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01-11孙艳勤
孙艳勤
摘要:通过企业调研,根据 “三全育人”思想,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和前提,思考和探索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对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关键词:企业调研;思政元素;内容整合;教学改革;数学建模
一、深入企业调研岗位需求与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现状与岗位需求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企业对各类岗位人才的需求。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掌握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企业岗位在技术人才方面存在的需要和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感受到基础课讲授的知识和专业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要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使他们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岗位需求适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通过调研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1]。同时根据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员工基础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心理素质、随机应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服务意识和劳动精神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培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自身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结合企业岗位分析高职数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必备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技能与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数学基础较差,初等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不足。高等数学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高等数学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其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专业应用性差,与专业课衔接不够,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应用。
二、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整合高等数学教学內容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2],培养学生合作互助意识、实践能力、创新及爱岗敬业精神等。
分析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能力,确定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的深度衔接,并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针对性,结合专业案例与专业课的联系紧密,衔接自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专业应用案例为载体,将数学教学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共鸣,通过专业中的模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中的相关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必须够用为度”落到实处,强化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3]。
公共课教师通过企业调研、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素质,寻找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要对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引入贴合专业的案例,使学生在分析与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与专业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相关专业问题。
三、依据岗位需求更新教学资源
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更新[4]。教材选用方面,选用包含专业所需内容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依据专业特点及企业的需求,以高等数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针对不同内容引入专业实际案例,更新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资源。在线课程资源内容要丰富多样化,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等录制微课视频;针对不同内容采用直观图示、动画及小视频等资源;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编制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提供相关的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等数学文化资源;根据教学内容提供数学建模案例等拓展资源[5]。
借助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教学团队成员可以集体备课,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化、共享化。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优质的教学资源,在需要的时候,不受时间、地点、工具的限制各取所需,进行在线学习和教学。
四、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专业与生活并应用于专业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学习通、数学软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前自主通过查阅资料、在学习通平台学习自主观看视频,完成预习任务;课中采用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讲解、测试、小组合作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后利用平台发布作业,采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在线作业、线上讨论等。
五、改革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关注课堂的表现,还要关注课下的学习,给出相应的评价。改革教学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前、课中、课后评价全过程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幅度,使后进生学有所得,提高学习兴趣,优等生增强自学能力及吸取知识的独立性,不断超越自我,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静《高职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2.03.003
[2] 沈振虞 《“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 (2020)03-0131-02
[3] 李兰兰 《网络平台下“三位一体”重构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认识》 2019.08.010
[4] 郭彦 《论高等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2018年第09期
[5] 李晓娟《高职高专数学类课程体系重构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