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中生与死的隐喻研究
2021-01-12余俊欣
余俊欣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06)
隐喻已经遍布我们生活中,现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这些支配着我们思想的隐喻概念构成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关乎着我们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与感知,也构成了我们与世间万物的关系。生与死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生与死的话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出于委婉的角度,人们常常委婉地表达生与死的现象,于是关于这两个现象的隐喻也层出不穷。
关于生与死的话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将死亡这一现象与隐喻联系起来,如Bultinck很早就研究了英语中死亡这一现象并且将它与隐喻联系在一起,其研究指出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死亡的隐喻,对于死亡隐喻我们可以用概念隐喻的理论来理解,以及该研究突破点在于根据死亡这一现象来给隐喻理论提出一些见解[1]。另外一些学者从英汉语言的差异性来研究死亡的隐喻对比,来探讨文化的差异在隐喻中的现象。还有一些学者将隐喻现象与文化现象联系在一起,周冠书(2006)和林伟(2009)在其研究中仔细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死亡的隐喻现象,从而证实了中西文化认知的相似性以及隐喻来自于人体身心体验等[2]。该研究指出隐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人们的身心经验,英汉人因为有着相似的文化认知经验于是在隐喻中也有一些相通之处[3]。该研究总结了英汉死亡隐喻的异同以及给出了今后隐喻研究的一些建议。以及还有些学者对死亡隐喻进行了翻译,如尚绮(2004)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死亡隐喻的英译的研究,该研究总结了英汉死亡隐喻的异同点,指出文化和认知在隐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认知相似性指出了死亡隐喻的英译过程[4]。该研究贡献在于通过例子详细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死亡隐喻的异同之处,并且总结出了死亡隐喻的英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此外,因为死亡是个严肃的话题,因此人们常常委婉地表达死亡这一概念。于是,很多学者做了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然而,以往的研究中对于生的隐喻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结合死亡隐喻,将在汉语中展开生死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将主要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生与死的隐喻然后结合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的例句给与认知解释。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有关生与死的概念隐喻,通过这一途径,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将会展开。
一、认知语言学观的概念隐喻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被以一种认知的方式重新被人类所认识并且拿来研究。隐喻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于语言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待隐喻,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认识面,而且加强了人们对日常事物的理解。根据概念隐喻理论的观点,隐喻的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里的概念域涉及两个:源域和目标域。概念结构是把结构相对清楚的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结构相对抽象的目标域中,这是一种运用源域的结构与理解来构建目标域的手段与方式[5]。从人类认知角度来看,“源域是人们在理解事物所借助的对象,而目标域则是认知对象所要识解的目标,源域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来理解目标域的物体[6]”。据此,一个范畴得以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7]。
莱考夫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结构保持着不变,存在着对应关系,使得人们可以用所有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来描写另一种概念[8]。方位隐喻是运用空间方位名词来构建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指在同一个系统内部。人们对于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是很容易获得的,因此人们通过空间方位感来感知事物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本体隐喻是指我们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视为具体存在的事物,来把握理解和解释。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对于具体事物的感受体验再熟悉不过,因此,这里将抽象事物的感觉体验用具体事物的感觉体验来表达,能让人有更深刻的理解[9]。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隐喻是普遍存在的,传统的隐喻观忽略了这一点,正是因为隐喻已经根深蒂固地在我们的认知思维中了,以至于人们对此不以为意。第二,隐喻是概念结构,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第三,是隐喻是系统性的。由于隐喻性概念是系统的,所以我们用来谈论此概念的各方面的语言也是系统的[10]。第四,隐喻来源于我们身体和人类生活经验。我们的身体感知到的感觉以及来自于我们生活经验的感觉是我们形成概念的主要来源。
综上,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我们思考和行动所依靠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系统起作用。隐喻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实现的,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11]。
二、生与死的概念隐喻解读
关于生与死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普遍。在本文中,我们不讨论关于生与死的本质问题,我们探讨的是如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待生与死的概念隐喻问题。
(一)生的隐喻解读
1.“人生是旅程”
“人生是旅程”这一关于生活的概念隐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这个隐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隐喻,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即该句子的目标域、人生以及源域、旅程来加以理解。
人生作为目标域,人的一生包含着三个阶段:出生、生活以及死亡。在人一生的旅途中,出生通常被认为是起点的开始,也是旅程的开始。在汉语中,关于生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横空出世、降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及诞生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都包含了汉语特点指代了不同的方向。然而,它们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出生。
旅程作为源域,关于“人生是旅程”这个概念隐喻中,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也就暗指了一场从开始到结束的旅程。行走在这场旅程中的人也就成了游客,这一意象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生是旅程”的这一概念。在旅程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东西,人生的旅程也是这样。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为什么人们要用旅程来理解认识人生呢?其原因在于人们可以将旅程这一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之中,从而加深人们的理解[12]。人生与旅程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以至于能够形成“人生是旅程”这个通用的隐喻。隐喻是我们用一种概念去理解另一种概念,因此在这个隐喻中,我们用源域“旅程”这一概念去理解目标域“人生”这一概念[13]。
第一,即使人生的过程是自发的,但是总存在一些因素促使人生发生改变。同样地,同样在实际事件中也存在一些因素来改变旅程前进的道路。在“人生”这一概念下,造成生活改变的原因同时也是促使旅程前进的动力[14]。人生是一段长长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可能会引起人生发生变化。同样地,在旅程这一条长长的路途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的事件来使其发生变化。
