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硬翅膀 才能飞的更高
2021-01-11李竹青
李竹青
【摘要】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它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运算能力;数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一、新课标中关于运算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中的要求是:第一学段理解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初步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第二学段认识万以上的数,进一步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包括混合运算),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混合运算),了解并初步应用运算律。[1]
二、学生运算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
1、重算法轻算理--过于追求计算结果
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关键在于理解算理。如果不明白算理,即使学生会做计算,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但也只是一个机械的规律的执行者,在将来进一步的学习中,可能导致越学越不明白。
2、重抽象轻直观--弱化数形结合思想
现实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重视抽象出来的法则定理的熟练应用,而舍弃了数形结合的优势,忽视了直观教学。
3、简便方法运用不够熟练,举一反三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学生对于简便方法的运用仅限于基础层面,对于稍有难度的变式题目,学生很难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
4、对于计算错误的处理过于简单,没有做到“刨根问底”。
当学生做错题目时,如何改错?仅仅改对就可以了吗?学生又是如何改错的?订正后打上一个对号,附带一句“下次注意”,真的会注意吗?真的明白了吗?其实不然。在学习中应多问为什么。
5、验算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当前,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的现状。比如在课堂练习中,经常看到学生一旦完成后就举手喊道“老师,我做好了”,而不会去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在讲评课外作业或试卷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因为许多错题都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能避免的。有学生甚至为了应付验算,竟会出现“虚假的验算”,验算纯粹是一种应付。
运算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教师着眼于教学点滴,持之以恒:注重算理教学,在算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运算思维;通过有效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运算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敏捷;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为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保驾护航"。
三、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1、讲清算理和算法
(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定位。
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对算术的理解。我们在设计计算教学时,应该把目标定位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且呈现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和不同解释算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在优化学生算法的过程中,强调算理的支撑。
如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0×3时,许多学生会这样总结算法:先不看0,用2×3=6,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当学生得出这样的算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在计算教学中,懂得算理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计算教学,否则就是灌输。
又如遇到80÷30这样的计算,由于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就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即8÷3,这里余2,但实际上是余20。为什么余20而不是余2?如果学生不理解算理,只会越学越混乱。学生理清了算理,明確了方法,懂理会法,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2)重视单元“引路课”,让算理型计算课丰厚起来。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往往会以口算或简单计算作为“引路课”,从技能发展的角度看,学生都有比较好的掌握。因为内容简单,所以教师往往上得也很“简单”,不会花大量时间展开“说理”。其实,这类课恰巧是“讲理”的课,也就是感知算理,为后续笔算算法做铺垫。算理型计算课不宜追求“快节奏”,而应实施“慢拍子”教学,让“简单”的算理课“丰厚”起来,教师要善于选择多种教学方式,用好实物原型(人民币、小棒、计数器等)和直观模型(数线、点子图、列表等),促进学生理解算理。
2、重视数形结合思想。
我们在教学参考书与课标中都可以看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一条始终不变的教学主线。因为乘法分配律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许多学生总是易错、易混。如果用课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简约数形结合”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观察,理解,效果会很好。
3、巧设对比练习,提高思维深度。
例如在讲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很顺利的归纳出五种类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4、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规范计算习惯的培养。
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灵活改变方式。
(2)认真验算习惯的培养
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针对一道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到分步验算,及时纠错。比如抄写题要立即查,看看是否写错或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反复检查,看看算理和法则是否正确,脱式时上下式要检查,有无书写错误或者漏算;计算完毕后要记得整体检查,灵活运用逆运算、估算和重复算等验算方法。当然,检验是有目的性的,每一步检查都应严格要求,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3)错题归类习惯的培养。
对做错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并进行细致分类,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增强学生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08期
【2】肖川.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02.:175
【3】剑飞.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