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

2021-01-11

全国新书目 2020年2期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古神话奇幻瑰丽,传统工艺巧夺天工,地域风俗别具特色……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承载着我国5000年的灿烂文明。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将历史文化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一: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即便朝代更迭,却依旧得以延续。其所记录的是古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时承载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其所蕴含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知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农业社会,农作物的播种、培育、生长、成熟,都依赖阳光、雨水等气候条件。靠天吃饭的人们,对物候、天象的变化自然就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在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四时八节的时令系统,汉代以后,四时八节又进一步细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岁时变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岁时节日,大多依傍着自然节气,比如清明节和冬至节等。不过传统节日的形成还与宗教崇拜、神话传奇、迷信禁忌、人物纪念等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有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出现,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基本成型,唐宋元明清时期继承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陈玉新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9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特质和精神。传统节日作为载体,寄托着关于民族情感最温情的呵护与敬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们,在庆祝相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实现了关于民族情感、人文情怀的殊途同归。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本书根据岁时节令变化,选取十六个传统节日,分别介绍源流演变、传统习俗、故事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传统节日知识的国民读本。

精彩书摘

春节

春节,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元日”,中国人俗称“过年”“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隆重、最热烈,庆祝时间最长的节日。春节的到来,意味着草木凋零的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春节并不指岁首,而是立春之节,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农历岁首和四时节序基本同步,立春与岁首前后相差不了几天,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

什么是“年”?在甲骨文中,“年”的写法为上面一个“禾”字,下面一个“人”字,用一人背负着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说文解字·禾部》称:“年,谷熟也。”《尔雅》亦有“年者,取禾一熟也”的说法。用谷物的成熟,来表达时间的概念,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中时刻传递着农耕文明的气息。春节,即新年,为一年的开始。

春节一般是指一年当中的第一天,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以除夕和初一为高潮。年前驱邪除秽,岁后迎新纳福,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

源流演变

相传帝舜继承天子时,带领人们祭拜天地,于是人们便把帝舜继位的那天定为新年的第一天,叫作岁首,这就是夏历的新年。不过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夏历的新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

先秦时期被称为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两汉时期叫三朝、岁旦、正旦、正日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又称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时又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到了清代,一直叫元旦或者元日。直到1914年,袁世凯批准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阳历年首为“元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规定春节假期,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古代对春节的诸多称谓中,“元旦”使用最普遍,时间也最长。“元”之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说文解字》中对“旦”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意为早晨。因为它代表了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为“元旦”或“正旦”。

不过,那时候,新年的具体日期是不断变动的,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改成了十二月初一,周朝又改为十一月初一,到了秦朝又把新年提前到了十月初一。直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开始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 明确规定正月初一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定入立法。虽然后来的朝代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大多依据《太初历》,仍然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

到了先秦时期,开始有了新年习俗的萌芽,不过那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灵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祭先祖)、“蜡(zhà) 祭”(祭百神)活动。《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月交替之时人们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来表达对神的感谢。不过那时的庆祝活动,因为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日期,大概在冬天农闲之时,这是新年习俗的雏形。

后来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百姓经历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也苦不堪言,虽然秦朝统一了中国,但是徭役赋税极其苛刻,民不聊生,直到西汉初期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社会生产才开始慢慢恢复和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情趣开始高涨,形成了一系列的节日习俗。后来《太初历》开始推行后,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被正式确立下来,于是原来各地区不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开始逐渐统一到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新年的习俗越来越浓烈。汉朝时,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写道:“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絮祀祖祢。”

魏晋时,开始有了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这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同时在《风土记》中还记载了,在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即“年”这种猛兽)的传说。

新年习俗在唐朝发生了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那时内外文化交流很频繁,于是新年习俗从过去的祈祷、迷信的神秘气氛,开始向娱乐、礼仪方向转变。过去过年的爆竹不再用来驱鬼,而成为欢乐、喜庆的庆祝方式;之前庆祝新年的重点也由祭祀神灵转向了娱人。唐代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很快这个形式开始在民间普及,大家改为梅花笺纸,相互写“拜年帖”,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可以说从唐代开始,新年才成为普天同庆的“良辰佳节”。

