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
2021-01-11叶远飘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的设置当中,大专医学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有一点不同:即大专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传统的5门课程以外,还有一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BB%E5%AD%A6/843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对于培育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掌握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日后从事医学专业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杀人的事件已经有多起,例如2013年轰动全国的复旦大学医学生林森浩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技术将同寝室的黄洋杀害就是典型。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硕士生林森浩与黄洋二人都是青年才俊,同为高材生,按理来说应该惺惺相惜。谁知,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琐事,林森浩对黄洋心存怨恨,于是,它利用身份便利从实验室拿出了一份药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种剧毒化合物投入了饮水机,黄洋喝水以后很快就发生了呕吐反应,神志逐渐昏迷,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林森浩在法庭上的供述,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学过医学人文方面的知识,所以他在临刑前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特别鼓励弟妹们克服自身性格缺陷,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好好生活,展望未来。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医学生来说,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格非常重要,医学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但是没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医学就有可能变成杀人。这正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一、《医学伦理学》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尽管《医学伦理学》是我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这门课在许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1. 师资力量跟不上。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课堂设置里面,《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主要面对医学院校三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上并没有专门的医学伦理学,我国学科培养体系中对于硕士、博士的培养也没有医学伦理学专业。从学科的分类来说,医学伦理学属于边缘学科,涉及医学与哲学(伦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涉及医学方面的知识,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对于伦理学有很好的掌握,但是因为医学从本质上说是属于自然科学,而且面对很多专业术语,限于专业的阻隔,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要全面领会这些内容还是比较吃力的,这就导致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衔接,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伦理学的实际运用等,直接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2. 缺乏统一的教材。《医学伦理学》目前没有统一的教材,在市面上尽管出现许多《医学伦理学》的课本,但它们都是某个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解自编的,许多编写教材的作者在素材的搜集、内容的取舍、逻辑的审定方面不尽相同,这固然体现了我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生态,但是每个作者的教学经验不同,面对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对内容的把握也不相同,因此这些教材尽管编得很好,但未必适用全国个院校的医学生教学。作为对培育医学生人格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笔者认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由国家层面组织专家编写统一的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在把握统一教材“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展开多样性的教学,做到统一性与多样的性的结合。
3. 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不高。由于目前我国的高考实行文理分科,参加高考后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理科生,他们在高考时选择的科目是生物、自然、化学、物理,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的知识了解甚少,对文科的知识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心理。例如,一些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没有用,与期花费时间在医学伦理学上,不如把时间花在专业课上。因此,对这门课的认可度比较低,以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出现怨学、弃学的现象。笔者曾经经历过不少下面的场景:在上医学伦理学的时候,学生害怕老师点名不得不到教室,但由于学生对该课的兴趣不高,就出现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整堂课中低头看英语书、专业书的情况。这种局面又进一步打击了老师授课的积极性。
4. 授课方式单一。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不仅课时少,而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正如上文所说,医学院的学生大多出自自然科学,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但医学伦理学课程并没有安排实践课,这使得许多学生缺少不同医学情境的体验和经历,导致道德的敏感度相对低。医学伦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理应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医学专业人才保航护架,必然要求这门课对课堂外的延伸拓展和自主学习实践提出更多要求,需要大量的实践课作为支撑。
总体而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消除医学学厌学、弃学的任务还很重,为此,有必要重新把握这门课的内涵与外延,精确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摸索一条将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更好地推进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有所受益。
二、《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
事实上,高等医学院校的许多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医学伦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也为此进行改革的尝试,总体来说,大概有三类方案。
1.内容改革。张铭等老师认为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授课方式的变化调整,但调整的目标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也不是随意删减知识点,而且确保教学本来定下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他们以“生殖伦理学”章节为例进行了说明。生殖医学实践中既要贯彻“尊重、不伤害、自主、公正”的四项基本医学伦理原则,但关于堕胎、代孕、性别选择、供精/卵等,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又分别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因此,要合理安排基础知识学习模块,并选择具体的案例由浅入深、有侧重点的串联各种知识点,比如从意见分歧小的“基因编辑婴儿”“非知情同意下的人工助孕”重点谈“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等,到意见分歧大的“超 高龄生育”“代孕”的综合伦理剖析和辩论。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保证知识的获取量,又保证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2.汲婧等人提出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灵活性、共享性、延展性,确立“突出重点、强化实践、 高效沟通”的教学思路以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他为此设计了一套包括问题唤醒的前测预习、模块化的录播教学视频、学生主导的案例开发建设、便捷高效的资料推送和兼具活跃性与隐私性的多样化交流方式在内的在线教学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案,以及在线教学积累的模块化教学资源,为多模态的教学手段服务于伦理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3.李红文老师主张把医学伦理学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出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新教学理念,认为医学伦理学教育有必要实现从“小思”到“大思政”、从显性 思政到隐性思政、从意识形态到立德树人的“范式转换”。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思政”模式有指导论、融合论与加强论。在实践中索好这些模式必须避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灌输说教与指标单一等问题。医学伦 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眼于课程本身的专业特色,在此基础打造全方位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