第二,人生的目标也就是旅程的终点,人生的道路也就是旅程中的路径。人生总是会有各种不同的目标,那么在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也就可以看成是一段旅程,当达到目标时也就是这段旅程到达了终点。人生所要经过的道路也就是旅程中的路途。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出生、人生、死亡的隐喻都来自下面两句话的映射“状态是位置”和“改变是活动”。这两个隐喻在这一观点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目标,一些确定的人生道路是必须要完成的。生活的目标通过目的地以及位置来显示。在这个映射中,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形成的努力正是在旅程中具体的距离。
在这个映射中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方位隐喻。通常所用的方位隐喻是处于较好的状态是向上”和“处于较差的状态是向下[15]。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向上的总是好的,而向下的总是不好的。那么,人生中遇到的好的事物就是向上的,而遇到一些磨难则是向下的。
第三,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也正好符合旅程中遇到的磨难。困难从本质上来说,是指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物,那么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同样也可以形象化为旅程中遇到的磨难。在汉语中,我们有很多表达这种困难的说法,比如:荆棘、拦路虎、难关、绊脚石等等。
(1)道路坎坷,前途未卜。(应其《异梦同床》)
(2)然余深信必能凭我天佑,冲破此无上最后之难关也。(荣孟源《蒋家王朝》)
(3)眼中钉,肉中刺,拦路虎,绊脚石,不知趣,倒大霉,何苦来!(王德忱《反“围剿”》)
(4)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人生旅程上的困难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可以概念化为旅程上遇到的磨难。“人生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目标域与源域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事物,这也正是这一概念隐喻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9]。
2.基于“人生是旅程”理解“一生是一年”
“一生是一年”这一隐喻借用了时间这一喻体,借助时间来表达一生的概念。“人生是旅程”和“一生是一年”这两个隐喻都将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是出生,生命和死亡。“一生是一年”这里运用一年四季来指代时间,出生指代的是春季,青春期指代的是夏天和秋天,死亡指代的是冬天。例如,在下面一句话中,就正好借用了这个隐喻概念。这里把年轻人比作明天八九点种的太阳,寓意着希望。
(5)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思想政治》)
(二)关于死的隐喻解读
1.“死亡是终点”
关于死亡的话题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其中比较典型的隐喻就是“死亡是终点”。基于对“人生是旅程”这个概念隐喻的理解,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死亡是终点”这个概念隐喻。死亡通常定义为一个人的一生的尾端,死亡意味着不再存活在这个世上。中文中有很多表达死亡的说法,比如:逝世、与世长辞、离别、仙逝、夭折、凋谢等等[16]。终点意味着一段路途的目的地,到达了终点意味着这段旅途也就结束了。
(6)文王九十七乃终。(《礼记·文王世子》)
(7)正在此时,佛老逝世的噩耗传来,享年才六十五,应说是早逝了。(陈白尘《现代戏剧家熊佛西》)
(8)岂图祸伏,与世长辞。(贞元《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通过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死亡与终点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终点,因为两者都意味着时间的停止以及状态和动作的终止。
2.解读“死亡是冬季”,“死亡是寒冷”和“死亡是长眠”
在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一生是一年”,人生已经被概念化为一年,死亡,人生的终结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一年的终点:冬季。“死亡是冬季”这一概念隐喻借用了冬季与死亡的对等关系。那么,众所周知,冬天是寒冷的,那么寒冷也就对应为死亡,于是“死亡是寒冷”这一隐喻也就不言而明了。同样地,冬天暗示着一年的终结,夜晚暗示着一天的终结。因此,夜晚也就暗示着死亡。在夜晚,人们睡觉,因此睡觉也就暗示着死亡。于是就有了“死亡是长眠”这样的隐喻。
三、生与死概念隐喻关系
隐喻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引导人类经验的认知功能,对人类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其对我们的认知系统有着重大作用[17]。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忌讳,人生与死亡问题在生活中不被人们直接说起,特别是死亡问题,于是人们喜欢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这两种概念。隐喻以直接经验为主,人们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隐喻某件抽象的事物[18]。可以清晰地看出生与死的隐喻都是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来表达的,以此来用更熟悉的事物来理解较陌生的事物。比如说人生是一场旅程,死亡是终点,旅程与终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可见隐喻是用我们相熟悉的事物去理解较难理解的事物,这样我们才更容易理解。隐喻的源域就是我们相对来说比较熟悉的事物,而目的域则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事物,通过某种联系将源域与目的域联系起来,从而加深我们对目的域的认识。
另外,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隐喻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19]。通过比较人生隐喻和死亡隐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死亡隐喻与人生隐喻之间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死亡的存在是以生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比如说,“人生是旅程”与“死亡是终点”两者之间的联系,既然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站,那么基于“人生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死亡是这一旅程的终点。人生走到了终点,也就是到了头,因此“到头”也就是死亡的意思。人生对应死亡,旅程对应终点。另一方面,俗话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那么死亡又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将每一个概念隐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死亡隐喻可以看成是该隐喻的终点,而生的隐喻则可以看成是起点,这一关系可以等同于生与死的关系。通过这些隐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关于死亡的隐喻都可以从人生的隐喻中得到,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该文章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生与死的隐喻,发现隐喻系统中的各个隐喻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隐喻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关系密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深奥的事物,从而加深我们对该事物的印象与理解。“隐喻本身就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和概念化方式[20]。因此我们的隐喻通常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所得到的。另一方面,隐喻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一个隐喻去理解另一个隐喻,比如说“人生是一场旅程”可以用来理解“死亡是终点”也可以用来理解“一生是一年”。死亡的隐喻可以根据人生的隐喻中得到,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那么理所当然地可以通过人生的隐喻来推导出死亡的隐喻。
该研究通过对比汉语中的生与死的隐喻认知研究,旨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对待隐喻的认识方式,从而加深人们对于生活中的隐喻的认识。然而,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对认知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在语料的收集和整合方面也有待加强,其后续可以不断扩充语料库,通过对比语言中存在的各种隐喻来加强对生与死的概念隐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