到了宋代,人们在过年时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中记载:“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豉,双下驼峰角子。”宋代已经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的习俗逐渐盛行起来。《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到了明朝,又开始盛行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等活动。清朝对过年是非常重视的,宫廷里那天极尽奢华,皇帝写福字赐给群臣, 过年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极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明清时期的新年习俗跟之前的又有所不同,礼仪性和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里相互拜谒,达官贵人流行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讲究互赠礼品,相互拜年。在新年期间舞狮子、舞龙、演戏、说书、踩高跷等娱乐活动开始出现,让人应接不暇。这时期,新年习俗已经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大博览会。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传统习俗

贴春联

贴春联起源于古代民间挂桃符的习俗。在秦汉以前,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用于驱邪镇鬼。那时的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门板,上面画着神荼、郁垒二将或者写着他们的名字。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 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酷爱桃符,每年除夕都会在宫门上挂起桃符。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他在桃符上写下了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了。

产品上市前,D企业创造性地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对办公室无人货架这一创业机会进行评估,并拼凑现有的技术资源以实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其资源拼凑模式为手段导向型(6>2)。产品上市后,创始人利用故乡的社会关系网络,将办公室无人货架的网点扩展到数百家,与多家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成功融资数亿元,其资源拼凑模式为社会网络型(13>2)。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爱春联,他颁布圣旨让每家每户在除夕时都用红纸写对联贴在门上。此后,春节贴对联就作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放爆竹

春节放爆竹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源远流长。据魏晋《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说明燃放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邪的仪式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习俗。

爆竹一开始是把湿竹节放在火堆里烧,燃烧过程中会因为竹节爆开发出噼啪的响声。到唐朝时,民间开始将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在发出响声的同时也会 产生浓烟。随着火药的发明,人们便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于是便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

爆竹能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本身小巧轻便,因而逐渐在民间广为传播。

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开始走亲串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指新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朋好友家祝贺,辞旧迎新。通常,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生活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给晚辈,祝其岁岁平安;同辈亲友则抱拳作揖,施礼道贺。

关于“拜年”的起源,有种种记载。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汴京(北宋的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宋元 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可能是“拜年”模式的开始阶段。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道:“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 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关键词二: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都涌现出无数匠人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有些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还有些虽然使用了机械工具,但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即使世界再喧嚣,社会再浮躁,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一份热爱、一份情怀、一份梦想、一份期盼,在坚守一种手艺、一种传统。即使过程艰辛,未来不可知,却从未放弃。因为这份坚守,他们在这个一切急速向前奔的社会里显得格外珍贵。

《中国手艺人》

白英 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20.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花费6年时间,寻访了30多位中国传统手艺人,采用大量纪实性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记录下每门手艺的制作流程,并对他们的生活、工作进行了跟踪拍摄和采访,记录下了当下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坚持和梦想,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传统手艺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人的珍贵记录,也是对我们回不去的岁月、挥不去的乡愁、到不了的故乡的影像纪念。作者用影像的力量托起了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手艺人。

精彩书摘

用匠心记录匠人

因为喜欢旅游,想把见闻记录下来,我逐渐爱上了摄影。起初没有什么具体目标,主要是拍摄一些旅途见闻和自然风光。2013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定刻花瓷的制作过程,并结识了刻花瓷手艺传承人张文亮。出于对刻花瓷的喜爱、对制作工艺的好奇,我时常去张文亮先生的手工作坊拍摄和观察,越接触越是深爱刻花瓷黑白分明中的飘飞清韵。对传承这门技艺的张氏父子,我不仅惊叹于他们的精湛技艺,更是对那份历尽艰辛却始终不改的初心有一份敬重。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对中国传统手艺人和手工技艺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并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开始时是拍摄身边的手艺人,渐渐地,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尽可能地探访当地的手艺人,记录手艺人以及他们的技艺。