上述主张和实践为众多学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主张注重的是理论课,笔者认为,对于《医学伦理学》来说,实践才是这门课程的生命力。因此,《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改革不光聚焦于理论课,还要思考如何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使医学伦理学能够成为指导医学生从事医学专业提供素质支持。
三、《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要求内容上要能够构建起课程的整体框架,又能培养解决本学科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充分掌握国家的教育政策,把握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的基础对增强师资力量,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医学伦理学的应用性。为此,笔者以自身所在的广东医科大学为例,提出一些设想。
第一,融入思政课程。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没有实践学时,课程的改革可以考虑将《医学伦理学》的28个学时分为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占18个,实践学时占10个,然后将实践学时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融合成一体。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配置相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与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设定。医学院校开设的每门思想政治课程都设置有2个课时,5门课一共是10个学时,如果改革把思政课的10个实践学时完全融入《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教学中,就能充分体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的特点。第二,聘请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委员参与课程讲授。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授课从自始至终都是由1个教师讲授。但事实上,该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并没有这样的专业教师。课程的改革可以考虑邀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委员分别参与讲授。许多医学院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医院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伦理委员会(Ethics Committee)由医学专业人员、法律专家、社会学家等其他专业人士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其职责为核查临床试验方案及附件是否合乎道德,并为之提供公众保证,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受到保护。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士,对涉及医学的某个具体问题上有深刻见解,而且具有实战经验。改革以后的课程可以考虑让每个委员以开讲座的方式给学生授课2个学时,授课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第三,全体思政教师参与学习。由于医学伦理学彻底嵌入思想政治的教学环节,这就要求全体思想政治教师参与到该门课的建设。每个思政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集中攻克一两个医学伦理学的知识点,通过现场听课、集体备课、相互探讨等多种方式,经过一定周期就能从非医学伦理学专业人士转变为医学伦理学的专业人士,具备相关的知识,能够为学生上课。上述改革设想可以将医学伦理教学和传统的5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朝着应用性的目标迈进,其理由在于:《医学伦理学》从根本上分为分析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简单地说,分析伦理是对医学职业道德的分析,而规范伦理是强调医生应遵守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很显然,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后者更重要。这便是在《医学伦理学》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依据;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课也比较宽泛,目标不明确,此次改革将医学伦理的应用性植入期间,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更具应用性。举例说明如下: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向无良老师敬礼”。“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的身体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实践内容安排在医院的遗体捐赠室,学生手握黄白相间的菊花,庄严肃立,默默向“无语良师”致敬,鞠躬感谢。思政教师则结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奉献的精神,阐述新时代“无语良师”的价值与意义,弘扬无私与大爱。在《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模拟法庭,即选择在社会影响较大的涉医案件作为原型,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对其进行剖析,以提升同学们的法律素养。此外,还安排同学们到殡仪馆体验死亡、到安宁院做护理,到医院做志愿者等,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建设。
医学伦理的思政教学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精神也得到升华,医学伦理学的知识通过思政教学实践彻底获得了贯彻。
四、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上述提出的种种改革措施有下面诸多理论支撑,首选,在理论教学方面,改革以后承担教学工作的都是来自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委员,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比较能把握医学伦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这时候的教学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应用性更强,取得的效果比起之前由一个老师专门教授的方法要好。其次,就融入思政课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能够与医学伦理学课程融合,因为思政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关,价值观,提倡爱党爱国、遵法守纪、为民服务的道德情怀。而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培育医学生从事医学的职业道德,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行为表现。因此,将医学伦理学的知识融入思政教学实践,本质上没有改变思政实践课的内涵;而思政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医学伦理学的知识,在另一个层面上拓展了思政知识。最后,改革后的思政课与医学伦理学课程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将得到提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承前所述,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同学们到安宁院做義工,到医院做志愿者,陪伴、照护、关怀临终病人等,这些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获得了各大医院的好评。医院的医生、病人和家属也借此机会了解思政课,理解了什么是“思政”。医生了解到了“思政”是可以参与到医学工作的,病人则切身体会到了“思政”对他们的关怀。
五、结语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风顺的,就《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改革而言同样如此,我们需要提前估计到改革的困难,例如在软硬件的配置方面会涉及到学校管理体制,财力方面的限制。包括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工作室,拨出相关经费支持工作室的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和对外交流。把排课、调课的权力下放到具体负责上课的责任老师身上,由责任老师全程负责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责任老师只需向教务处报备即可。由于此项改革需要邀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委员给学生讲课,学校大幅度提高委员们的课时费。教学实践环节需要用到医院、解剖室和殡仪馆等敏感场合,由学校出面联系。总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医学伦理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完全融合为一体。
作者简介:叶远飘,男,1978年12月生,广东医科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