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本《伤寒论》23 条、25条原文之浅见
2021-01-12沈汉
沈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宋本《伤寒论》第23 条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第25 条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对第23 条原文的解说先贤的观点基本统一。但是对第25 条原文的理解诸家之言不尽相同,甚至说法迥异,致使仲景原文文义不明,疑窦丛生,由此导致后学者无所适从。
尤在泾[1]对宋本《伤寒论》第25 条原文的解说是:“服桂枝汤,汗虽大出邪不去,所谓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若脉洪大,则邪犹甚,故宜更与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稀粥,温覆取汗之法也。若其人病形如疟,而一日再发,则正气內盛,邪气欲退之征。设得汗出,其邪必从表解。然非重剂所可发者,桂枝二麻黄一汤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约小其制,乃太阳发汗之轻剂也。”可以看出尤在泾认为“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的症状表现是由“服桂枝汤”导致。先对25 条前半句“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分析,显然仲景的本意是此证本是桂枝汤证,而服用桂枝汤不得法,导致病邪不除,需要按《伤寒论》中指定的方法服用桂枝汤。再者,根据尤氏解说“服桂枝汤,汗虽大出邪不去……温覆取汗之法也”,可知尤氏支持本证原本即为桂枝汤证的观点,事实上,仲景在本条原文句首隐去了“中风”或“太阳中风”等说明本证原本为桂枝汤证的语句,其后尤氏又将“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解释为“服桂枝汤”导致的变证。此证原本即是桂枝汤证,服用桂枝汤是正确的治疗手段,不会导致“形似疟,一日再发者”之变证,可以看出尤氏的说法前后自相矛盾,这种解释会导致该条文前后语句之间缺乏逻辑性,也不符合中医临床疾病演变规律。显然“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不是顺承于“服桂枝汤”之后来说的。
对于第25 条的论述,柯琴[2]曰:“服桂枝汤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大汗出,病必不除矣。然服桂枝汤后大汗,仍可用之更汗,非若麻黄之不可复用也。即大汗出后,脉洪大,大烦渴,是阳邪内陷,不是汗多亡阳。此大汗未止,内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枝证未罢,当仍与之,乘其势而更汗之,汗自漐漐,邪不留矣,是法也,可以发汗,汗生于谷,即可以止汗,精胜而邪却也。若不用此法,使风寒乘汗客于玄府,必复恶寒发热,如疟状,然疟发作有时,日不再发,此则风气留其处,故曰再发耳。必倍加桂枝以解肌,稍与麻黄以开表,所谓奇不去,则偶之也。”显然柯琴认为“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是由“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导致的变证。但是从桂枝二麻黄一汤的煎服法来看“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可知此方由桂枝汤与麻黄汤合方而成。“将息如前法”的意思是指本方的用法和桂枝汤的用法一样,且通过简单计算得知,桂枝汤每次服用量为原方的1/3(即24/72),而桂枝二麻黄一汤每次服用的量为桂枝汤原量的15/72 合麻黄汤原量的8/72,那么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发汗之力应该强于桂枝汤,刘明坤[3]等学者通过对桂枝二麻黄一汤方的剂量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病人已经因为服用桂枝汤导致病人大汗,阴液受损,腠理已开,麻黄汤本是发汗峻剂,更易导致过汗伤津,这时合用麻黄汤是不合理的,这与仲景用方之旨相悖,不符合中医临床用方规律。所以“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不是顺承于“服桂枝汤,大汗出”之后来说的。
由以上分析可见,尤氏、柯氏对宋本《伤寒论》第25 条原文的解释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第25 条原文前半段“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与后半段“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可能原本不存在语言逻辑上的关系,强行揉合为前后文来解释,必然导致该条文前后文理不通,当然也不符合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规律。
通过对比第23 条、第25 条原文,可以发现两方主治病证症状表现类似,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有“如疟状”和“一日二三度发”的症状表现,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症状表现为“若形似疟”和“一日再发”,不难看出,两方主治病证症状表现相似,只是症状发作的频次不同。从第23 条原文“以其不得小汗出”和第25 条原文“汗出必解”的文字表述,可以推断出两方均是通过发汗的方法来达到驱除病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从语言文字学角度来分析,“如疟状”与“若形似疟”,“一日二三度发”与“一日再发者”,“以其不得小汗出”与“汗出必解”形成了前后呼应之势。对比两方的药物组成,两方均是由麻黄汤和桂枝汤合方而成,桂枝麻黄各半汤由“麻黄汤三合”与“桂枝汤三合”制成,桂枝二麻黄一汤由“桂枝汤二分”与“麻黄汤一分”制成,两方均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芍药、生姜、大枣七味药构成,只是在药物剂量上作出了调整。这些都提示25 条原文后半段“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与23 条原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对于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近代学者也多认为两方在功能主治,立法组方上存在相似之处。刘明坤[3]等认为两方均为《伤寒论》中小汗法治疗身痒的代表方剂,两方发汗之力均介入麻黄汤和桂枝汤之间,都是通过小发其汗来达到驱除表邪的目的,所治之证均为表郁轻证。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发汗之力不及桂枝麻黄各半汤,两方在临床应用方面很难区别。崔国宁[4]等认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用于在表之邪气郁阻较重,表现为寒热一天发作两、三次,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表证更轻,恶寒一日发作不超过两次,其发汗之力较桂枝麻黄各半汤轻,董正华[5]也持类似的观点。第23 条原文“一日二三度发”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第25 条原文“一日再发者”用桂枝二麻黄一汤,病形相似,发病机理相似,“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较“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病情轻。两方相比,桂枝二麻黄一汤剂量较小,发汗之力更微,故主治证候也更轻,这也符合中医临床用方规律。鉴如此,笔者认为第25 条原文后半段“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更可能为衔接在第23 条原文之后的文字。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原书系竹简成书,经兵火战乱洗劫,后由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重新编次才得以保存。又经东晋、南北朝、隋至唐代,孙思邈在撰写《千金要方》时仅征引少数张仲景之言,未能窥得仲景书原貌,直至晚年时,孙思邈始见其全貌,收载于《千金翼方》之中,为《伤寒论》较早的古传本。北宋年间,皇家成立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勘古医籍,由高保衡、林亿校正的宋本《伤寒论》正式刊行,原刻本已无保存。现行“宋本”《伤寒论》是明代赵开美的仿宋复刻本。《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流传过程中历经辗转波折,加之古代通讯条件差,书籍传世多是靠手写传抄,难免失误,这些都是导致《伤寒论》中“错简”出现的客观原因,笔者猜测宋本《伤寒论》第23 条、第25 条原文出现语句错混的原因可能为《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经战乱,书简散乱,后人在整理编排竹简时出现了失误,当然也可能是后人在誊抄时出现笔误,然这种错误没有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纠正,随《伤寒论》流传保留至今。
综上,可以看出,第25 条原文后半段“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与前半段“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可能原本不存在语言逻辑上的关系,25 条后半段“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更可能为衔接在23 条原文之后的文字。本人管窥之见,仅供参考,希望对广大中医学习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