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研究
——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

2021-06-02邢立波

黑河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计算机

邢立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信息工程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传统知识普及型传授计算机课程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正处于向服务应用型转化的时期,运用成果导向的基本指导思想、特点及实施原则,对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对概念的认知而且还要充分的体现到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提升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综合素质,是提升每一位大学生操作能力以及自如使用技巧的前提,由此说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论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和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及应用模式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倒推模式应用,根据学生所学课程在结课后考核应该具备的能力作为依据,进而明确教育的核心能力和教学架构的教学理念,它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即从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出发,安排所授课程的中心内容、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这种过程化的教学环节被誉为是科学合理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基于本课题研究的教育体系,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教师必须进行测评,通过考核学生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其内容设计完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的成果导向目标和结果。计算机公共类课程更多体现在实践操作应用中,所以必须强调学生自身应具备的实践能力。21世纪学生学到的成果必须是社会需要的成果、以社会需求为成果导向,利用此方向的教学领域已延伸至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同时,得到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推广。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应用模式

遵循成果产出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是以学生学完该课程以后能做什么,而不是只注重学生学了什么的自我定位及其要求,结合民办高校教学的特点,推出成果导向教育应用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成果导向教育的应用模式

成果教育应用模式是一个以教学目标为重点,让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时刻围绕明确的中心,要让学生通过在不同的表现标准下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效果直接体现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从而体现出是否符合表现标准。在构建学习理论指导思想时,教学设计不只设计内容,同时要设计学习环境,在全过程中学习评价/鉴定也是一个教学目标是否正确的突出体现。成果导向教育纵观全程,设置整体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方向出发,经过各阶段与各方面的分维度协同作用,逐步使教学目标突显出来,学生的学习最终以产出说明效果,并以学生及社会评价为准绳持续发展改进,因此成果导向教育需要顺利的执行,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重视成果导向过程中的各实施细节,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

二、当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性不强

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的培养目标还停留在完成校内课程计划的层面上,然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拓展,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要求极高,不但要求毕业生熟悉基本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还有对编程的高难度要求。计算机公共课培养内容还跟不上实践要求,与计算机前沿理论脱节,培养人才的指向性尚不明确。依照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适应未来计算机领域的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明确的指向性。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中应以绝大部分学生熟练操作为前提,需要以成果为导向,学生为教学中心进行设计其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国际学位互认,以成果导向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实践性。

(二)课程建设思路不够清晰

计算机课程建设思路应依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构建,然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思路直接影响到各层级学生对计算机培养的阶段性要求。因此,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建设要捋清思路,侧重于学生的能力、过程和学习效果,同时强调教育的产出,也就是体现在学习成果上。计算机公共课作为各专业的辅助课程,借助成果导向的思想设计总体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建设十分必要。

(三)实践教学环境较为滞后

绝大多数计算机课程是通过计算机课堂上完成的,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系统中得到应用。然而,由于软件和硬件条件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足,也无法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很难了解企业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情况。然而大学生对电脑实操能力要完全适应工作环境需要,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成果导向培养人才,成为未来走向社会的各领域的工作者,能够熟悉操作电脑的办公软件及系统的维护使用,在各自所从事的专业行业里会学习和使用相关软件,需要通过实践环节的成果导向改进计算机教学内容。

三、成果导向教育下计算机公共课程应用案例

计算机公共类课程在我院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共设两门课程,分别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与《高级办公软件应用》。经过成果导向改革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以下是计算机公共类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以下教学内容: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以及一些特点与应用,介绍计算机的病毒与防治、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

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概述、桌面及图标的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的各项设置和各附件的运用。

办公软件Word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解Word2016的基本操作知识、文档编辑、文档排版、表格、图文混排和打印文档。

办公软件Excel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解Excel2016的基本操作知识、工作表的操作、公式和函数运用、数据管理、图表、保护工作簿数据和打印操作。

办公软件PowerPoint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解PowerPoint2016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与编辑、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印与发布。

