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个融合”工作机制在高校科教协同的探索与应用

2021-01-11刘竞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校

摘要:科教协同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院校科教协同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以教学与科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学校与企业四个方面融合为切入点,提出了提升本科学校科教协同育人效果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四个融合;高校;科教协同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在理念、落实、创新和协同方面多探索,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科技与教育的协同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高等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科教协同的重要意义。一是要准确把握科技与教育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相融合,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做实科教协同机制,发挥优势、抓住特色、把握住核心,培养汇聚创新人才,夯實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一、普通本科院校在科教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型的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在本科生教学中忽略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技能的提升

过去的教育评价往往忽视人的思想、实践能力、协同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唯分数论”思想根深蒂固,常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标准,多倾向于简单的课程知识的死记硬,在应用和实践转化方面严重缺失,这些不仅是外在表现,而且也是导致学生发展过于片面的重要根源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本身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经验不足;2.教师主观能动性不够,没有把科研意识和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采用传统型“灌输式”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

(二)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率低,覆盖面小

本科院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较低,参与对象一般为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排名靠前;参与形式基本停留在发表论文、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参与专业竞赛等方面;参与目的多数是为了获得创新学分,而不是提高科研能力。然而,这部分学生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接受专业老师指导的机会并不多,甚至多数情况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本科生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科研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科学研究领域开拓视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让老师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培养更加适合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然而,学生并非把科研能力看成自己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缺乏对所学专业知识与科研相结合的主观能动性。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教学与科研脱节。

在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负责部门不同,科技处主要负责教师的科研工作,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而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则归口于创新创业学院。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导致资源不能共享,师生很难协同。

二、科教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探索

(一)科研与教学相融合

科教融合是培养人才过程中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与科研要始终通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各种方式来推进科教融合培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毋庸置疑的,在科研同教学结合、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高校内部的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几个方面要下真功夫,才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出效果出成效。优质科研资源转化育人资源和优势、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科学研究的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浓度”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转化和可操作性强的思路,由此就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科研,让学生正确认识科研,并让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形式,除了制度安排外,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个人兴趣爱好,结合专业特点,不仅让学生成为教师科研的伙伴,更让学生成为科研的主角,共同开展科研活动,由此师生更加有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并在共同探索、研究、应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让师生真正“研有所得”,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索式学习。

在我国,提倡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学者很多,钱伟长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必须是两个中心一支队伍,教学必须与科研融合,教学不能和科研分家。”[1]薛天祥认为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2]。张楚廷更强调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将教学与科研高水平融合的大学才是高水平大学,对于教师来说,最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将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不做科研就能把教学搞得非常优秀和科研水平很高而不热衷于教学的教师都是不可想象的[3]。

在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当前,正在大力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加强过程评价,推动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可量化和信息数据化。过程评价与以往固定的结构性评价有很大不同,动态的过程评价是一种对科研和教学等教育行为的数据化、动态性、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过程评价,反馈到评价对象,包括学校、学生、老师、教育管理和活动、教育方针政策等的多角度、可量化、反馈性、全周期的评价理念,对于克服偏重结果“五唯”顽疾现象有特别好的作用,重视师生的动态发展可塑性,包括全面性和过程性,由此利于建立基于信息数据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全过程评价。例如,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性、了解教师科研成长变化、教学和科研融合的实际问题等等,不断建立起在数据和信息驱动的教育过程基础上,建立起的管理流程和评价反馈体系,推进高等教育评价的可量化和科学化。为此,一方面,牢固树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教学中的方式、方法、课程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性,要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在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重视科研的育人功能,“寓教学于科研”,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应用科技研发项目和科研活动,提高其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鼓励本科生加入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融入科学研究之中。高校主管教学部门和主管科研的部门,要在信息和资源方面实现共享。例如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同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结合起来,甚至针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对课程设置做出适当调整。以学生毕业论文为例,一般情况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创作时间集中在大四年级,每个导师指导毕业生6至8人。而在科研与教学融合的视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在大二甚至是大一年级提前规划和开展,每10名本科大一新生配备1位导师,导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研究,做到教学相长、科教融合。

真正的学习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学生在学习中既要潜心钻研,又要积极参与实践调研、专业调研,定期形成调研报告,只有秉承从实际出发的学习,才能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并加以应用,我认为,比获得某种独立或特定知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综合能力,这些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能通过不断学习跨学科掌握类似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那我们的教育就达到了另一个层次和水平,而非所谓的“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静态学生,通过这种思路培养,就一点能使科学研究行稳致远。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人的发展并非单向度的,而是多维度、个性化的,激励和发展人的潜能,科教协同育人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科技协调育人能够促进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发展,激发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兴趣、梦想和发展道路,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正确方向,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价值感,在此过程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通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专心学习,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又急需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平台,去实践,去反馈。第二课堂就是为学生提供行业真实问题为中心,构建问题导向的平台。学生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以创新创业大赛的形式带入第二课堂,以赛促课、以课带赛,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第二课堂上淬炼,在创作比赛中体会,在生活学习中践行。同时学生再把第二课堂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第一课堂,用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改革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理解能力,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融合,互为补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0月15日至16日在江西调研并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活动。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部署,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虽然,学术界对于第二课堂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功能基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在很多方面具有特定优势。1.时间更加灵活。第二课堂的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影响,开展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例如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学生休息日,寒暑假等等,只要是学生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进行。2.形式更加多样。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可以是专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交流、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等等。3.目标更加明确。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具有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的特点,对于参加的学生可产生非常明显的教育引导作用。4.参加人员更加广泛。第二课堂的参加人员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科知识的学生,通过参加一定的活动,相互学习,互为补充,更好地发挥所长,增长见识。

(三)专业课与思政课融合

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政德育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4]

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应该建立互为补充的良性关系,课堂内外相融合,思想文化互浸润。一方面,在专业课上,教师积极传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思政课、主题班团会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等为契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学生讲述科学故事,让学生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催人奋进、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热情,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科研创新素质。

最后,学懂弄通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学习和解读,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惠民措施、民族团结等科研课题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四个自信”“四个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四)学校与企业融合

2020年8月24日,教育部和江西省宣布共建國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2021年8月24日,恰逢职教高地建设1周年之际,江西省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可谓意义重大。文件旗帜鲜明的提出,按照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精神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支持、鼓励职业院校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将学校事业发展与当地产业需求相结合,探索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新模式。为此,应用型大学应立足办学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积极研判区域产业转型发展趋势及特点,采取不同的合作教育模式,《指导意见》就明确了三种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一是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二是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三是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技术服务中心等。 当前,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联合培养、科研平台共建可以尝试“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分段式”等等,通过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再通过实践掌握实际工作技能。要深化“三教”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始终围绕人才培养来开展,真正将课堂传授、实践经验、实践能力、创新技能有机融入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总之,科教协同是高等教育办学的核心理念,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一部分。由师生组成的探究式沉浸式的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知识创新和科技传承的源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己任,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就一定能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16.

[2]薛天样.关于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几个问题[J].上海高教研究叢刊(第二辑),1981:52.

[3]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34.

[4]郑佳然. 思想教育研究, 2019, No. 3, 94.

作者简介:刘竞宇(1981.10.22-),女, 辽宁省锦州市人,渤海大学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个融合”工作机制在高校科教协同探索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WJ2020021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