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民族聚居区初中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现状调查

2021-01-11张志秀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

张志秀

[摘   要]学生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抓手。但是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评价的作用和目的远不止于此。当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掀起又沉寂后,不论是理论界还是一线教育教学机构,均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评价这个制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之上。可以说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关系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质量不高的多民族地区,教育振兴是地区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生评价;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3-0058-02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家振兴民族地区教育的整体部署,上至中央、省级教育部门,下至州级、县级教育主管单位,都对基础教育提出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要求。笔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多民族聚居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研究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对本地区的初中学校及初中生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主题为“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起到“指挥棒”似的引领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向”。基础教育改革提倡采用发展性评价模式,反对以“分数论”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笔者在长期的中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却深感困惑——我们照旧以“分数论”为主导,这甚至在个别学校成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分数高者即优秀学生,要花大力气加以培养;分数低者即平庸学生,少惹麻烦便是成功。这种现象到底是坐井观天的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共象?尤其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多民族聚居区的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性评价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实呢?

二、调查与研究

为了研究笔者所在的多民族聚居区初中教育教学中发展性评价模式落实的现状,我们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我们的访谈对象主要为家长和教师,问卷调查的主要样本为本县域内九所初中的学生,同时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甘肃和青海其他一些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现状。通过对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在教育教学相对滞后的多民族聚居区,我们的发展性评价理论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一些现代教育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有着多种弊端的传统评价理念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终结性学生评价方式仍然存在,反而是教育理论界大力提倡的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难以开展,用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依据的做法没有改变。换句话说,发展性评价理念只是被喊得山响,阻碍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的这个“瓶颈”并没有被打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基础教育缺乏主导权

在当前的教育氛围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管理层,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但依然相当看重考试成绩。“教育不容许瞎折腾”“没有成绩,哪有政绩”“考得不好,如何有出息”这类既违反教育规律,又违背学生发展规律,不看过程、只论结果的观念体现在部分教师身上,他们既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权限与胆识去探索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

2.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发展性评价只存在于极少数喜爱教学研究的老教师和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前者教学任务较轻,勤于研究但疏于实践;后者大多缺乏理论但勇于实践。所以说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出现了较大的脱节。由于理论研究者往往对实践经验浅尝辄止,而长期坚守教学一线者则理论储备欠缺,不能够对实践形成指导。

3.家长和社会层面消极支持

“上好你的课,改好你的试卷就够了,不要拿我的孩子做实验”。绝大多数的家长认同考试成绩,认为考不出高分数、得不到好成绩就不足以说明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几乎绝大多数的家长根本就不了解或不知晓所谓的新的学生说明(评价)方式。

4.“唯成绩论”大行其道

有绝大部分的初中生关注考试成绩,也认可考试成绩,他们认为考试成绩是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全部总结与概括。不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平时的测验与诊断,都是对自己一个学习阶段所获所得的说明。并且成绩越好者越看重考试分数,认为分数就是自己与其他较低分者的区别所在,分数越高,其优越感越强。而对于自我评价,他们认为多此一举,因为考试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

5.过于功利主义化

調查显示,初中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育”依然普遍存在,知识灌输为主要学习方式、检查识记为主要评价手段。在这种对学生天性压迫、掠夺的教育模式下,他们无法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也谈不上考虑自身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表示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上大学或考上好大学,将来获得诸如当官、当老板等更好的发展(更倾向于“发达”)机会。他们认为只有考出好分数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取得先机,甚至理解为能更加有钱、有权、有面子。学生如此理解、家长如此理解、整个社会亦是如此理解,可以说这是教育落后的多民族地区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探索中的一个顽疾。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相对更全面、更科学、更以人为本、更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被有意忽略或者刻意回避了。

三、对策与建议

1.明确学生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做出三六九等区分或优劣鉴定,更应强调改进与激励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贯穿始终的。

2.广泛宣传发展性评价理念

发展性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枯燥难懂的理论层面,而应当变得大众化、平民化,只有被最广大的普通群众接受了,才能克服传播和落实过程中的困难。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最通俗最口语化的方式在各种媒介上进行介绍和推广,虽然多民族地区的传统观念更加积重难返,但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水滴石穿。

3.准确定位“人才”的含义

“人才”即有用之材,指在任何一個领域的有作为者,“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的目的,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高屋建瓴的意义。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明确“人才”的概念,这样才能从宏观的角度对具体的教育教学起到指导作用。“人才”亦指人的才干和才能,泛指人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才学,通俗地说就是指有本事的人。此处的本事泛指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并不单单指学习成绩。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本文认为,将包括发展性评价模式在内的相关科学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派生出的相关实际操作纳入规章制度的范畴,才能在实践操作中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和约束性,才能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的妨碍和干扰。这样教育革新才能放开手脚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而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所以,教师以规章为武器,以制度为盾牌,才能排除干扰,加强自律,从细节上推进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落实和创新。

总之,在校园欺凌的相关课题研究中,我们之所以重视学生评价,从评价的角度进行阐述,是因为当前的评价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用考试成绩来说明学生的一切,用一个个简单的数字来对学生做出区别对待,不但是不公平的,也会促使一部分学生走向教育目的的对立面。研究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就是学习成绩低下、被教师“放弃”的学生,与其说那些被“漠视、放弃”的学生是教师之误,不如说是评价方式之失。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41-44.

[2]  贾晓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成人高教学刊,2006(5):26-30.

[3]  刘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4]  王凯.问题与对策: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状况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0):31-35.

[5]  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思考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