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2021-01-11吴红英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初中教育渗透

吴红英

【摘要】五千年浩浩荡荡,诞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样,孕育出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感的炎黄子孙,传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在习大大号召的“文化自信”战略目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培育学生文化素养、音乐素养、科学素养有巨大作用,对于初中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乐课堂 初中教育 传统文化 渗透

引言:国家领导人强调“四个自信”的发展,青少年是弘扬传统文化主要群体,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学校教育中要增加传统文化比重”。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热情,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那么结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情况,就传统优秀文化渗透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建议措施。

一、传统优秀文化渗透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深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中,感受特有的美,而不应该盲目的“崇洋媚外”接受西方文化,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觉得西方文化优于我们的文化是一种残缺的文化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是个全面的文化,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的。当代少年对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还缺乏文化认同感,认为音乐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学习音乐只是为了放松,这种态度大错特错,初中开设的音乐课,不仅为了增加课程的多样化,更是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教师要引导优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在课堂切身体会、用心感受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自然要以音乐为着力点,因为音乐具有艺术类学科专有的属性特点,音乐最早从《诗经》开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特有的音乐节律和动感的旋律是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必须的也是最有力、最巧妙的一种方式,用以激发学生们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探索传统文化的信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引导初中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

德智体美劳一直都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在全面发展中“德育为先”,那么就要求我们的初中生们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理念上、精神上的内涵,对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中,中国传统文化必将是有力的依凭。在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大量音乐作品中,例如,《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学生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汹涌澎湃的歌词一定能够涤荡青年学生的心灵。音乐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歌词蕴含的生命力更是活泼顽强的,这些积极向上的民歌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对国家和谐的地快速地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各个片头曲、插曲、片尾曲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音乐,要充分利用起课堂时间,在充分讲解教材知识之余要穿插讲解课外知识。在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很多音乐作品都有着“创新”、“第一次”的光辉成就,今天我以86版《西游记》影视中的音乐作品为例,片头曲大家一定很熟悉,《云宫迅音》是由许镜清老师作曲的一首纯音乐,由中国古典的古筝、琵琶、编钟和小号、小提琴和西方乐器结合而成的,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将电音与民族声乐结合的作品,在当时是十分前卫十分大胆地创作,开启了中国电音和管弦乐队、民族音乐结合的先河。这些知识无疑抓住了学生们最熟悉的东西,讲解以他们最新最有趣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于乐器、音乐风格等等音乐文化了解得更加全面,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音乐文化的信心与热爱。

二、目前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匮乏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必然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不感兴趣,很多教师会在潜意识里认为,音乐课是娱乐性课堂,学生们来这里不会有枯燥的语法和方程式,但教师应该注意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喜欢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千万不要一己之见下定论,所以教师还要注意“趣味”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要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与音乐结合起来的趣味,教师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传统文化联系最近的就是传统节日,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于传统节日进行了解,传统节日与民族音乐的演奏息息相关,相伴左右,传统节日为载体让音乐由高雅变得平易近人。例如元宵节的《卖汤圆》,重阳节的《九月九的酒》,春节的《春节序曲》等等太多太多有趣又能朗朗上口的小歌曲包含着有趣的传统文化,可以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单单有强大的硬实力是不足的,只有软硬兼具才能被称为强国。教育人士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教师是教育學生最直接的人员,必须要做好引导作用,那么就要求教师本人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文化糅杂在课程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音乐课不只是听听音乐学习唱歌,更是要学到更多关于音乐的“古往今来”,学生要在课堂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学会面对错误导向的方法,才能做到很好的文化传承!

三、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中的有效依凭,在国家领导人宣扬的“文化自信”督导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与科学素养,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师一定要提高对传统文化重视度,初中生正处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有计划地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改编,顺应学生学习情感,采取多元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苏华.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20, 000(001):P.52-53.

[2]田小娟, 张方露. 中学音乐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1):107-109.

[3]龙洪玉. 传统优秀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体现[J]. 新课程(中), 2019(14):38-38.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初中教育渗透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