6年时间里,我用镜头和文字留下一个个真实的手艺人形象,他们当中,既有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薛生金、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平定刻花瓷传承人张文亮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有柳编匠人李世德、乡村铁匠尹俊杰、焰火制作人尹来庭等普通的民间手艺人,还有彝族银饰工匠、荥经砂器人等手工艺从业群体;既有最后的制针人裴向南、即将消失的张萝业手艺人白明印等以一己之力支撑着一门手艺的传统手艺人,也有彩面塑艺人付海云、铜器手艺人王氏兄弟、龙狮道具传人马小增等紧跟时代再创辉煌的创新手艺人,还有玻璃工人郭才军、手工粉条新把式高永军等志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后起之秀年轻手艺人……

中国手工艺,是什么模样?它其实就是一件件篆刻在器物上的华美纹饰,是一个个凝固在寻常生活里的家用物件,是一缕缕融化在舌尖上的独特美味,是一丝丝烙印在心房里的美好寄托……真是至善至美,大美无言。更让人惊奇与感动的,是这些散发着指尖温度的手作背后的手工艺人,他们毕其一生,刻苦磨练一项技艺;殚其所精,用心完成每一件手工艺品;极其所虑,只为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呈现;终其一身,只为把每门手艺中所承载的精神 铸成永恒的信仰。

对手艺人的拍摄与采访其实很辛苦,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两次拍摄就能完成的。光是为了拍摄刻花瓷完整的制作过程,我就来回奔波了五六次;为了拍摄白明印师傅张萝绞簸箕,连续几天跟着他走村串巷;为了拍好砂锅出炉的场景,无数次起早贪黑坚守在炉火旁,只为呈现暗夜里烈火熊熊的画面;为了拍到碑拓的全部过程,跟随王银海师傅翻山越岭到荒野坟地;为了寻找柳编人,专程在寿阳大东庄村逐户打听,终于寻到了仅存的几位手艺人……无畏崎岖,专注向前,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为接近极致,不惧枯燥和漫长,倾注所有……在这4年的拍摄中,这些于平凡时光中坚守的手艺人,时常能让我惊叹、让我钦佩,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的魅力。越是深入,越是感受到蕴藏在手工艺中的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及朴素的民间智慧、本真的人生哲理。即使世界再喧嚣、社会再躁动,他们却总能在手艺与守艺之间,营造一种岁月静好、匠心独运的美好。

《中国手艺人》就是想要通过真实地记录手工艺人的生活经历、成长过程、精湛技艺以及他们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融合等方方面面,展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凸显凝结在手工艺人骨子里的匠人精神。而对他们的图文影像记录,不仅是对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人的珍贵记录,也是对中国曾经或即将消逝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

有的手工艺会融入时代创新发展,有的手工艺会改弦易辙重谋出路,也有的手工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销声匿迹。无论什么情况,每一项手工艺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如最后的制针人裴向南谈到他的制针技艺时所说:“从生产的角度说,手工制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它还有很强的生命力……粗笨铁杵可以打磨成精细的钢针,这里蕴含着专注、执着以及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这种文化和精神是永远值得传承的!”

白英

2019年10月

晋韵悠悠

砖雕工匠 李锁文

砖雕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特别是山西,因土质好,烧出的砖经久耐用,自然而然也就孕育出了精湛的砖雕手工艺。明后期至清中期的两百余年间,随着晋商的崛起,兴起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之风,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那些雕刻着人物神 、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锦纹和字符等,代表着人们美好心愿的砖雕装点着山西的民居,也装点着百姓的生活和梦想,成为山西民间最为花样繁多的装饰艺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等一大批晋商大院,就装饰着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砖雕艺术精品。这些大院的照壁、屋檐、门楼,甚至是每一片瓦当都雕刻着不同的图案,寓意着不同的祝福。而山西砖雕最有名的就是清徐砖雕了。清徐砖雕延续了“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十几道工序、30多个环节,常能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保持完好。

