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探究性作业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作用

2021-01-11裴晓芳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组内探究性交流

裴晓芳

【摘要】新时期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生了合作探究性作业,这种作业与传统作业不同,一改传统作业机械重复的路线,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践探究的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要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间交流竞争为主要途径,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和谐发展的学习活动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很好的导引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主动交流合作,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合作交流。

二、合作探究式作业

所谓合作探究式作业就是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而完成作业的一种作业形式。它不是指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合作交流,它与传统的作业不同。 合作探究式作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式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作业类型

1,不限定格式、方式的作业、如阅读参考书的相关章节、预习或在教科书的边白处写批注、作略解等;

有指出要求的书面作业;

3,选题作业、开放性作业、探索性作业等。

(二)班级小组建设是保证

第一,遵循原则,科学建组。在实践中,建议建组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将全班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与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还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组内异质”是为了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组间同质”是为了使小组之间的合理、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又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重视大组长的选拔并培养。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管理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当然采用竞争上岗形式更好;其次,要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教会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并督促其完成任务;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科学的安排,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有效进行。

(三)营造作业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学生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有了问题,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探索的积极性来源于充满问题的悬念。设下悬念就打开了学生求知的窗口,从而可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探索的新领域。

(四)学生自主学习是前提。

学生合作探究之前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式作业就会成为后进生逃避学习的港湾,优生霸占话语权的领地。

四.合作探究式作业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业

新时期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我要学”;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小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接纳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合作性作业很好的迎合了新时期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合作探究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性作业把学生由作业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实施者。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分工,要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为了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包括查资料,综合分析所学内容等让自己能够胜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够在小组内成员和班级成员面前有很好的表现,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合作探究性作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作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作业,小组内的成员各有任务和分工,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们就要学会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与方法。

(三)合作探究性作业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合作探究性作业本身具有开放性,它不像传统作业那样需要机械的重复和识记,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它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合作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融合,团结和协作,包容和理解,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合作意识得到培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王 霞《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2012年4月

崔坤祥《 构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之感悟》 2017年11月

李光树 张健 朱福荣 皱明国等主编《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研究》 2001年11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组内探究性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交流平台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交流平台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