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措施

2021-01-11庞敏张力本阿坝职业学院623200

兽医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牛场氏杆菌犊牛

庞敏 张力本/阿坝职业学院 623200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场中最常见的一类疫病,引起该病流行暴发的原因除了常见的细菌(睡眠嗜血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毒(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α 疱疹病毒1 型、牛副流感病毒3 型),支原体感染以外,还与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因素有关。据报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奶牛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育肥牛的增重以及牛的免疫功能均降低,给牛业养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密切关注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有利于科学防治该病的暴发,进而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牛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原

1.1 细菌性病原据报道,牛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导致牛呼吸系统疾病暴发的重要细菌性病原。其中,溶血性曼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球状杆菌,瑞氏染色两极着色,有17 个血清型,其中1 型菌是引起牛肺炎,也称“船运热”的主要病原。患病牛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窘迫等症状。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球状杆菌,两端钝圆中间微凹。患病牛主要在咽喉及气管等处出现炎症病变。该菌往往是继发感染,进而引发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等。

1.2 病毒性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称粘膜病毒,主要引起6~18月龄的幼牛发病,当牛体免疫力较强时,可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当牛体受到应激等免疫力下降时,则可能导致疫病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每年全世界死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牛达到500 万头。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向外排毒,引起本病暴发流行。新疫区患牛一般发病急,表现为体温骤然升高到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出现水样粪便,然后便中带血和黏膜,严重的发病后1~2 周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新疫区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高。老疫区一半以上的牛只呈隐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急性病例少见,病牛表现为鼻镜上有糜烂,出现牛繁殖障碍,表现为不孕,怀孕母牛可能会出现流产,早产、木乃伊胎、畸形胎或死胎。此外,病毒性腹泻病毒还可感染其它家养、野生反刍动物和哺乳动物,引起黄牛、牦牛、羊、骆驼,猪等动物发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为疱疹病毒科的牛疱疹病毒Ⅰ型,各种年龄段和各个品种的牛均可发病,但主要感染育肥牛和肉牛。可终生带毒,在机体抵抗力弱时,又向外排毒。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病牛和带毒牛主要通过鼻腔、眼、阴道分泌物向外排毒而污染周围环境。牛疱疹病毒Ⅰ型侵入动物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分型。其中,呼吸道型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和坏死,并形成烂斑,临床上又称为“坏死性鼻炎”和“红鼻病”。由于现目前缺乏特效药,一旦暴发死亡率较高,因此科学合理的预防至关重要。

牛副流感病毒3 型临床上也被称为牛副流行性感冒,长途运输后好发本病,因此又被称为“运输热”、“运输性肺炎”。2 周龄至5 月龄的犊牛易感,1 岁以内的犊牛可感染。通常潜伏期为2~5d,而后表现出发热40.9~41.4℃,体温升高持续一周左右,病牛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鼻流血样到粘液脓性分泌物。感染牛副流感病毒3 型后,病牛的免疫力会降低,从而易引起其他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导致疾病更加严重。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所有年龄段的牛只均可发病,导致疫病的流行,但主要引起2~6 月龄内犊牛或者以前有过感染的牛只发病。主要感染后的牛只临床表现不一,有的无临床症状经过,或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有的表现为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高热、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呼吸急促及腹式呼吸等。

1.3 支原体牛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病牛出现体温升高40~42℃,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沉郁;咳嗽、气喘;甚至出现水样或血样腹泻。病死率较高,可达50%以上。支原体易在犊牛、育肥牛和青年奶牛群中流行,且常常与其他呼吸道病原协同作用,严重损害牛只健康的同时,给全世界的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防治措施

2.1 坚持自繁自养为了减少长途运输、改变养殖环境等带来的应激,养殖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犊牛的引进。必须引进时,须了解引进牛的免疫、发病情况,调查引进牛地区是否有疫病流行,确保引进健康犊牛。引进后应该分群、隔离饲养3 个月左右,确保牛只适应新环境且完全健康后再混群饲养。

2.2 减少应激应给牛只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温度、充足的营养,不随意改变饲养环境、增减饲料,避免饲喂品质低劣或霉变饲料,寒冷的冬天不饲喂冷水,以免牛只产生应激反应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潜在的病原暴发而发病。

2.3 加强免疫接种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免疫途径)对于防控牛呼吸道疾病的暴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殖场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牛场进行免疫预防。对于一些疾病,可以对怀孕末期的奶牛进行接种,以促进免疫球蛋白通过初乳转移给新生犊牛,以增强犊牛抵抗力。针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疫苗必须在犊牛出生后不久进行免疫,以便牛获得早期和快速的免疫保护。牛副流感病毒3 型在幼犊期采取疫苗滴鼻进行初次免疫,2~3 个月龄犊牛母源抗体下降时使用疫苗注射加强免疫,免疫效果较好。

2.4 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往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但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导致致病菌出现耐药性,当养殖场暴发呼吸道疾病时,再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因此,早期不盲目的使用光谱抗生素,在对疾病进行恰当的评估后再进行处理有利于控制疾病的暴发流行。

2.5 合理消毒、隔离牛场应配备消毒设施,根据当地疫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及时清扫牛只排泄物,分泌物,保持牛场清洁。对于疑似发病动物,要及时的隔离观察。病死牛只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避免疾病的二次感染。

2.6 运输管理长途运输,由于运输密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牛免疫力降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暴发。因此确保运输车辆无毒、运输密度适宜、车内干净至关重要。

3 结语

牛呼吸道疾病的暴发与多种病原有关,正确认识各种病原的特征,不同病原导致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正确诊断疾病,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此外,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也与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因素有关。包括:长途运输、合群饲养前没有时间适应新环境、未注射疫苗,营养、温度、卫生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能导致免疫抑制而增加对牛呼吸系统病原体的敏感性而发病。所以科学的饲养管理也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牛场氏杆菌犊牛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在亚丁(二首)
犊牛肺炎巧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