近年,清徐企业家韩永胜先生投入巨资创建了一家砖雕传习所,与新老艺人们一起,开始对砖雕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砖雕艺人李锁文师傅就被重金聘到晋韵砖雕传习所,重展技艺,授徒传习。今年47岁的李锁文师傅从事砖雕已有三十多年。

“那时候就觉得好奇,以为很容易。”看到老艺人们雕龙刻凤,少年时的李师傅回家就动手。“什么事都要尝试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开始,砖太硬雕不动,他就先在泥巴上雕,没有工具,木片充当刻刀。怎么样才能雕得像呢?

李师傅说:“那时农村的老式大门都有砖雕,我就把它们当老师,一遍遍模仿,没几天手就结起厚厚的一层老茧。”平时外出只要见到砖雕,李师傅都要仔细研究研究,特别是有特色的老砖雕,从纹理到神态,精心揣摩,再记下来,回来之后潜心研究。怎么刻,刻多深,铲、挖、雕、挑各种手法怎么用、何时用,这门手艺的好坏全在手里的刻刀上,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掌握下刀力度,没有多年积累是做不到的。

制作一组两幅图组成的大型砖雕门神作品,从打磨砖到基本完工,纯手工制作需要花费近两个月时间,李师傅光刻刀就得用秃了十几把。刻画出来的山西传统门神图案秦琼和尉迟恭,手执兵器,腰带鞭练,全装怒发,威风凛凛,脸上那份威严的神情通过几笔简洁的线条表现得栩栩如生。身上的盔甲更是片片清晰,明暗有序。秦琼美髯飘飘,尉迟恭怒目圆睁,两个人物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在砖块上雕刻和在木质上雕刻,技法基本相同,但各类雕艺技法中数砖雕最难。”经验丰富的李师傅虽然早已能够灵活运用阴刻、阳刻、高浮雕、浅浮雕、圆雕、透雕等技艺,但依然不敢大意,因为砖质坚脆易爆裂,一刀下去,落手无悔,所以腕力指功要拿捏得十分准确,否则一件精致的作品即使完成在即,也有可能因为最后一刀失手而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近几年,因为国家对古建筑保护力度的加大,用于古建修复的砖雕需求量加增,再加上砖雕开始向艺术品市场转变,砖雕技艺又开始迎来自己的春天。晋韵砖雕传习所的创始人韩永胜先生已准备在传习园的基础上,筹建砖雕博物馆。李锁文师傅很高兴自己的技艺有了用武之地,也很欣慰终于有志立于从事砖雕艺术的年轻人跟随他学艺,能让自己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在指尖的艺术》

宋新潮 潘守永等

新蕾出版社

2015.9

内容简介:

巧夺天工的制作技法是我国古代珍宝得以蜚声海外的一个重要原因。织绣品、金银器、镶嵌器和兵器这四大类工艺品,都是传统工艺品中的佼佼者。作者从养蚕缫丝到霓裳羽衣、从金缕玉衣到乾隆金发塔、从绿松石到景泰蓝等多个角度对博物馆中的精品进行了分析和比对,无论是青花瓷的精美、丝织品的精细、青铜器的考究,还是金缕玉衣的厚重,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于手工艺品的热爱和尊重。这些藏品或流光溢彩、或精美绚丽,虽经千年的风霜,却未在岁月流转中黯然失色,反而愈发凸显我们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底蕴。

精彩书摘

从养蚕缫丝到霓裳羽衣

中国古代服饰璀璨华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服饰达一百多件,而其中一件素纱禅(dān)衣的出现创造了世界之最。这件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的一件衣服。它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仅重49克。它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纺织工艺的最高水平。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 侯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为什么取名“马王堆”呢?原来,该墓葬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墓葬,故称马王堆。

