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乙苯催化剂获《烃加工》最佳催化剂提名奖
2021-01-12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3期
近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院)研发的SEB系列炼油厂稀乙烯制乙苯分子筛催化剂获第4届美国《烃加工》杂志最佳催化剂技术奖提名,标志着该项技术受到全球催化工业领域同行的高度认可。
《烃加工》杂志是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最重要的专业核心期刊,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评选活动,最佳催化剂技术奖是其下设的12个奖项之一,具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
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炼油厂催化裂化、深度催化裂解等装置中副产的干气达上千万吨,其中乙烯占10%~35%。由于缺少经济高效的利用方式,很多企业将其作为低品位燃料气使用,不仅浪费资源,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如能将炼油厂干气不经精制分离、直接通过催化转化生产乙苯等化学品,可充分高效地利用炼油厂稀乙烯资源,满足企业节能降耗需求。
炼油厂稀乙烯高效转化制乙苯技术核心是催化剂研发。上海院针对炼油厂干气中乙烯含量低、有害杂质多的特点,进行大量高通量筛选实验,发现一种择形纳米ZSM-5分子筛的高效合成新方法,并基于此分子筛开发出SEB系列高性能苯与稀乙烯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在苯与稀乙烯烷基化反应中对硫、氮、砷、丙烯等杂质耐受能力强,原料不需要深度预处理;具有更高的活性、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乙烯转化率可达99.4%以上,二甲苯与杂质生成量少,单程再生周期可达18~24个月,总寿命达4年以上。
目前,该系列催化剂已在国内16套乙苯生产装置实现工业应用,包括宁波大榭石化公司300 kta乙苯生产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能耗和物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该系列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项,形成中国石化专有技术5项,并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推进石油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