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连山下的蜕变

2021-01-11牧子

青海湖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祁连攻坚生态

每年的7月至9月,是祁连山大草原和八宝河谷地最美的季节。

从省会西宁沿张汶高速一路向西,经门源的百里油菜花海,翻越海拔3767米的景阳岭,宽阔丰饶的祁连山大草原便跃然充盈于人们的视觉。

这片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大草原,千百年来,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的资源禀赋,在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长河中,大浪淘沙,孕育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

当峨堡古城昔日的繁华,在岁月的流逝中洗

净了铅华,当八宝河以倔强的秉性一路倒淌,最终在县域内海拔最低的宝瓶河地区与黑河相遇,犹如脱缰的野马冲出托勒山巨大的豁口,去完成造就河西绿洲、滋养丝绸之路的使命时,给这里留存下一条足以让后人赖以繁衍生息的河谷地带。

这条地处青藏高原延绵不断的雪山环抱之中的河谷地带,就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八宝镇。

县城周围群山环绕,森林密布;八宝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高高耸立在城南的牛心山终年积雪不化,卓尔山以赤壁丹霞的艳丽和柔美,傍依新城,见证今昔。曾经以两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存在而被称作二寺滩的开阔地,现在已经成为了县城最美丽的新城,而那两座古老的寺院,在岁月的淘洗中,早已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三大攻坚战略”之后,祁连各族儿女乘着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发挥优势,攻坚克难,实现了生态向好、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历史性大跨越。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的“三大攻坚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百姓心中,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以建立并趋于规范管理……声势浩大地构筑和显现了“天境祁连”生态文明建设的“天时”优势。

祁连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远古时代的地质运动,天赐神工般地造就了雪山和冰川、岭壑和沟谷、盆地和台塬等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得祁连山南麓形成了截然有别于北麓的多雨湿润、冷暖适宜、植被茂盛、生物繁杂的独立地理单元,成就了祁连生态文明建设的“地利”优势。

这里的汉、藏、蒙古、回等15个民族,自觉秉承着祁连地区原住民族游牧文化中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和价值取向,从饮食、起居、服饰、生产、生活和言行中予以广泛的约束,主动让位于自然,自觉让利于生态,忌惮人性的贪婪和欲望,在坚守对自然万物敬畏崇尚的民族文化脉络的同时,使得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恪守,也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如骨血般流淌在人们的精神意识中,营造了“天境祁连”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和”优势。

曾几何时,人们为了换取更为充裕的生产生活资料,不惜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使这里的草原和河床变得千疮百孔,给这片本该和谐美丽的人类栖息地,留下了难以隐忍的痛!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一优两高”战略引领下,以“壮士断腕、抓铁留痕”的决心,深入开展矿山整治、生态修复,主动作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曾经千疮百孔的草原和河床,重又焕发出生机勃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喜人景象。

祁连生态文明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自觉扣紧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2日至24日视察青海时,关于“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新的时代,给祁连赋予了新的使命,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动扛起主体责任,团结带领五万祁连儿女,突出一个“实”字,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突出一个“硬”字,锻造壮士断腕、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突出一个“稳”字,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矿山矿点、黑土滩、沙窝头等的修复治理,突出一个“新”字,科学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改革。

擘画蓝图,需要汇聚英才合力着色;建设家园,必须万众同心携手擎天!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祁连县充分发挥农牧民和专业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形成了“春季休牧、夏季游牧、秋季轮牧、冬季补饲放牧”的全年候放牧方式,实现了“暖季轮牧+冷季补饲”的常态化,实现了群众增收、生态向好的双赢。

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整合来自农牧、水利、自然资源、林业草原、财政住建等多方面资金近20亿元,完成多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山青、水碧、天蓝、草绿的景象愈加凸显。

“十三五”期间,全县两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的系列指示精神,科学精准实施党中央、省州委有关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因地制宜地制定并推进了“发展产业、易地搬迁、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医疗保障和救助、教育、低保兜底、生态保护捆绑”等“八个一批”脱贫攻坚专项行动。

