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简单素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1-01-11戴美娟
戴美娟
[摘 要]以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一课为例,在教学中选用简单素材,从低起点开始,让每个学生都有数学思考的空间,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苏教版;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素材;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2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學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一课时,在两次课堂教学中选用了不同的教学素材,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课堂教学】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们还记得它们有哪些特征吗?
生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师:你们会判断以下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吗?如果是平行四边形,请你找到底和高,并量出它们的长度;如果是梯形,请你找到上底、下底和高,并量出它们的长度。(出示多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
生2:我先找到平行四边形分别平行的两组对边,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接着用尺子分别在两组对边之间画垂线段,这就是它们对应的高。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短一些的是上底,长一些的是下底,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师(出示一个等腰梯形):这是什么图形?(生:等腰梯形。)在这个梯形中画一条高,把它分成两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分法?
生3:可以把这个梯形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或者两个直角梯形。
【第二次课堂教学】
师(出示四个点):想象一下,把这四个点连接起来,会得到什么图形?
生1:四边形。
师:把它们放到方格图里,你有办法得到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生2:把右上角的点向右上方移动,因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师:现在我们得到了平行四边形,要让它变成直角梯形,你有什么办法?为什么这样移动顶点?
生3:可以把左上角的点向左平移,让它和左下角的点对齐;也可以把右上角的点向左平移,让它和右下角的点对齐……
师:怎么移动平行四边形的顶点,让它变成等腰梯形?
生4:可以把右下角的点向右平移,直到左边和右边的腰长度相等。
师:如果把任意两个点合并成一个点,会变成什么图形?
生5:三角形。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如果给平行四边形只添加一条线,使得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先想一想,再动手画一画。
生6:可以斜着画一条线连接,分成两个三角形;也可以横着画一条线,分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师:我们还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360°,梯形的四个内角和也是360°,那你们知道它们的外角和各是多少吗?怎么验证你的结论?
生7:平行四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梯形的外角和也是360°。可以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外角再求和。
【教学反思】
虽然这两次课我都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都涉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题目,但是这两次课我选用了不同的教学素材,充分利用每一个素材内容,从整体把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体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实现从低结构到高思维的跨越。
一、选什么素材?——简单素材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练习课,教师都要合理地选择适合该年龄学生学习的数学情境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思考。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应选择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情境素材,让他们在思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因此,我在课堂开始时先以四个点的移动导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练习,通过这四个点的位置变化串联起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图形,这个素材简单开放,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而且帮助学生复习了组合图形的分与合的关系,让学生在尝试和比较中发现只要通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点的线段,都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图形。
二、怎么用素材?——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课前研学的模式,课前让学生独立完成研学单,写上自己的思考过程;课上先进行小组合作,再在全班交流中阐述自己的数学思考和疑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也让学生在聆听中解决自己的数学疑问,同时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大部分学生不懂的知识上,真正做到“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多讲”。
三、怎样教?——低起点高思维有助思维建构
现实中,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并不相同,因此教师要选用简单的学习素材,去激发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欲望,让他们都能走进每一道题目中。同时,题目的难度要逐级提升,在开放题中开拓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满足学优生学习“有营养的数学”,也让学困生能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留下深刻的、整体的、动态的印象,促进他们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师要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牢牢把握知识的本质和教学重难点,精挑细选教学素材,借助低门槛、高思维、有开放、有深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创新、学会反思。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