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区医院准备在此建造地下病房,从堆底打坑道才进去十米就发生了严重塌方,并发现了白膏泥。从白膏泥的小洞中喷出凉气,一点就着,并燃起淡蓝色的火苗,湖南省博物馆专家断定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经有关部门批准,湖南省博物馆于1972年1月16日正式发掘东边已经被打破的一座墓,把它编为1号墓。

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是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因为是单经单纬交织而成,所以孔眼就充满了织物的表面,空隙所占面积特别多,因而显得非常薄。用“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来形容它,一点儿也不为过。

这件素纱禅衣在湖南省博物馆陈列的时候还发生过离奇的被盗事件呢。1983年的一个早晨,讲解员打开展馆大门时一下子惊呆了——一排展柜的玻璃全部被砸碎,里面的文物不翼而飞。经统计,共有六个展柜被砸,三十多件珍贵文物被盗。除了这件素纱禅衣,还有一批漆器等文物也离奇“失踪”。由于马王堆汉墓的名气太大了,公安部高度重视这起文物盗窃案,派出专人督查此案。调查发现,盗贼是从离地几米高的一个窗户爬进展馆的。

为了防止这批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公安部向全国海关发放了这批文物的照片,专案组也进驻省博物馆严阵以待。

四十多天后,湖南烈士公园报告,在与省博物馆相邻的墙角发现了一包东西,里面正是部分被盗窃的文物。又过了几天,长沙市邮政局五一路邮政储蓄点的柜台上,又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包裹,上面写着“湖南省博物馆收”,打开一看,素纱禅衣和其他一些文物赫然在目。至此,大部分被盗的文物自己“飞”了回来。可罪犯藏在哪里呢?一天,一名侦察员在长沙市韭菜园派出所无意中得知,派出所前不久抓获了一名小偷,他身上带着一把折断了刀尖儿的三角刮刀。这名侦察员立刻联想到文物被盗现场发现的刀尖儿。经过比对,刀尖儿和小偷身上的三角刮刀完全吻合。随后,公安干警在小偷的家中又搜出了一批失窃文物。全省警察都在找的盗贼居然“藏身”在派出所里!原来,之前“飞”回来的文物正是小偷的母亲迫于压力悄悄送回去的。

镇馆之宝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化内涵。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最早的服饰文化吧!

躲过盗墓贼的宝贝——小菱形纹锦面绵袍

1982年,湖北省江陵马山1号楚墓(图1.2.1)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种齐全,保存完好,许多丝织品属首次发现,因此被人们誉为“丝绸宝库”。

墓中出土的一件小菱形纹锦面绵袍,是一种直裾袍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另外接上曲裾。何为裾呢?裾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服的前后襟,这件衣服的左右两片前襟大小相近,都是从胸腋部位起直线向下。两片前襟在身前交相掩盖,腰间用带子束住。

这件衣服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首先要把袍子的上部分成八片,衣身两片,衣袖各三片。制作时,先是缝合,然后再对折成衣,挖出领口。衣服的下部分成五片,也是先把它缝合起来,再缝到上衣上去的。当时的楚国人非常聪明,为了使衣袖活动起来方便,他们在袖子与正身连接的腋下加拼了一块长方形面料。这种衣服在当时只有楚国的贵妇才能穿着,在马山1号楚墓出土服饰共二十余件,现陈列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博物馆内。

1982年1月,荆州博物馆接到马山砖瓦厂的报告,说是在该厂的取土场中暴露出一座古墓。接到报告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工地调查。挖掘过程中,在墓坑的侧面发现了一个被盗过的大洞,考古人员顿时心里一紧,古墓里的宝贝会不会已经被盗走了呢?顺着这个大洞慢慢往里探究,借着手电筒的光,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两件木俑身着彩色绣衣站立于头箱之中,而且绣衣色彩鲜艳,保存完整。这个好消息传到博物馆里,大家立即奔赴现场,确保这些难得的丝织品文物能够完整地重见天日。那时候正值冬季,冰天雪地的环境给发掘工作带来了不少影响,但考古人员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巧妙地把棺罩和棺分离开来,以便运回博物馆后能重新拼合复原,而且这样也不会伤害到丝织物。等到棺罩揭开后,暴露在大家面前的是满满的一棺丝织品,上面盖着一件素色绵袍,大家对这一发现惊喜不已。而后,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剥离这些丝织物,让这件小菱形纹锦面绵袍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图1.2.2)。这件衣服的发现为我国研究先秦时期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三:地域风俗

