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服务条件下博物馆社会责任及实现路径

2021-01-12汤燕伟

黑河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公共服务文物

汤燕伟

(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黑龙江 黑河164399)

博物馆是公共服务的实体机构,必须充分认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断拓展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鉴于此,探讨公共服务条件下的博物馆社会责任和实现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厘清博物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明确博物馆的公益性质

公共服务主要指的是由各社会阶层力量、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参与的,为达到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设施以及文化展览活动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的众多机构中,博物馆尤为特殊。博物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公益服务机构,基本职能是收藏历史和自然文物,或者陈列各种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在向公众提供无偿的公益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博物馆的服务带有鲜明的公共服务性质,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公共服务中政府要保障什么,保障多少,怎样保障等系列责任,明确将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行列。要认真落实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应享有的文化权益。

有关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属性,很多国内外学者都探讨过。譬如,有学者提出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数量众多,范围涵盖古代与现代,这不仅有助于社会公众进行观赏,还能使其在欣赏中充分进行学习感悟和探讨溯源。蔡元培曾提出博物馆可以让社会公众学习有关历史、自然以及人文学识,还能提高社会公众的审美水平,理应充分挖掘其传授知识和立德育人的功能。

很显然,博物馆与公共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博物馆提供的服务就是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不能没有博物馆提供的服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历史文化传承、人文素养熏陶、精神动力支持等职责义务,天然地落到了博物馆这个机构。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博物馆要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从单纯提供文物展览、供游客观赏,向“传承历史优秀文化、传播红色先进文化和提供精神动力”等更有价值的方面升级转型。要利用5G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公共服务条件下博物馆社会责任探究

公共服务条件下,博物馆在未来的文化服务中将拓展更多的内容,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共享、留住城市记忆,以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先进文化和提供精神动力等方面。其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博物馆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不同时代的文化,都有不同的时代积淀,延续着文化传承的进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博物馆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质化载体,基于其独特的地位及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在诸多文化形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博物馆起源于社会公众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它的存在与发展是民族文化高度凝结而呈现的物质化产物。不管是注重艺术珍品类的博物馆,还是呈现历史发展长河的综合型博物馆,它们都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信息,源远流长,永不枯竭。这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探究、溯源和挖掘,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载体对象,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博物馆陈列品蕴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利用公开化的陈列、展览等形式对社会公众解读文物寓意,使社会公众对历史文物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感悟。由此可见,博物馆文物只要充分挖掘,精细宣传和解读,就能够起到良好的公共教育效果,使公众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熏陶。

(二)博物馆促进文化共享

博物馆做为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将文物向社会成员和各个阶层开放,供其观赏,共享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盛宴,接受精神文明的熏陶。现阶段,各省、市公共博物馆均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接受集体和个人游览、观赏和品鉴,促进了博物馆优秀民族文化和红色先进文化的共享,对个人素质提升和文物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深层次文化的追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使社会公众更能理解前代文化所展现的创造精神,有利于社会公众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升华精神,丰富阅历。无论社会公众是何种身份、职业、地位,以及文化素养是否深厚,他们都能从博物馆这种物化的载体中直观地得到文化享受,从中体悟到一种精神内涵。

为了更好实现博物馆促进文化共享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政府部门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化资金支出结构,通过预算安排,加大向公共服务单位的投入,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博物馆在向社会公众展示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很多先进设备、技术,譬如5G、数字化、三维技术等。数字博物馆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赋予社会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频繁的使用微信公众号、网上展览以及微博展示等多种快捷、便利的形式,与个体及时交流,促进了博物馆更好实现文化共享,充分发挥了自身职能。

(三)博物馆留住城市记忆

城市靠记忆而存在,保持城市记忆不仅是总结提炼社会发展经验和人民生活智慧,更是保护城市文脉、守护好这座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脊梁。而城市记忆的载体便是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博物馆是记载一座城市记忆、发展变迁的物质化、有型的载体,它指引着社会公众,充分认知城市的过去,经历城市的现在,追寻城市的未来发展之路。社会公众要追寻一座城市的记忆,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参观、考察当地的博物馆。不管一座城市的规模大小、居住人口多少,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博物馆陈列的古籍档案、文化遗存或者是老旧物件,追寻到属于城市的特有往事、典故与记忆。

