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2021-01-12邓李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清创几率糖尿病足

邓李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0 引言

对于糖尿病病患而言,糖尿病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下肢血管出现病变,甚至逐步出现感染、溃疡等问题,对于病患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如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会加重疾病发展进程,增加病患残疾以及死亡的几率。现阶段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为了控制这一疾病的发展,相关人员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希望优化糖尿病足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

1 病因

通过对糖尿病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致病因素较多,通过分析致病因素,可以优化治疗手段。

1.1 血管病变。对于糖尿病病患而言,随着病症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致使血管越发狭窄,以至于堵塞,在此基础之上引起了下肢微循环障碍,致使病患逐步出现溃烂等一系列问题。

1.2 神经病变。于神经病变而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仅与病患的神经障碍发生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微血管病变、营养障碍等问题有着相应的关系。如若病患出现感觉神经病变,无论是痛觉还是触觉都会逐渐消失,因此,足部容易受到热力伤以及机械导致的损伤,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时常有病患因为鞋袜摩擦导致足部受伤而来医院就诊,或者因为足部烫伤来医院就诊。运动神经病变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足弓平衡失调、肌肉萎缩、Ctlarcot关节炎等;此外,当患者出现汗少、皮肤抵抗力有明显下降等情况时,这是由于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这种神经病变会导致病患足部压力升高,此时会造成患者溃疡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1.3 感染。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感染会加重病情,该问题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其中包括格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部分病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氧气较少的情况下活跃度较高,繁殖较快。病患的感染一般是厌氧菌、需氧菌结合所导致的,因此情况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2 治疗进展

2.1 内科综合治疗分析。在糖尿病足进行治疗时,首先实施的是内科综合治疗,这属于治疗的基础,医护人员根据病患的自身情况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同时结合改善微循环、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措施。

在糖尿病足中,治疗最为困难的当属缺血性足病。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下肢动脉的变化情况,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若病患的足部皮肤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患有下肢动脉疾病,需要根据病患的情况引导其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至少在三个月以上;如若病患存在足部皮肤溃烂等问题,需要制动,同时可以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抗凝血药物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溃烂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病患的下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对于足部溃疡的患者来说,创面容易感染,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在对患足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其患部的病原学进行培养,在这过程当中,如若只是使用棉签获得致病菌并加以培养,难以得到真正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选取深部组织标本,这样才能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并未出现溃疡的问题,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在溃疡之初,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了确保抗生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对患者溃疡部位感染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当利用这种治疗方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之后,虽然培养效果显示不敏感,仍然可以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如若在治疗期间,常规治疗模式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可以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情况适时更换药物。病患属于轻度感染者,治疗时间在1-2周之间;中重度感染2-3周。对于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患者,其诊断手段包括[9]:临床问诊查体,可以利用探针探及骨检查(probeto bone test):这一问诊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89%、66%、85%;在诊断骨髓炎的过程当中,应用单一X射线摄片的效果不大,每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可以提高骨髓炎的检出率;在诊断骨髓炎的过程当中,应用MRI具有较好的效果,检出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较小的骨合并骨髓炎的检出率相对较低;骨活检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是否患有骨髓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治疗方式包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用小手术与抗感染治疗结合的方式等;截肢(趾)联合抗生素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的成本较低,无效率在17%左右。当病患感染了革兰阳性球菌,通常选择广谱抗生素,疗程6周至6个月。

2.2 糖尿病足清创术及创面敷料的应用。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当中需要定期清创,这与病患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清创的方式可以清理病患足部的坏死组织,控制感染的发生几率,促进创面的积极愈合。清创方式具有多种,包括生物清创(无菌jv’cong虫清创)、手工清创,如若病患的创面不大,可以使用这几种清创方式,在清创的过程当中需要控制出血量。此外,蚕食清创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处理方法,其会多次清除病患足部的坏死组织,但是并不适用于服用抗凝剂、存在出血倾向等问题的患者。

在对糖尿病足研究的过程当中,相关技术也获得了迅速发展,超声清创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拥有诸多优势,可以提高清创的效果,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仍然有待研究。在利用传统治疗手段清理病患的足部时,为了降低感染几率,护理人员会频繁换药,并采用纱布包扎,定期清理足部的分泌物,这一方法会增加创面的暴露程度,使新生肉芽受到损伤,并不会降低感染几率。在这过程当中,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湿性创面愈合理论,其内容为:在湿性环境当中,可以加速组织的生长,推进坏死组织的溶解速度,这一理念的应用,对于现代创面敷料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应用敷料时,需要根据病患创面的情况进行选择。在为病患清创时,创面呈现出了黄色、黑色,此时需要帮助病患处理坏死组织,可以选择湿性敷料,同时可以适时应用抗菌敷料。生物敷料如脱细胞异种真皮敷料。对于肉芽期来说,创面呈现出了红色,为了确保肉芽组织可以顺利生长,应该运用具有生长因子的敷料,如水凝胶敷料;在上皮期,创面主要以粉色为主,为了使创面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上皮覆盖的速度,可以选择低粘性的敷料,也可以进行植皮手术。现阶段创面敷料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价格较高,因此在选择这类敷料时,应结合病患的实际情况。