1925年有个日本人来到北京游学,他每天看着北京的熙熙攘攘,就产生了要把北京的风情民俗画下来的念头,于是他请画师绘制了100多幅北京风俗图。随着游学结束,这些风俗图被他带回日本,后来由日本东北大学收藏,并追加了内田道夫的详细的“图说”,最后由平凡社出版了图文结合的《北京风俗图谱》。将近100年过去了,这本图谱被引进,北京风俗图回到中国,国内民众得以一览20世纪老北京的风貌。

这位日本人就是青木正儿,他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是日本汉学界京都学派的领袖之一。

作家老舍和前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王冶秋曾感慨,“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而名物研究专家扬之水也评价道:“以图谱的形式详细介绍北京风俗,我所知道这是唯一一部。”

《北京风俗图谱》

[日] 青木正儿 编图

[日] 内田道夫 解说

东方出版社

2019.1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100余幅彩画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活动、婚葬祭祀仪式、生活用品、服装食物、娱乐、戏剧、技艺等民间习俗。同时,每幅画的说明都博采古今文献,对其与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北京风俗在此书中留存下来。

精彩书摘

夜市摆摊儿小卖

大街上众多的小摊儿卖日用杂货,“夜店”是晚饭后散步的市民驻足游览的地方。

夜市卖的多是日用品,价格与普通的商店相比便宜一点。所谓“贪贱买老牛”——贪小便宜吃大亏——稍不注意,就会买到没有用的东西。商人不一定有恶意,但是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不保证东西的质量,而且在略微发暗的灯火处选商品,和白天的挑挑拣拣不同。第二天早上仔细一看,完全是不同的东西。但是夜店也有好处,有点儿占小便宜的心理,比如说买两三块手绢,因为比商店便宜,所以东西略有问题也没有大碍。

“市”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是,在远离都市的农村,一般村落没有商店,所以买火柴、白糖以及买孩子用的一根铅笔,人们都要到“市”上去买。在街道或河边比较大的村落,规定的日子有“市”,也叫“集”。这样的村落里大体上有传统的寺庙,说明了“市”和寺庙有着很深的关系。

“市”大体上中午以前就结束了。清晨,有赶着毛驴运粮食的,用扁担担棉花的,推着独轮车运花生的,抱着的篮子里装着十几个鸡蛋的等,不管男女老少都脚步轻松地往集上走,这叫“赶集”。农民们从附近的村落像潮水般涌来,再像潮水般退去。山东有个地方赶“夜集”,黎明前还一片漆黑的时候,“市”就开始了;天亮以后,人们已经散了。这个习俗是因为往返于“市”,不影响当天的工作,所以“市”就自然形成了。

从事村落周边物资的集散而居住在那里的商人们拥有店铺,收购农家生产的粮食和棉花。当地的富农借给农家高利贷。而摆小摊的小杂货店的商人等随着集市移动,四处做买卖。此外,还有按季节到当地收购棉花、花生、烟叶等土特产的城里商人。物资的买卖是通过集市来进行的,所以必须说明农村社会的集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强制征税非常严格,交易的农产品和家畜无一例外地课税,也是在这样的集市进行。

因为农民很少离开村落,所以平常和附近的村落也不太往来,通过集市,村落间的联系也增多了。另外,有集市的村落大体上设置征税、保安、邮政等政府机关,虽然不多,也设置一些分支机构。农民们到集市来,了解政府的告示,收发信件,了解物价的变动,打听时事新闻,把所有这些信息带回自己的村落,洋洋得意地四处传播。在集市上用粮食换成现金,回家时给孩子买袜子,给老母亲买点心,或者喝上一杯高粱酒陶然自乐。大的集市有说书的、魔术师和西洋镜等,集市也是农民们娱乐的地方。

