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忠魁:祁连山下的校园“播绿”人

2021-01-11王丽一

青海湖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祁连山寄宿制青海省

见到何忠魁,是在盛夏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我们行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密林深处的东海峡谷,林间小路崎岖蜿蜒,两旁景色秀美迷人。到处是醉人的绿,到处是惹眼的花。阳光从枝叶缝隙间播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让人心情舒畅。何忠魁个头不高,一双大眼睛在略显黝黑的面孔上显得格外有神。说起祁连山,说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他一时神采飞扬……

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要尽我所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何忠魁出生在门源县北山乡一个普通的藏族农户家中。1995年,年仅14岁的何忠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

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并改变他人生命运的班主任老师徐晨。徐晨同样出身农家,他对学生要求很严,尤其是对农家子弟。那时,民师刚搬到海晏县不久,学校学习风气不是太好,十四五岁的孩子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初进学校,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发生这样那样的龃龉。徐晨老师不止一次地告诫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的何忠魁:“想从大山里走出去,就必须好好把握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用知识去改变你的命运。”在和别人产生了矛盾的时候,徐晨耐心地劝导何忠魁:“打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是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娃娃,要像大地养育万物一样接纳和容忍其他孩子。宽容也是对自己的提升,你难道忍心让父母的希望毁在自己的冲动上吗?”四年的师范生活中,作为班主任的徐晨像一位尽责的父亲,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没有请过一次假,也没有迟到过一回。正是在徐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少年何忠魁立下了当一名好老师的誓愿。

那时,民师教学强调“三笔一画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写得好,简笔画画得好,普通话讲得好。何忠魁一门心思想着将来一定要当个好老师。他努力学习各项技能,认真临摹书法作品,不仅学会了脚踏琴,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舞蹈以及吹口琴、弹吉他。至今,一有闲暇,何忠魁还会拿出口琴即兴吹上那么一阵,《军港之夜》《桑吉卓玛》《妈妈的吻》都是他的经典曲目。

民师毕业后,何忠魁被分配到了门源县最偏远的仙米学区大庄寄宿制小学任教(该校现已更名为仙米乡寄宿制小学)。又回到了大山,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四年的时光淬炼,已经让他羽翼渐丰,他知道自己该做怎样的人生抉择。一想到从此就可以挣钱养家,心里便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祁连山下是他的家乡,他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也熟悉这儿的乡风民俗,闲暇时去山中走一走,去草原看一看,就觉得特别惬意。那时,寄宿制小学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何忠魁一个人几乎包揽了所任班级学生的所有课程,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连体育课都带。好在上民师时,实践性课程非常多,现在无论教什么,何忠魁都不怵。他终日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想尽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成长、成才,尽其所能……

由于积极肯干,加之多才多艺,很快,何忠魁被任命为寄小团支部书记,兼任少先队辅导员。他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还和孩子们一起植树造林,办宣传栏,欣赏音乐,编排节目……面对一个个来自不同民族的山乡孩子,面对他们羞涩而又信赖的神情,何忠魁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他常常会想到徐晨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徐老师那样,成为改变孩子们命运的人。

2005年,何忠魁被任命为当时仙米学区下辖的他里华寄宿制小学校长;2013年,他又被调到珠固乡寄宿制小学担任教务主任。在何忠魁看来,树人必先树德,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他兴致勃勃地推广着自己的教学心得:“别小看劳动课和音乐课,作用可大了,一来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绪,二来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008年,他的课件《四个太阳》在青海省中小学“湛清电子杯”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010年,他参与了海北藏族自治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课题《构筑理想课堂,实现主动发展》的研究; 2014年,他参与了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在师生对话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2017年,他主持了海北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和研究》……

二十多年扎根在偏远的乡镇,风里来雨里去,何忠魁始终不改初心,在完成生命的一次次蜕变、升华的同时,也为自己镌刻下了值得铭记的荣光和纹理。远的不说,就说近十年吧,2012年,他荣获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厅授予的“青海省优秀乡村教师”称号;2013年,他获得州级“小学骨干教师”称号;2016年,他获得海北州教育科技局、海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全州乡村工作十五年积极贡献奖;2019年,他获得县级“优秀校长”称号……而他所在的学校,自他担任校长以来,也连续两年获得县级“优秀校园”称号,2019年获县级“文明校园”称号;毕业班升学统考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基层小学第一名;多名教师獲得县、州、省级荣誉称号。仅2020年,该校就有1名教师入选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1个中队获“全省优秀中队”荣誉称号,1名学生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闻花草的香气,听鸟虫的呢喃,让自然的春色在孩子心里永驻

