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书推荐

2021-01-11

全国新书目 2020年2期
关键词:空间孩子

《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

《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

李姗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9.9

《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

本书塑造了一个诗意、丰富、奇妙的儿童世界。在篇章的划分上采用了“时间”顺序,以早晨为起点,经历一天的时光直到夜晚。这种时间与诗意的结合源自于儿童古灵精怪的想法,每一首诗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这本诗集中所有的诗歌连在一起就是一幅现代儿童生活的缩影图,它是对童年生活的真实记录,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神奇又亲切的童年世界,带着读者重温人生最初所拥有的美妙感觉。

《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

本书是宁静的、温柔的、细腻的、天真的。在篇章的划分上采用了“空间”顺序,以家为起点,弥漫至世界与宇宙。这种空间与诗意的结合取自孩子的生活轨迹和成长规律。 这本诗集展示的是孩子的隐秘童心,它是一个我们也许还没有完全到达的孩子的世界,也是一颗需要我们读懂的纯真的孩子的心。

致天真

我和朋友的女儿并排坐着。

“你几岁了?”我问。

她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噢,三岁。”

“你几岁了?”她问。

我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三百岁!”

“我那么老吗?”

“仙女能活很多岁。”

“我是仙女呀?为什么?”

“你看起来不辣,是甜的。”

我去幼儿园接四岁半的小侄女。

我牵着她,可她一路上却走得歪歪绕绕,把我也带得歪歪绕绕。

她说:“跟着水管。”

“为什么要跟着水管走?”我很纳闷。

到了家,她急忙跑进厨房,指着水龙头。

“看,它也回家了。”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犯了眼病而住院。医生叮嘱,这期间不能看书,不能看手机,也不能写字。

正无聊呢,病友家的六岁小女孩来了。

房间里不再冷冰冰的。

我们一起吃坚果,一起玩游戏。

我说:“腰果是逗号。”

她说:“蓝莓是句号。”

我说:“六颗芝麻是省略号……”

她说:“芝麻和松子是感叹号!”

大女孩和小女孩把硬硬的坚果变成了软软的故事。

以前,我喜欢有香味的风、温柔的雨、垂在屋顶的云、即将盛开的花。

那时,我还没遇见一位小女孩。

天真的小女孩,跑起来像风,哭起来像雨,睡着了像云,笑起来是绽放的花,只要她一说话,眼前就亮起了一道彩虹。

小女孩蕴含着天然的诗意,藏在粉嘟嘟的唇边,藏在忽闪忽闪的睫毛里,藏在丝绒般的头发里,藏在灵巧的小手心。她虽小,却聪明透顶,能通过一个眼神领会大人们的心思,能用恰到好处的撒娇逃避小麻烦,还能用精妙的句子让人哑口无言。所以,别对她讲大道理,她早已心知肚明;别对她发脾气,她需要呵护和疼爱;别担心她不会表达,其实她驾驭语言的能力无人能及。一道门关不住她对世界的好奇,一支笔画不完她对世界的想象。她用一双眼时刻洞察着万物,她用一颗心持久体验着永恒。

她是漂亮的、聪明的,又是调皮的、机灵的。

最重要的是,小女孩有诗意,诗意里有天真。

小女孩就像还没有长大的月亮。

月亮小时候。

2015年,《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出版后,编辑请我再写一本童诗,可那时的我好像没有了创作的力量与激情,试着写了一些,总是不满意,因为不想重复自己,我暂时搁浅了创作。

生活孕育一切。

不经意间,生活中的那些小女孩,偷偷照亮了我的灵感。

于是,我便留心观察,主动交流,还从朋友家借来一个小女孩,从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探秘童心,捕捉诗意。

我发现,孩子并不是对谁都那么友好,只有对她信任的人才会吐露心声,而信任是建立在成年人对她们的充分尊重和理解上。当大人愿意倾听、分享、相信她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她们,认为她们是重要的、真实的、有价值的,她们就会觉得你是“甜的”“有趣的”“温暖的”。

这时,她们就会敞开心扉,和你做朋友。

从小女孩们的咿咿呀呀,蹦蹦跳跳,躲躲藏藏,哭哭啼啼中,我接收到了来自天真世界的连续反馈。

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门把手好凉。”

“什么都可以借给你。”

“裙子盛开了。”

“气球长了皱纹。”

“爸爸梳的辫子。”

“我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这些句子看似普通,却因为真实的底色而动人心弦。

后来,创作开始了。

每一首诗有着不同的创作途径:或是对场景进行保留,或是增加诗意,或是抓住诗眼重新写,还可以把孩子没有说出口的话表达出来。一个成年人要精准地还原童心是很困难的,这时,是母亲的角色、姐姐的姿态、作家的敏锐、孩子般的天真在帮助我靠近童心。

