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2021-01-11孟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13450
孟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3450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是由于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该病在我国各省羊群中广为流行,给我国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临床症状可将羊口疮分为3类,一种是口腔、唇及鼻出现明显水泡或脓疱的口唇型,另一种是以蹄部出现水泡或脓疱的蹄型,以及母羊和公羊的外阴性,有时上述三种可同时出现。羊口疮在各日龄的羊均可发生,但以羔羊的发病率最高。羊口疮病毒的易感动物主要为山羊和绵羊等家养小型反刍动物,其他野生动物如鹿和麝牛等也可感染,接触患病动物的人也可感染羊口疮病毒。所有品系的羊均可感染发病,但波尔山羊患羊口疮的病情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易感羊通过与患羊口疮的病羊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患病羊粪便、口水、眼泪等含羊口疮病毒污染的垫草、饲料和饮水也可感染病毒患病。患羊口疮的羊由于口腔出现病理变化,不愿进食,严重影响羊的增重,母羊产奶量也会明显下降,同时由于患羊口疮的病羊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其他病原感染,由此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疾病甚至死亡。
羊口疮的诊断依据病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羊口疮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和ELISA 等,另一种为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PCR 和荧光定量PCR 等。目前,羊口疮无针对性治疗药物,现有的治疗方法是基于对病毒的非特异治疗以及根据病羊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疫苗接种是预防羊口疮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式,对流行羊口疮的地区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防止羊群中出现羊口疮或减轻羊口疮造成的临床症状。
本文对乌兰察布某绵羊养殖场的患病羔羊进行诊断,并根据患病羔羊的临床症状提供治疗建议帮助养殖户进行疾病的处理以减少经济损失。
1 患病羔羊的临床症状
首先咨询养殖户患病羔羊的基本信息。患病的羔羊为4月龄羔羊,该厂采用圈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因此患病羔羊和其母羊混养在一起。养殖户在日常观察羊群时发现羔羊出现精神萎靡站离不起,口鼻出现出血。患病羊已开始喂食羔羊成品饲料,无添加其他饲料补充剂。
对病羊进行临床观察,患病羊体态消瘦,被毛杂乱,精神状态较差。主要病变部位为口鼻,有小的水泡已经破裂出血,口腔内齿龈出同样存在该症状。其他部位未见病变。患病羊不流口水,体温不升高,基本排除口蹄疫病毒感染。
2 实验室检测
用棉签蘸取患病羔羊的口腔和鼻腔拭子,并采集血液,将样品放置冰盒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口腔和鼻腔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后低温高速离心,取上清液进行病毒基因组提纯,后以提出的基因组进行PCR 检测。经检测,羊口疮病毒结果为阳性,口蹄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
采集的血液凝固后离心取血清,用胶体金试纸条进行检测,口蹄疫病原检测结果为阴性。
综上所述,结合临床症状,该养殖场养殖的羔羊患病原因为羊口疮病毒感染。
3 治疗建议
首先,将患病羊和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羊隔离饲养。用生理盐水清洗羊口鼻病变部位,清洗干净后用双氧水进行消毒,涂抹龙胆紫或云南白药促进创口愈合,每日1~2 次。结痂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其他消毒药进行消毒后涂抹冰硼散,隔日换药。同时,病情严重的羊注射干扰素、病毒灵或病毒唑,也可选用鱼腥草或穿心莲注射液。为了预防患病羔羊出现细菌继发感染,可注射青链霉素和地塞米松,也用庆大霉素或强力霉素拌水拌料,具体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此外,应注意病羊的临床表现,若无法进食应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并及时补充病羊的营养和水分,可选用葡萄糖注射液等。可进食的羊尽量采取拌料拌水的给药方式,同时,也可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药物提高病羊的免疫水平和用药效果。若患病羊出现蹄部变化可用福尔马林进行浸泡,每日3 次,每次1min。对于未患病的羊要及时观察其口鼻、蹄部和外阴部是否同样出现病变,出现病变及时隔离给药,也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一方面应用上述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同样给予电解多维、黄芪多糖增强免疫力,也可用板青颗粒进行预防。
用药后要定时观察病羊和羊群情况,若出现个别病情严重的羔羊应及时淘汰处理,若多数羊病情恶化应及时再次送检。对健康的羊可紧急接种羊口疮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病羊待痊愈一周后方可接种。
据养殖户反馈,用药后羔羊病情出现缓解趋势,一周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未出现患病羔羊死亡和羊群中其他羊再次感染的现象。
4 结语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羊接触性传染病,对羔羊和母羊的影响极大。在本文中,对乌兰察布某绵羊养殖场的患病羔羊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羊口疮病毒感染,并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因进行针对性的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经治疗后,该养殖场羔羊患病情况得到缓解。
通过本次病例治疗发现,部分养殖户对羊口疮及相关疾病的基本知识方面十分欠缺,应通过学习补充相关疾病知识,科学饲养羊和治疗疾病,以减少经济损失和养殖成本。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羊养殖户的疫病防控知识的科普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科学素质,防止出现疫病后的大规模扩散。由于部分散养户投入的养殖成本有限,应注意科学饲养,在本次病例中,由于该养殖户所饲养的羊群之前未出现羊口疮,其病原来源不知,又因为未接种疫苗所致羊患病。对此,养殖户应注意同地区其他养殖户羊发病情况,做到信息互通,若发现其他羊群出现疾病时应引起注意。同时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每年定期接种疫苗,饲喂高品质全营养的饲料,此外还要注意防止羊普通病的发生影响羊免疫力。
在本次病例的治疗中,给出了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一缓一急可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但应注意,有些中药和西药之间可能会出现配伍禁忌,所以应科学用药不要盲目尝试。中西药联用还可应用到日常的消毒中。经常使用一种消毒药可使的病原体容易获得耐药性,不同种类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可避免病原耐药性的出现,也可保证养殖场的消毒效果。此外,中药消毒药和西药消毒药有着不同的成分以及药物消毒作用机理,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本次对某绵羊场发病羔羊进行诊断,确诊为羊口疮,并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希望本病例为羊口疮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