2018年春天,对从事了近二十年教育工作的何忠魁来说,显得格外明媚,也格外动人。

就是在这个看似平淡却意义非凡的春天,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派工作组来到学校,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堂鲜活生动的自然知识课,也为老师们做了生态知识专业方面的培训。

珠固乡寄宿制小学位于祁连山腹地。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的工作人员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浓厚孩子们的生态理念。工作人员让孩子们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家乡。看着长卷上孩子们画出的有彩虹、有炊烟、有山、有水,丰盈而壮丽的祁连山,何忠魁被深深地感动了。面对孩子们的原生态表达,他的心变得波涛汹涌: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寻觅的以德树人的范例吗?让孩子们通过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认知,不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不就达到了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初衷?一个真正热爱家乡的人,能不爱护家乡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这一生命共同体吗?在何忠魁眼中,这幅孩子们信手绘就的山水长卷,无疑是一份警示,它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和重塑。

何忠魁深切地意识到,既然身处祁连山腹地,就要用身边的一花一草一物一景去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与兴趣,让他们了解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为此,就要狠抓孩子们的自然与生态教育。要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脉,要在他们心中留下永恒的乡愁。

在时任校长的支持下,主抓教学的何忠魁积极配合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在珠固乡寄宿制小学筹建了青海省首家生态课堂。

2019年,何忠魁被任命为珠固乡寄宿制小学校长。其时,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业已揭牌,祁连山国家公园标识也正式揭幕并启用。

祁连山国家公园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岩羊、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一个重要的分布区,是中亚山地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雪豹的良好栖息地……

祁连山的生态地位不容小觑。何忠魁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多方奔走,为孩子们的生态课堂牵线搭桥,他希望孩子们能善待山川万物,怀有一颗草木之心。在他看来:只有增强孩子们的人文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树立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培育他们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人生理念。

他让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诗词歌赋,将历代文人墨客对祁连山、对湿地景观等的描述进行诠释讲解;他和老师们鼓励孩子们在作文、图画中,用他们的笔去记述、去描绘他们眼中的祁连山,而后,再通过对祁连山自然风貌、生物知识的讲解,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观察力……

2020年,珠固乡寄宿制小学被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门源县林草局授予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称号。

何忠魁和老师们由此变得更加忙碌。对他们来说,祁连山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和别的地方是那么不同,那一草一花、一鸟一虫,甚至一朵云、一阵风,都是那样熟悉,那样亲近,那样令人难以割舍。何忠魁深深地理解和挚爱脚下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他希望所有祁连山下的孩子们,也能对祁连山怀有同样的感情。

他要竭尽全力把珠固乡寄宿制小学打造成门源县乃至全青海省的生态教育基地,他要让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深扎根。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老师们:“生态是青海的一张王牌,青海一定要把生态这篇文章做好。保护好生态,关键在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娃娃抓起。”

让孩子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争做生态文明使者,当好祁连山的守护人

“走在盘山路上聆听,从石缝里流出的股股山泉,形成蜿蜒小溪,弹奏出动听的声声琴音,那百鸟鸣唱起伏于谷间山坡的清脆乐章,让人情趣满怀。”

“春天杏花、碧桃、格桑花盛开,山坡披上多彩的花裙,翩翩起舞,赛过群群仙女云集;秋季更是耀眼,满山野果显露红脸颊,李子如红灯笼挂满枝头,整个山岭成为万花楼,到处是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

“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多么充满色彩。雨后有彩虹、蘑菇,有新昆虫的诞生。”

……

不要以为这一幅幅场景是诗人笔下才有的乐章,它其实是何忠魁为笔者展现的他的学生们的一份份“自然笔记”。在孩子们稚嫩而又充满童趣的笔下,我们领略到了祁连山的美,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爱。

“去年暑假我们学校在门源县珠固乡寺沟东海大峡谷举办了观鸟节,让50多名孩子在专家的指导下近距离地观察、认识那些生长在祁连山腹地的鸟类。专家、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认识身边的动植物,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动植物知识,并帮助孩子们完成手绘图、自然笔记,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与亲近感。今年,暑假还没开始,我就和老师们组织孩子们到离学校不远的玉龙沟,进一步了解山里的动植物,还见到了以往很少见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兰草呢。”谈及这些年学校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何忠魁满是骄傲和自豪。