王尔德说过:最重要的话是没有说出口的。

最好的状态就是:她没说,我感觉到了,我懂了。

渐渐地,一首首诗诞生了,《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有了雏形。

如果说《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是阳光的、趣味的、幽默的、可爱的,那么《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就是宁静的、温柔的、细腻的、天真的。前者在篇章的划分上采用了“时间”顺序,后者采用的则是“空间”顺序。从孩子最熟悉、最具“安全感”的“家”为起点,诗意慢慢生长,一点点向远方蔓延——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大街,从大街到田野,然后收紧在个人的小屋,从小屋再出发,弥漫至世界与宇宙。

这种空间与诗意的结合取自孩子的生活轨迹和成长规律,家——学校——街——田野——小屋——世界——宇宙,七个空间名词涵盖的诗歌,分别代表孩子的观察、好奇、聆听、想象、游戏、思考、成长。

这本诗集,展示的是孩子的隐秘童心,它是一个我们也许还没有完全到达的孩子的世界,也是一颗需要我们读懂的纯真的孩子的心。

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太天真。”

天真,被引申为没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不够成熟,似乎天真的人就容易受骗,容易被欺负。在听到这样的说法时,我也会回敬一句:“不要太深沉,不要太复杂。”

我想告诉每个成年人:像孩子一样天真吧,像孩子一样好奇吧,像孩子一样去爱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不起眼的天真,我们将收获人生无穷的快乐和美妙!

今天,我要衷心谢谢可爱的孩子们——

谢谢你们伟大的天真。

《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陈涛 著

202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集结了作者在当代中国电影和先锋艺术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为经,以聚焦城市影像(电影和先锋艺术)作品为纬,以“体感”和“生产”为勾连和编织方法,铺展中国当代城市的影像地图。在这一影像地图上,本书尤其侧重对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空间的精细雕琢,通过立体化和深度化的个案分析,探讨空间与影像二者的交织与互动。所谓“穿城观影”,不仅意指通过城市空间来观看和分析影像作品,更强调借由城市影像的“穿针引线”“穿街走巷”和“穿衣配饰”来管窥中国当代的城市化发展。

穿针、穿行与穿衣: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从《半生缘》中的石库门到《无穷动》中的四合院,从《鸡犬不宁》中的长途车到《白日焰火》中的歌舞厅,从《世界》中的世界公园到《大城小事》中的东方明珠,从《倾城之恋》中的浅水湾酒店到《摇滚青年》中的天安门广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不仅在形态上各异,而且在性质上多变——很多空间并非客观现实的忠实反映,而是包含了众多主观“建构”的成分。而在当代的先锋视觉艺术中,城市空间的呈现更是纷繁芜杂:从包剑斐《新空间系列》和宋陵《人·管道》中的“管道城市”到王浩《菜市场》和李天元《发廊》中的“日常空间”,从刘小东笔下的“三峡民工”和喻红画作中的“街头情侣”到赵半狄行为艺术和方力均雕塑作品中的“怪诞世界”,从张大力的涂鸦《对话》中的“空洞人头”到王劲松的摄影作品《百拆图》中的“视觉墙壁”,从许江的巨幅油画《大轰炸》中的“历史遗迹”到温普林的视频短片《大地震》中的“包扎长城”……由于较少受到形式和观念的束缚,这些先锋艺术作品能够借由摄影、绘画、行为、雕塑、装置、视频等多种媒介,更自由地表达对于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和生存状态的感受与反思。这些作品中的城市空间,正是本书所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本书用“影像”(images)这一概念来指代和概括这些视觉艺术作品。作为人类对于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影像可以由光学设备(如照相机、镜子、望远镜和显微镜)获取,也可人为创作(例如手工绘图)。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影像是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可以简单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严格意义上说,“影像”并不包括雕塑、行为、装置等艺术样式或作品,但本书由于探讨多维立体属性的“城市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因此在讨论时并不严格将其隔之门外。

整体来说,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为经,以聚焦城市的影像作品(电影和先锋艺术)为纬,以“体感”和“生产”为勾连和编织方法,铺展中国当代城市的影像地图。而在这一影像地图上,本书尤其侧重对北京和上海等国际大都会的精细雕琢,通过立体化和深度化的个案分析,探讨空间与影像二者的交织与互动。在本书的引论部分,笔者主要针对空间的“生产”和“体感”进行解释,尤其强调本书标题“穿城观影”中“穿”的三重意义:穿针、穿行和穿衣。

“穿针引线”:当代城市空间的影像叙事与再现

城市与影像之间交互的复杂关系,成为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最简单直接的二元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被分成两种基本的思考模式,一种强调城市是影像的表现对象,是影像所描绘、刻画、反映和再现的内容和场景;另一种探讨影像如何参与现实中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构。本书所关注的重点为前者,即“影像中的城市”,思考中国当代城市所表现的城市空间。