2.3 负压封闭疗法。于负压封闭疗法而言,可以为创口的恢复提供有力的环境,使创口在无菌、封闭的环境当中逐渐愈合,此时,创面的湿度适宜,有助于创面逐步恢复,因此,可以将这一方法应用在大面积溃疡病患的治疗当中。通过这一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缩短恢复时间。这一治疗方法适用于各个阶段,可以适时结合植皮手术的方式,从而使皮片的成活率达到相应的标准。

2.4 糖尿病足高压氧治疗。于高压氧而言,可以收缩血管,控制组织水肿问题,增加ATP储备、减少乳酸聚集,促进相应细胞的生长,提高胶原合成的速度,利于伤口愈合,利用这一治疗方式,可以优化治疗效果,减轻治疗痛苦,降低截肢几率。但是,高压氧治疗的成本较高,有中耳或内耳气压伤、器官氧中毒等风险,因此,部分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应用此方法进行治疗。为了确定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相关人员不断进行研究,在这过程当中,有研究显示利用这一治疗模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当中应用高压氧治疗仍然有待商榷。

2.5 植皮。植皮拥有多种方法,包括皮瓣移植、皮片移植等,这些方法可以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使创面逐步封闭,从而达到推进创面愈合的效果。但应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点状皮片移植的应用效果较好,成活率相对较高,但是移植之后存在瘢痕增生的问题,因此这一方法主要应用在非关节部位或者是面积较大的部位;于网状皮片移植而言,瘢痕增生情况并不明显,因此当病患的创面较小时,可以应用这一植皮方法。于皮瓣移植而言,主要应用在骨暴露、肌腱暴露的创面上。

2.6 下肢血管重建。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而言,是糖尿病足患者的常见病变之一,增加了致残的风险。针对患有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足病患而言,可以应用下肢血管重建术,下面将具体阐述。

2.6.1 血管介入:于血管介入而言,属于微创治疗,产生的创伤较小,治疗效果较好,病患恢复时间较短,因其优势众多,获得了糖尿病足患者的青睐。研究显示,经皮球囊血管扩张术具有较好的下肢血管重建效果,可以使病变部位的血管逐渐扩张,降低血管内膜撕裂的程度,加快下肢血管血流的速度,从而使创面逐渐愈合。通过相关人员的最新研究可以发现,在下肢血管重建过程中应用支架植入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少不必要的治疗环节,以此来控制病患的治疗成本。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数据得知,接受膝下支架植入术的病患,在治疗一年后,血管通畅率为54.0%,保肢率达97.1%[20]。在应用支架植入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对比剂的应用情况提起重视,如若应用不当,可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在应用支架植入术时,需要对病患的肾功能变化进行有效监测[21-22]。

2.6.2 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对于手术耐受的病患而言,如若下肢远端的动脉流出道相对较好,可以选择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效果就好。但是这一治疗方式产生的创口较大,病患恢复时间长,因此在选择这一治疗方式时,需要对病患的血管质量以及年龄情况进行分析。

2.7 自体干细胞移植。现阶段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当中,外科技术以及介入技术获得了有效发展,但是这两项技术并不能应用于所有病患当中,对于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而言,并不符合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应用指标,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针对于这类病患,可以采取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移植外周血干细胞或者骨髓干细胞,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患者的血管再生,从而使病患的下肢病变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使创面逐渐愈合。除此之外,在应用这一治疗方式时,可以结合介入技术,两种方式可以互补,与单一的治疗方式相比效果更佳。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可以选择到拥有相应资质的医院进行治疗,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同时选择联合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虽然这一治疗方式正处于研究时期,难以明确其远期治疗效果,但是这一治疗方式仍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6]。

3 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相应的治疗规律,结合病患的自身情况,科学选择治疗手段,可以采用清创换药,负压引流,植皮,评价下肢血管状况及重建血运,自体干细胞移植等。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而言,具有诸多方法,其中包括各个学科的内容,单独的某科治疗难以达到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因此,相关人员应呼吁各个学科积极合作,团队治疗,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降低患病痛苦,控制节肢几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清创几率糖尿病足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医用液体敷料结合清创机清创治疗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