血液循环,使副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受到刺激,从而提升患儿的机体免疫力。能使大脑皮层植物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使消化酶分泌增加,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回升,胆碱酯酶活性增加,肠吸收功能改善。捏脊亦可刺激脊神经根和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促进胃肠的血液、淋巴循环,从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4]。在内外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养,对膳食结构进行合理安排,使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得以改善,才能有更好疗效[5-8]。

猜你喜欢

脾胃小儿患儿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