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1-01-11益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855700

兽医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包虫病虫卵脑部

益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8557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牛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疾病也增多。牛脑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又被称为牛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等的脑部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多头绦虫的成虫会寄生于犬等肉食动物的肠道内。幼虫会通过粪便排到宿主体外,污染水源及牧草。健康牛群在吞食被污染的牧草后,牧草中的幼虫会进入机体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随后发育成多头蚴,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简要概述牛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措施,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1 病原

脑包虫又可称为脑多头蚴,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该寄生虫为囊泡状态,囊内存在透明液体。该寄生虫大小不一,有的为豌豆大小,有的为鸡蛋大小。囊泡内膜上存在大量的原头蚴,数量可高达200~250。多头绦虫的成虫体长较长,且全身有多个节片组成,节片形状为长方形。脑包虫通常会寄生于犬类等食肉动物的肠道内,待其发育完全后节片会自行脱落,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环境。虫卵在犬科动物的肠道内可存活数年,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下可存活15d 左右。

2 流行病学

牛脑包虫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流行特点,该病在全世界内均有分布。脑包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类动物的肠道内,待其发育成熟后结片会自然脱落,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中,粪便中包含大量的虫卵。虫卵进入自然环境后可长时间存活。另外,虫卵会附着在牧草或进入饮水中污染饲料和水源。健康的牛群在采食被污染的青草和饮水后被感染。进入体内的虫卵在发育成六钩蚴后,会钻入血管中随血液循环最终到达大脑或脊髓,进行下一步发育。通常2~3 个月后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脑多头蚴。其次,犬、狼等犬科动物在食入被污染的牛脑后会被感染。寄生虫在其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进而形成大量虫卵排出体外,因此犬科动物是牛脑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3 临床症状

由于寄生虫寄生于脑部不同部位,因此对大脑造成的压迫不同,进而导致牛脑包虫病临床症状也不同。目前,可将牛脑包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

3.1 急性型急性型牛脑包虫病主要发生于犊牛。该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时间。犊牛在发生感染半月后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反应迟缓、不停奔走、痉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还会表现出颈部弯向一侧、斜视、流诞、磨牙以及精神极度亢奋或沉郁。患有急性型牛脑包虫病的病牛病程通常较短,病牛死亡率较高。

3.2 慢性型患有慢性型牛脑包虫病且病情较轻的病牛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寄生虫数量的不断增多,病牛的脑部或脊髓遭受大面积压迫,此时机体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寄生虫寄生于病牛的大脑额区时,病牛会出现直线奔走、无法越过障碍物、原地转圈等症状。寄生于大脑后部枕骨区时,病牛通常会出现后退运动。寄生于小脑时,病牛通常表现为无法正常站立、运动失衡等症状。寄生于骨髓时,病牛通常表现为后肢无力麻痹、排尿失禁等症状。慢性型牛脑包虫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容易反复。该类型的牛脑包虫病在病情严重时也会导致牛死亡。

4 诊断

4.1 剖检变化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可发现其大脑中出现囊肿,且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患急性型脑包虫病的病牛脑部还会出现明显的炎症区域,脑膜内可观察到清晰的肿瘤移位造成的疤痕。患慢性型牛脑包虫病的病牛的大脑和脊髓的不同部位可发现大量的多头蚴。观察感染部位还可发现骨头变软、变薄,甚至有穿孔现象。

4.2 实验室诊断通过对病死牛脑部病变区域的囊肿进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观察后若发现脑多头蚴则可确诊。另外,可采取变态反应进行诊断。在注射由脑多头蚴的囊壁制成的乳剂抗原1h后观察病牛皮肤状态。若皮肤出现肿胀,且肿胀厚度为2~4cm 时,即可确诊。其次,也可通过对养牛场内的犬的粪便、饲草、饮水进行实验室检测。

4.3 与脑炎的区别由于牛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常与脑炎混淆,因此饲养人员应熟练掌握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脑炎通常发生于蚊虫大量存在的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特点,且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紊乱、昏迷、急性死亡等。牛脑包虫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且临床症状较为温和,病程较长。

5 治疗

对牛脑包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5.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驱虫。通过给病牛服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进行治疗。每2 周用药1 次,连续用药3~5 次,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也可通过静脉注射0.5%的黄色素治疗。每天注射1 次,连续注射3d。药物治疗过程中病牛极易出现死亡现象,因此还应食用安钠咖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其次,还应采用青霉素防止出现继发感染。

5.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应准确判定脑包虫寄生的位置。根据临床症状可大体判断其所在部位。在进行手术前需找到病牛头骨的软化点,以此为中心画十字型。在进行杀菌消毒后,使用电钻钻出小圆孔,取出头骨片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随后将脑膜剪开,轻轻拉出包囊,使用注射器对其进行穿刺并将其内部的液体抽空。最后,使用高浓度酒精,对手术创口进行反复冲洗。完成后将碘酒涂抹于术口进行杀菌、消毒。消毒后对创口进行缝合、覆盖和包扎。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做好牛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做好室内的通风工作,保持牛舍干燥、空气质量良好。另外,养殖人员也需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进出牛舍应及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带入细菌、寄生虫等,造成牛群感染。

6.2 加强犬只的管理犬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大大增加牛脑包虫病的发生概率。因此,养殖场应做好犬只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流浪犬,从而减少患病的风险。另外,定期对犬进行驱虫管理,并及时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虫卵,从而降低感染的概率。

7 结语

综上所述,牛脑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可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经济效益。犬作为寄生虫的主要素宿主,可大大提高牛群患病的概率。因此,饲养人员应加强养殖场环境及犬只管理工作,熟练掌握该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该病的传播,促进我国养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包虫病虫卵脑部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压抑食欲使人笨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