其实,只要走进这大山深处的寄宿制小学,你的心就会和何忠魁一样变得轻盈欢快起来:不远处,天空湛蓝,那被浓荫覆盖的祁连山脉连绵起伏,那夏日柔软的山的脊梁如同舒曼明亮细腻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倾泻般的音符仿若从天而降,在山谷绿浪中用行板和慢板弹奏出轻柔、奔放、如梦似幻的主题;近处,一个个被涂成五颜六色的废旧轮胎在校园内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轮胎中盛开着一朵朵艳丽的鲜花;校园墙壁上,一幅幅由孩子们精心描绘的五彩画卷展示着祁连山麓的斑斓与壮丽,那一笔一画中呈现出的纯净与美好,与不远处的山脉交相辉映,洁净澄澈……

为了把门源县珠固乡寄宿制小学打造成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也为了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然教育和生态学校建设试点工作,何忠魁已经记不清自己加过多少班,跑过多少路。他主张生态教育要“从实际出发”,要立足于巍峨绵延的祁连山。他在学校积极组织培训生态辅导员,开设“自然笔记”“野生动植物手绘”“认识雪豹”“我眼中的祁连山”等针对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村民积极保护祁连山的生态资源。

祁连山麓到处都有野生药材。过去一到暑假,大一些的孩子就会跟着家长去挖药材,山坡上、沟壑旁,到处留下了植被遭到破坏的痕迹。而这两年,暑假里挖药材的孩子每天的收获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们却显得特别高兴,一到开学就一个个争着来给老师汇报:我把挖过的草皮全部回填了,那块采挖过的草地不仔细看跟原来一模一样呢。

三年级的柳力音曾经是一名爱掏鸟窝的淘气孩子,每年不等放月假,就偷偷跑到山林里找鳥窝、掏鸟蛋,自从参加了学校的生态课堂,认识了蓝马鸡、黑耳鸢、藏雪鸡、斑头雁、斑翅山鹑、长嘴百灵,听专家、老师们讲了它们的故事,他就把自己心爱的弹弓扔到火炉里烧了,还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互相比赛谁认识的鸟多,懂得的动植物知识多。他们为能分辨出灰喜鹊和金翅雀的警示声而兴奋不已,也为认识了高山兀鹫和黑耳鸢而欢呼雀跃。

……

几年来,在青海省教育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中心、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县管理分局、门源县教育局、门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等多家单位的协力之下,珠固乡寄宿制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课堂、生态教学活动。

一方面,他们竭诚相邀省内外的地质专家、动物学家、林草研究人员,乃至西宁市野生动物园的动物养护人员来学校为孩子们讲解祁连山的地形地貌、山水林草、动物植物。将祁连山公园的动植物资源作为形象化的教学素材,努力拉近野生动植物与人的距离,为孩子们现场讲述有关的科普知识。

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走出去”。他们一次次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带领孩子们开辟户外拓展课堂,用生态教育夏令营等形式,让孩子们实地感受祁连山、认识祁连山。短短几年时间,何忠魁和老师们几乎走遍了学校附近的沟沟坎坎。他们带着孩子们在东海峡谷看鸟,在二墩龙沟观赏森林和河流,还徒步穿越玉龙沟……

“爱绿、植绿、护绿”成为这些在祁连山麓长大的孩子们的共识和决心。奔跑在田野,他们会认真倾听耳边风的诉说;走在深山里,他们已经习惯了聆听鸟虫的私语;遇到含苞欲放的花朵,他们会认真地驻足欣赏;仰望蓝天,他们也会叽叽喳喳地讨论一朵云的形状和去向……

何忠魁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制定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門源珠固自然教室概念性设计方案,为自然课堂勾画了更加美好的蓝图。何忠魁不仅希望这里的孩子都能成为祁连山的守护者和小卫士,他还有更为远大的梦想:希望这些孩子上大学选择专业时,能够报考服务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对口专业,学成归来,更好地保护祁连山。他相信,有了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了更多的专业人才,祁连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祁连山人,何忠魁知道,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正在拼尽全力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做着自己的奉献和努力。他坚信:这些洒满心血与汗水的付出,一定会在祁连山麓跳荡出动人心弦的音符;当这些音符连奏成章,那一定是雄浑壮阔、高亢激越的祁连交响!

作者简介:王丽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青海日报社专刊副刊中心副主任。曾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编辑一等奖,第16届中国新闻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并多次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精品一、二等奖,青海省新闻报纸副刊作品一、二等奖及编辑一、二、三等奖。

猜你喜欢

祁连山寄宿制青海省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祁连山下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