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喻”助力高校社会工作应对伦理困境的研究
2021-01-11颜爽洁郭晓蓓
颜爽洁 郭晓蓓
摘要: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面临多种伦理困境。而高校是一个师生共处的环境,因此高校社会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伦理问题。本文旨在以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为理论指导,梳理高校中常见的几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并为其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洞穴之喻;高校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高校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系列伦理困境和伦理难题。站在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层面上,高校社会工作者要为伦理困境选择一个最合理的出路,摆脱原有的束缚和固化的思想,帮助案主自助。因此,高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借鉴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理论来指导解决高校社会工作实务中常见的伦理困境。
一、“洞穴之喻”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洞穴之喻”,来自于西方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是“柏拉图三喻”之一。柏拉图生活的年代,雅典城邦正在走向衰退,奴隶制度大行其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还认为奴隶制度是天经地义的,就连柏拉图也不意外,尽管此时奴隶主和奴隸的矛盾日益尖锐,看似牢固如铁桶的制度其实危机四伏。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在此背景下成书。
从本义来说,洞穴之喻讲的是:一群囚徒被长期关押在地下,目光所及之处仅有被投射到墙上的影子,他们以为这个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直到有一个囚徒走到洞口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试图劝说其他囚徒离开洞穴,但是他们却认为这个囚徒很愚蠢,不愿意听信他走出洞穴,因此始终看不到真实客观的世界。从引申义来说,不明真相的人被假象所束缚,无异于洞穴里的囚徒,他们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从现实意义来说,在面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时,社会工作者一定不能偏听偏信,人云亦云,一定要去进行实际调研,对案主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勇于实地调研,勇于亲身实践,尽可能得出与客观相符合的真理认识。
二、高校社会工作的三个伦理困境
高校社会工作即在高校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高校社会工作有其自身的专业领域特质:其基本对象包括有各种困难的学生、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在生理上,大学生身体发育变化明显,压力大易疲劳等;在心理上,学业和生活压力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抑郁,人际关系问题复杂,容易焦虑等。基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校社会工作便应运而生。
所谓伦理的困境是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在高校社会工作实务中,基于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这一伦理学基本问题,社会工作者常常会陷入以下几种伦理困境:
1.案主自决与学校社工干预
顾名思义,“案主自决”原则即是“让案主自己决定”,学校社工充当使能者的角色,从优势视角出发,鼓励案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做决定。但是,案主自决是“有限的”,学校社工有时不能给予案主自决的绝对权利。学校社工和大学生可能会在利益的需求程度以及道德观价值观上有冲突:学校社工更多地是从公共性利益去考虑,而大学生案主处事经验尚浅,可能只会基于自身利益去考虑。学校社工因此往往难以做到两全其美,陷入是否尊重案主自决的伦理困境。
2.学校社工是否保密
保密原则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要对案主的情况进行保密,如非征得案主同意不得外露。大学生案主可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所以要求学校社工为其保密,而学校社工则要考虑多方面利益,比如维护案主利益是否会危害到案主自身生命安全、是否会侵犯到他人利益或者公序良俗。当专业中对学校社工的保密原则要求与现实中对学校社工的要求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学校社工是否替案主保密的伦理困境便随之产生。
3.学校社工面临多重人际关系困扰
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如下特点:第一,多样性、广泛性、互动性、社会性增强,社交范围扩大,自立性增强,有自我意识与自我判断;第二,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压力变大,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学校社工和大学生之间除了专业关系还可能形成朋友关系,这也使得结案时很多大学生难以从中抽离出来,而社工也容易陷入结案和继续维持朋友关系两者之间的困境。
三、“洞穴之喻”优化高校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可能路径
1.摆脱固有的专业原则束缚,打破“案主自决”的限度
“洞穴之喻”启示学校社工要跳出原则“舒适圈”,灵活变通专业原则,对不同的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列出可行方案,帮助案主选择最优解。对于无法自主做出合理决定的大学生,高校社会工作者必须介入其中,打破“案主自决”的局限性,协助大学生做出决定,帮助案主不被现状困境所束缚。案主也要“跳出”其当前不合理不成熟做法的束缚,积极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2.打破保密原则,帮助大学生案主自助
保密也是有限制的,比如在遵循保密原则会危及案主自身生命安全这种特殊情境下学校社工可以抛却保密原则,将大学生的损失降到最小,以维护其利益最大化。一个不善于变通的高校社会工作者,像是处于“洞穴”里的囚徒,眼界和思维并不够开阔。“洞穴之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社会工作者澄清了是否打破“保密”原则这一伦理问题,并提供了恰当的处理方式,摆脱保密伦理困境。
3.明确多重关系界限,更好地恢复大学生案主社会功能
在实务工作过程中,大学生很容易和学校社工成为朋友关系。面对结案时案主对学校社工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而迟迟不愿结案的情况,学校社工既不能立即结案,也不能与案主过多的进行工作之外的关系交流。“洞穴之喻”启示学校社工要看清现实,公私分明,明确自己面临的多重人际关系,不被实际情况所束缚;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需求,在工作中保持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在私底下保持朋友关系,获得案主的后期信任,以便顺利完成结案。
参考文献:
[1]李迪,周朝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47.
[2]陈钟林,黄晓燕著.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西方哲学史》编写组.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1.颜爽洁(2000.03-),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2.郭晓蓓(1984.01-),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