网络部分。该部分介绍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软件安装、信息检索、多媒体的基本知识以及音频、图像、视频处理的技术,了解相关工具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公共类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较系统的熟知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能熟练使用Office2016的常用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使用与设置Internet浏览器;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技术与分析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基于成果导向的学习,学生熟知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主动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计算机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我院学生在2014-2020年期间,连续7年大赛获得资格证书981张,其中冠军奖1张,一等奖9张,二等奖26张,三等奖196张,国际奖9张,团体奖7张。由历年的分析表显示,学生的获奖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可见,通过不断对计算机公共课进行成果导向改革,会对计算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不断地将高校理论知识转为实际应用。

四、高校成果导向教育下计算机公共课程发展路径

(一)以核心成果为目标,打造计算机公共课程

以“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辅助主修”为指导思想,以成果为导向,将计算机公共类课程纳入改革对象,着力对现阶段的教学应用模式与成果导向的教学实践内容等方面继续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与分析。建设符合民办本科院校特色的具有专业针对性、融合专业应用的计算机公共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不间断提升计算机技能和应用技术学习,提高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提高教学效果。

(二)成果导向下修订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1.计算机公共课程的设置方案。第一学期48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第二学期24学时《高级办公软件应用》课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把握当前该学科实践的特点,把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突出成果导向。

2.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外部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以成果导向修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基础和就业实际,及时更新教材,编写并出版特色教材。减少原有教材中过专过深的理论知识,适当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面向应用的定向和就业导向,成熟后可以推向其他教学领域。

3.教师集体参与,深化原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架构,吸取国内外成熟经验,融入自身特点,改变现有教材脱离社会实践的缺点,提高课程体系的把握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立体化重塑。

4.依托学生竞赛培养应用能力。学生竞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其实践与应用能力,推动及普及广大学生教师提高操作的核心能力,与国际接轨,促进教学改革,打造计算机教育的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大学生在于培养内动力,尤其是电脑类的学科,所学知识具有社会实践性,通过竞赛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灵活技巧的应用。

(三)丰富考评体系,提升自主学习水平

计算机考核体系中涉及的公共类课程内容较为灵活,考评标准也不完全一致,设计标准应以实用性作为最终核心,遵循操作能力之间的递进关系,由单一到综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推动教学效果的前进。

1.以赛促练、以练促学

当前阶段,高校普遍支持学生参与各类技能比赛和专业竞赛,获得的各类证书也可以作为获取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证明,打破传统教学“课堂+考场”的单一模式,把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放大到比赛和竞赛中,将教、学、练、赛四部分融为一体,把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水平、适应社会作为教学的合并课题,指导教师分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自身理解能力和优势特长,更立体地完成学习任务,强化练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了解”到“精通”。比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打造团队意识,真正达到以赛促练的学习效果。

2.丰富网络学习资源

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MOS/BAP国际认证标准教程》教材,使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完善优质课程的学习效果,练习习题库/试题库、操作实验/实训任务、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反复学习教学视频等。通过自主开发软件和系统,把课堂教学和课后考核串联起来,最终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

3.实施课程置换,落实以证代考

降低考试在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用以证代考代替传统考核方式,不断创新教学考评标准,提升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工作适应能力。推广以国际、国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或能力水平证书代替课程结业考试的方式,实现真正的课程评估。为落实“以证代考”政策,学院将出台相关政策,学生获得计算机相关认证考试证书可以进行计算机必修课程置换,可向学院申请学分,免修课程。学生考试合格的标准也可以是取得与计算机相关或者与高级办公软件相关的证书,都可以作为考试合格的标准。以上的考评方式不是单一执行的,同时也要加入过程化考评。

五、结语

通过成果导向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该类课程的学习效果,从而公共课计算机课程更有效的为专业课程服务,成果导向的设计思路应该遍布在课程安排的全部板块。坚持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素养和知识水平,积极配合专业教师的交流学习工作,以更多的经验和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以成果导向研究课程体系,分析学生学习规律和就业趋势,不断推动教学改革,最终推进计算机专业获得更多学科教学成绩并促进学科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计算机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计算机操作系统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