只要走进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就会发现每座城市在不同时代均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印记。这些博物馆充当着城市的文化中心,用物质的或精神的形式记载着城市的变迁进程,能够充分的向社会公众展示一座城市的审美艺术、生活形式以及道德理念。因此,只要是一座城市相关的自然、文化、当代的或是现代的自然文化遗产,都可以考虑纳入地方性博物馆的范畴。这不仅仅是博物馆留住城市记忆的必然举措,也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新使命。为焕发一座城市的活力,留住城市记忆,博物馆就要冲破过时的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工作方法,主动承担留住城市记忆的社会责任。

(四)博物馆传播优秀文化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是保管、收藏珍贵的文物。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以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借助互联网先进技术向社会公众展示文物信息,对优秀文化全方位进行诠释,培育时代主流意识,将民族优秀文化传播到社会公众中去。每所博物馆都有独特的定位和特色,相关工作人员在组织展览活动和教育活动时,文物的选择要满足时代的价值观与公众的需求,要能够更好的传播优秀文化,滋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展览形式上,博物馆不仅可以利用外展的引进,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外域的优秀文化在当地传播。也可以利用流动展览形式把当地文化传播出去,促进本域的优秀文化在外地传播。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文化传播,是文明的交流互鉴,能丰富公众的知识视野,得到高层次、高水准的文化享受。

因此,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内不同地域博物馆之间、国际博物馆之间的文物交流,会日趋频繁,博物馆将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展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五)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

没有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人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纠结痛苦,没有方向,就象沙中建塔,站不稳立不住。因此,人需要崇高理想和高尚精神的传承、熏陶和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凝结成无比珍贵、光彩夺目的红色文化瑰宝,收藏于博物馆。这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载体。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教育活动时,都可以将红色文化基地作为教育的场所。通过参观博物馆中的红色文物,接受红色文化和崇高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就能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撑下奋力前行,永不退缩,不会被任何困难和风险所压倒。因此,博物馆应将红色文化传播作为其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务求取得实效,着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三、实现博物馆公共服务责任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资金支持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公共事业一样,需要资金支持。但博物馆相较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有其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它在传播先进文化、为公众提供精神支撑,以及激发公众投身改革发展热情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每年年初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实物载体的精神需求将越来越多。除国家财政支持外,要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捐钱捐物,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

(二)加大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持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博物馆事业更是这样。博物馆藏列文物,几乎每一件都有动人的故事和非凡的来历,需要人们深耕细究,追本溯源。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将博物馆藏品的来龙去脉和知识典故掌握透彻。只有做足功课,才能向观众进行详细而生动的宣传解读,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渊源。

因此,博物馆专业人员应热爱博物馆事业,加强博物馆专业知识的学习钻研,掌握基础理论,对每一件文物的生动故事、传奇来历,都要了如指掌,融会贯通,并能出口成章,吸引观众驻足,使其得到不一样的心灵体验,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三)加大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智能支持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竞相插上现代科技腾飞的翅膀。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员流动和聚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博物馆,更应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将智能化融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之中。要在5G、大数据、智能软件等最新前沿科技上加大资金、人才和设备投入,提高展示和服务效率,实现博物馆文物开发和保护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向公众宣传解读馆藏文物时,充分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新媒体平台等技术手段,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升华。

(四)加大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组织推动

应摒弃过去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博物馆对人们心灵家园的正向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将博物馆事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将博物馆事业纳入其中,通盘考虑,整体谋化,一起部署落实,使博物馆的公益性服务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惠及全体社会公众。在博物馆建设薄弱的地区,可组建博物馆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落实,补齐博物馆建设的短板。

四、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公共服务条件下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责任及实现路径。从博物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视角入手,探讨博物馆作为非盈利性的公益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公共服务的职能意义。一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责任是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借助博物馆这个物质载体,在不同时代完成文化传承的进程,达到民族文化的革新和积累。二是博物馆在促进文化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满足社会个体对于深层次文化的追求,提高公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三是博物馆能够记载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生活形式,留住城市记忆。四是博物馆能够借助于5G技术、三维技术等,实现不同方向的优秀文化传播。最后从财政支持、人才支撑、智能发展和组织推动等方面,对拓展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进一步的设想。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公共服务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文物的逝去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