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情况及QOL评分的影响
2021-01-11曹菊红
曹菊红
( 惠州华康医院急诊科 , 广东 惠州 516000 )
随着现代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社会中的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国内的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一方面使得患者及家人承担较为沉重的心理和经济方面的负担,还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社会的压力,所以及时有效的对脊髓损伤进行治疗成为现阶段较为迫切的需要[1]。现阶段,临床治疗中仍不能有效的逆转或者预防患者因脊髓发生损伤而造成神经功能的损伤。经实践证明,对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可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患者在预后出现的并发症,是临床上认定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式[2]。本文研究将亚低温疗法应用于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效的分析了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情况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 2016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25- 58 岁,平均年龄为(41.5±1.5)岁,其中腰椎损伤患者14例,颈椎损伤患者10例,胸椎损伤患者6例。观察组 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4- 57岁,平均年龄为(40.5±1.2)岁,其中腰椎损伤患者15例,颈椎损伤患者11例,胸椎损伤患者4例。2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变部位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颌枕带或者颅骨进行有效牵引,利用地塞米松以及脱水剂进行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将神经营养药物作为辅助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利用HGT-200型的亚低温治疗仪进行治疗,将体温主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在此期间,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遵医嘱使用冬眠松弛剂。(1)其中剂量成分为:冬眠松弛剂成分500ml的生理盐水加入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度冷丁200mg。在4-12小时后,患者的自身体温降低到30-35℃左右,持续保持2-10天,松弛剂可利用微量泵对滴速进行控制[3]。(2)治疗的实际操作:详细对以其的各部件是否牢固,各接口是否可能出现脱落现象,各导线是否发生松脱,在设备检查完成后,首先将500ml的化学醇(95%)乙醇经过仪器水箱的加水口倒入,随后再次倒入纯净水到液晶显示板上所要求达到水位的显示线,也可在排水管部位对水位状况进行观察。将仪器中的体温传感器按照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插好,接好接口,将一层薄垫铺在冰毯上。在进行亚低温治疗前应该先对患者的体温用体温表进行测温,随后将体温传感器放到患者的腋下,并利用胶布对其进行固定,随之使用。将体温控制在 33℃-34℃,水温控制在4℃-10℃左右。主机可有效显示患者的体温,应和患者所测量的体温进行有效对比。(3)复温:利用自然复温的方式,应先对物理降温管路进行撤离,之后应有效且逐渐的降低冬眠合剂的使用剂量直到停止用药,可利用加盖被子和温水袋等方式帮助患者复温。每4-6小时可使得患者体温升高1℃,12-20小时内使得患者自身体温得以恢复到正常状态[4]。
3 观察指标:(1)患者的康复情况。利用手法测试(MMT)方式可有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对患者的身体两侧10块关键肌所具备的运动功能进行有效评价,关键肌总分为百分;检查患者身体的两侧的痛觉以及轻触觉,其总分为112分。利用脊髓独立功能评分表评估患者自身的康复情况,标准化计算后为百分制。(2)患者CGRP、5-HT水平对比。将2组患者的血清进行离心收集,可通过ELISA法对患者血浆的血清内CGRP、5-HT水平进行检测,应遵循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3)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进行有效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社会、躯体和角色功能及物质生活等方面评分,每项内容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5]。
5 结果
5.1 2组康复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康复情况对比(分,
5.2 2组CGRP、5-HT水平对比:观察组的CGRP、5-HT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CGRP、5-HT 水平对比
5.3 2组QOL评分对比:观察组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QOL评分对比(分,
讨 论
现阶段,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效切除和清除因脊髓损伤而残留的有害物质或者少数的骨质。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经研究表明,发生脊髓损伤的患者极易出现慢性脱髓鞘以及具有继发性特点的溃变情况,且极易发生神经细胞凋亡的现象[6]。现阶段,进行过实践证明,将亚低温疗法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7]。
亚低温疗法是临床中的一种物理方法,其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亚低温疗法可有效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治疗中预期可达到的温度,最终达到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目标[8]。临床中进行亚低温疗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后自身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以及总体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总体评估,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患者康复质量的一部分必要部分,如患者的预后水平比较低,其治疗后的生活能力也发生持续下降,极易使得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焦躁等负面情绪,并极易造成患者的总体康复治疗效果降低。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亚低温疗法可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说明利用亚低温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后,可增强患者的生活能力,极大地改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进行亚低温疗法可有效的对患者血流状况进行控制,增强患者机体内细胞能量的代谢功能,降低机体进行氧代谢的能力,降低氧自由基的生存几率、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分泌,提高患者体内合成神经元泛素的功能,减少细胞内钙发生超载的现象,使得患者恢复细胞信号进行转导,降低了患者出现神经元凋亡以及坏死的几率[9]。因为患者脊髓发生损伤后,由各种细胞参与并进行调节发生损伤造成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脊髓损伤后CGRP、5-HT的大量表达会造成患者发生脊髓炎症反应。CGRP、5-HT水平的降低,增强了炎症的效应,从而造成患者机体出现恶性循环[10]。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的CGRP、5-HT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脊髓组织的氧耗量,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发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几率,能够有效且积极主动地加快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能够快速降低患者机体的体温,从而最终减少因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致残率。
综上所述,将亚低温疗法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康复效果且有效提高患者的QOL评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