“领导到位、方案科学、责任到人、落实精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保证和基础。为了坚决、彻底地打赢这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攻坚战,全县26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点包村,下基层、访产业、疗症结、摸实情,联合省州,从三级党政机关抽调选派123名优秀干部分赴18个贫困村、27个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长期驻村,专职扶贫,实现了派驻帮扶脱贫的“全覆盖”,探索形成了“三个舞台”唱戏、“多个行业(部门)”发力的扶贫攻坚工作格局。

着眼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多渠道融合资金搭建“舞台”,唱好“培基础、育产业、促增收”這台戏。仅2016年以来,就整合投资3.6亿多元,建成培育涉及传统农牧业、乡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光伏能源业等到户产业项目37个,累计产生效益近190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近4000元。

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挪穷窝”与“谋富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的原则搭建“舞台”,唱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台戏。近几年,仅扶贫领域易地搬迁方面就先后完成5900多万元,建成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农牧民群众396户1364人。

围绕重技能、提档次、促就业、保增收搭建“舞台”,唱好“强培训、保民生、转就业”这台戏。近年来,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户均2人次以上,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户均1人,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400多个,自主创业、灵活就业1200余人。

如果说“三个舞台”唱戏是多行业、多部门联合互推、同抓共管、合力构筑的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的重头戏,那么,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生态扶贫等便是“多个行业”发力,紧盯脱贫攻坚大目标“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折子戏。

改革开放以来,祁连县的城乡建设步入快车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区土地包产到户,牧区牲畜作价到户,生产力发展迅猛,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改善生活的欲望也就强了。牧民开始在自家承包的“冬窝子”建起定居点,农民开始拆旧屋盖新房,儿女结婚还要批庄廓、建院落;城镇的道路宽了,临街的商铺多了,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开始映入人们的眼帘,八宝河谷地第一次有了像城市一样的现代化气息。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不断升级和科学化,城乡建设全面纳入规划,祁连县城乡建设实现了新跨越。默勒镇由矿山塌陷区迁址大通河桥头新址,完成整体搬迁,央隆乡由原国营托勒牧场改制为县属央隆乡后,完成了乡府所在地的水、电、路、网、宅等基础设施的改扩建……

新发展理念伴随着新时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正向着奋发进取的祁连人走来。

县府所在地八宝镇完成了中远期城镇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四横七纵的城镇道路交通格局,实现了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改造全面启动——

2019年启动的总投资3.5亿元的牛心山北麓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投资5000余万元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近6000万元的5条市政道路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市政设施不断完善,“三城三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镇、国家级文明城镇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

截至2020年底,落实中央预算内项目170多项,总投资近15亿元,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前期任务基本完成,城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如今,从东进入祁连地界,映入眼帘的是:坐落在峨堡古城脚下,位于国道227线与省道峨祁公路交叉处丁字路口的峨堡镇;由东往西依次可以看到公路两侧的民族风情园、跑马场和高原特产深加工产业园;进入镇区道路右侧是巍峨挺拔的仿古建筑峨堡古城城堡门楼,王震将军西进新疆途经祁连红色记忆系列雕塑;道路左侧是牧区集镇餐饮商业步行街、地方民族特色的办公楼宇和牧民新居、商铺;西出镇区山坡上是经幡猎猎、高台耸立的察汗峨堡。

從南进入天境祁连地界,跨过大通河上的默勒大桥,便入由老日根矿山塌陷区迁址到此新建的默勒镇镇区。

从西进入天境祁连地界,翻越二直哈拉山口,转过一个小山弯便抵达牧区新镇央隆乡。

央隆乡距县城八宝镇220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海拔最高、气候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纯牧业乡。2002年,原托勒牧场改制后隶属于祁连县管理,并撤场建乡。19年来,广大牧工牧民普遍受惠于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和“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目前,新镇建设初具规模,定居点建设、通电通讯通网等配套建设也跨上新台阶,牧民幸福生活的愿景无比美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祁连人民正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普照下,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进!

“期我厚土,地力永保;冀我生民,福祉绵存!”(——摘自《祁连赋》)

作者简介:牧子,时常写作,出版文学作品集多部,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祁连攻坚生态
天境祁连配得上一切赞美的地方
攻坚脱贫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怅望祁连
盱眙生态藕
祁连彩玉石欣赏
俄罗斯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