简单来说,似乎“影像”和“城市”构成了一种“镜像”式的反映与被反映、再现与被再现的关系;然而当我们去细读这些影像中的“城市”时,我们发现这些空间不一定是真实或现实的,而很可能是虚构或幻想的;这些空间也不一定是当下的,而是过去或未来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空间或许是某种物理形式的或建筑的,但更多表现为社会或精神的。因此,这些影像作品不仅在“反映”和“再现”城市,还在“想象”和“创造”城市。然而,无论是现实性还是虚构性的空间,都需要影像的视觉或听觉语言作为叙事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因此,书名中“穿”字的第一层含义是影像“叙事”(narrative)的“穿针引线”。作为以视听语言来叙事、造型和表现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影像作品中的城市,首先是一种空间的叙事与再现。

从“穿针引线”的角度来说,后结构主义的学者们早已将“叙事”的概念从语言和文学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性别研究、精神分析、社会学、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甚至法学),当然也包括城市空间。美国作家阿波特(H. Porter Abbott)指出,叙事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故事和情节模式,而是“从一个封闭性的内部概念变为外延性的指涉”且“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叙事,而且是很多次叙事”;法国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图像·音乐·文本》(Image,Music, Text)一书中也认为“叙事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和体现,任何物质材料都可以用来讲述和感受故事”,而且“从文学语言到静止或运动的图像,从建筑到舞蹈……甚至包括神话、传说、小说、史诗、悲剧、喜剧、历史、绘画、彩绘玻璃、电影、漫画、对话……叙事无处不在”。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充斥着各种建筑性和影像性的符号,因此城市空间完全可以用符号学的方法进行叙事性研究。正如,美国电影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所强调的,“叙事的新定义变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可应用于日常生活所有的文本和经验”,因此“自然也包括城市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叙事便具有了“空间特征”(spatial characteristics)的可能性,尤其是将建筑和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分析的契机。与此同时,关于叙事和空间关系的研究也早已被应用于影像领域,例如斯蒂芬·希斯(Stephen Heath)提出电影的“叙事空间”(narrative space)这一概念,令电影研究具有了空间叙事的角度——希斯强调“叙事”和“空间”的合二为一,认为“电影重要的叙事功能之一便是空间的营造”,而“电影制造了空间,在空间中发生和开展情节”;这样一种角度被认为是“现代影像空间研究的先驱性观点”。正是在强调叙事性这一维度上,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合城市和影像这两种空间在语言和符号上的勾连与互通。

从另一方面来说,所谓“穿针引线”,不仅仅强调影像以人物、环境、符号等元素编织出城市的“故事”与“情节”,而且也指向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交织与缠绕。在文化研究领域“空间转向”的论述中,最核心的观点之一便是空间的“社会关系”属性。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英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美国批评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市规划系教授爱德华·苏贾(Edward Soja)等学者都提醒我们空间并非是物理的,而是社会的,具有建构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属性;都强调应当关注空间在身份认同、体感、关系性、移动性中的建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日常模式。哈维、苏贾等学者都对于现代性在时间上的二分式偏见进行了反思,这都源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对空间问题的反省——他提出“空间被认为是死亡的、固定的、非对话的、非移动的;相反,时间却被认为是富裕的、多产的、生机勃勃的、对话性的,移动的”的重要观点,并认为“如果一个人谈空间的问题,基本就会被认为他对于时间问题是敌对的”。这些学者都强调空间的“生产”属性,尤其关注后现代性、全球化、多元国族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等语境下的空间如何“被生产”和“自我生产”,例如列斐伏尔强调空间通过实践、再现和混合等方式不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且空间生产逐渐从“物的生产”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因此,“穿针引线”的空间实践(例如建筑)和空间再现(例如影像),不断生产着社会关系的空间形态,并令我们逐渐从“工业社会”转变为“都市社会”。

联系到中国当代的社会语境,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空间生产涌现出大量的社会问题,而本书所关注的侧重点为“底层”和“边缘”的城市空间,这在第一部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摇滚歌手的“地下酒吧”到底层居民的“贫民窟”,从外来民工的“建筑工地”到拥挤不堪的“长途客车”,从被拆成废墟的“四合院”到犯罪分子出没的“阴暗街头”,这些形形色色的底层边缘空间构成了我们反思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症候的最好契机,再现这些空间的影像作品也成为我们分析和细读的绝佳文本。

《小古文:我的第一套部编版文言文背诵书》

王南 王婉玉 石悦 刘夏 编著 瑞涛 绘图

202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一套为5—12岁孩子编写的古文启蒙背诵书,共4册,分别为:散文歌赋、诸子名篇、韵词散曲和诗经优选,以新版的部编版教材为依据,并适当延展和提高,以由易到难的顺序遴选最适宜小学生背诵的名篇名句。全套书以“大语文”的视角进行解读,外延导读告诉孩子作者创作的心境或时遇、小古文的内涵和外延;链接知识介绍与原文相关的历史、地理、故事、成语、修辞、常识等知识;按写作主题对遴选名篇名句重新分类索引,让孩子活学活用小古文,提升遣词造句能力,写出好作文。

周南·关雎(节选)

[导读] 君子与淑女

我们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就要与《诗经》打个招呼,首先的首先就是与《诗经》之首《周南·关雎》相遇。《关雎》能居于《诗经》之首,正是表明了它最符合孔子的“礼义”标准。《关雎》以诗歌的方式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标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淑女” 。

首先,诗歌描写“淑女”时用了一个形容词“窈窕”,这里不仅指长相好,而且还指气质佳。其次,诗歌描写了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那样认真,那样一丝不苟。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这位淑女还十分勤劳。同时,采摘荇菜的过程如同女子选择君子的过程,她认真地了解,细心地挑选,这足以说明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慎重的、理智的。

君子爱慕淑女却求之不得,但他并未放弃,诗歌中,君子对女子的爱是持续的、逐渐热烈的、不轻言放弃的。这就是君子之爱的特点——爱得执着,但执着并不等于过分。在诗歌中,男子虽然求之不得,但并没有做出过分的事情,而只是“辗转反侧”,这就是君子的第二个特点——爱得尊重。

周南·关雎(节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背诵方案:听义5遍;听读10遍;带读10遍;独读20遍;背诵20遍;考背5遍。

背诵难度:★

[动物]

雎鸠

又名王雎,是古时候的一种水鸟。在每年的求偶季节里,它们都会雌雄结伴,成双成对地出没于水边嬉戏觅食,因此古人常将这种鸟视为男女相恋的象征。这种鸟的叫声非常特别,如果有一只鸟发出了声似“关”的叫声,那么另一只鸟就会马上应和一声“关”,于是便有了“关关雎鸠”这一诗句。

[修辞]

起兴

诗篇运用了“兴”的修辞手法,所谓“兴”是指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用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譬如本文以水鸟的叫声起兴,通过鸟鸣求偶来引出人类寻找配偶,进而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思念之情。

[成语]

窈窕淑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形容美丽而又有德行的女子。

求之不得:求取而未能得到,也指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某种物品或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时)。例句:这可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辗转反侧: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或者有所思念。

《寻宝记神兽发电站》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2019.8

打开孩子发现的眼睛,探索平凡事物背后的故事

人们常说,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老师,因为他们能够让成年人重新领略一遍四季,发现生活中细小但确切的美。孩子们关注四季的更迭,观察云朵移动的痕迹,感知树木颜色的变换。同样的,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那些被忽略掉的平凡事物,去探寻平凡事物“背后的故事”。

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孩子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会被叫作黄瓜呢?”

“鱼香肉丝里面明明没有鱼,为什么要和鱼扯上关系?

“为什么要把受骗叫作上当?”

一句接一句的提问常常让家长们哑口无言,经常是这个问题还没想好怎么回答,下个问题便接踵而至。为了“解救”苦恼的家长们,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

由《大中华寻宝系列》创作团队倾情打造的寻宝系列全新科学漫画——《寻宝记神兽发电站1》。说起《大中华寻宝系列》大家肯定一点儿都不陌生,该系列自2012年上市以来,累积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册。不仅收获万千读者好评,更是拿奖无数,是官方认证的优秀科普读物。

在《寻宝记神兽发电站1》中,超可爱神兽轮番出场,以神兽之间轻松、搞笑的互动场景为切入口,讲述我们生活中那些稀松平常事物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帮助小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比如你知道吗,薯片竟然是厨师“造反”的产物;厨师帽子的高低居然和烹饪技术的高低以及工龄的长短有关!自助餐其实是海盗发明的……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你肯定想不到身边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背后竟然有这些意想不到的故事。不仅如此,这本书还将历史、人文、美食、俗语等精彩知识荟萃一堂,轻松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有些事儿,只有妈妈知道》

王静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9

《有些事儿,只有妈妈知道》一书围绕作者陪同孩子成长的真实记录,用温暖的手绘和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婚前、婚后以及育儿的心路历程。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故事……孩子、感情、事业,当今女性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和挑战,多少次深夜不成眠,多少次欲语又无言。抑郁、孤独、绝望,似乎垒成了一堵不可能翻越的墙。如何去面对突变、平衡压力、走出自我?《有些事儿,只有妈妈知道》将带领你沿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从爱情到幻灭,从相守到离别,从绝望到重生,体味当代女性从困境到最终化茧成蝶的成长过程。

猜你喜欢

空间孩子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