都会的庙会和夜市是农村机制的残存,可以说是一种变形。

卖细花

根据蔡绳格的《燕市货声》,吆喝“翠啊花”的是卖翡翠玉簪的,吆喝“卖绫绢花 ”的是卖假花的。这是两个二尺左右的纸箱上串着一根棍子,担在肩上走。如图所示,绿色的箱子用扁担前后挑着,也有只挑后面的箱子的,里面的商品是用绢、灯心草、纸、蜡等材料制作的细花饰物、蝴蝶、绒球等。其中细花相当逼真,很漂亮,颇受市井的孩子和妇女们欢迎。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花装饰,戴在女子的头上和胸前的风景,光是想象就不由得微笑起来。所谓“卖假首饰”,就是专门贩卖宝石和贵金属的模造品,市井的孩子和妇女们对此很钟情。其他还有“摇铃的镗鼓”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肩上背着的箱子里,有梳头的梳子、发饰、刷子、别针等。从前走村串户卖妇女用品的货郎什么都卖。元杂剧《张鼎智勘魔合罗》里的货郎拿着拨浪鼓,后来的卖货郎也是一样的吧。

日本也是一样,细花充实着爱花的人们的心,无论何时都是那么鲜艳。装饰花草自古有之,古代歌谣集《诗经》里也有这样的描写: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年轻的姑娘从野外采集白茅草来送给我,多么美丽,世上罕见。不,白茅草并不漂亮,那是美人送给我的缘故。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洧水的对岸真的广阔而欢乐,年轻人互相嬉戏,赠送芍药花。与自然为友,爱自然孕育的美好事物,欣赏花儿的心情,无论何时都体现在细节之中。

卖带子及其他

“卖带子”是走街串巷卖各种带子。带子里包括脚带,脚带是把裤脚折起来,然后一圈儿一圈儿地缠上,如果没有这种带子工作起来不方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绑腿、脚绊之类。

“卖耍货”有木制青龙刀、红缨枪、戏剧的偶人、面具、纸风筝、气球、泥人、纸牌等各种玩具以及糖果,都在担子上,受到城里孩子们的喜爱。泥人表现了当地的风格,很有意思。此外,还有无锡泥人那样颇有艺术性的东西。

元代有卖“魔合罗”泥偶人的,从杂剧的内容可以推测到这出戏说的是戏里的泥偶人成为线索,解决了杀人事件的故事。故事情节如下:

河南府有一个开小杂货店的男子为了避开一百天的灾难出去赚钱,赚了钱回来后,在回故乡的路上病倒了,于是他拜托行商卖魔合罗的人往家里捎个信。当医生的亲戚知道这件事后,想要贪下他的钱,就抢先赶到,悄悄地毒杀了男子。从魔合罗上所刻作者的名字,弄清了卖魔合罗的人,这个杀人事件随着调查的进展,真犯人浮出水面。

在此,魔合罗就是在七月七日乞巧,也就是为了女红做得好,祈愿观音菩萨的偶人,货郎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卖偶人。魔合罗也写成“摩罗”,据说,这个习俗是从西域传来的,七夕用蜡做成小孩的形状,让偶人浮在水里玩。

卖玩具的手里拿着称作“糖锣”的鼓,用木片敲打,所以声音柔和,俗称“打糖锣”。

卖布的一边摇着长柄的拨浪鼓,一边吆喝着“汤布冷布”,到处卖布头。“汤布”(堂布)是擦拭家具的一种粗木棉,“冷布”是夏天挂在窗子上的织得很粗的寒冷纱,背着布匹走街串巷的是百姓的绸缎铺。拨浪鼓俗称“大摇鼓”,是历史悠久的古乐器。

换布的是走街串巷交换布的。

卖线的是走街串巷卖线、针、小杂货的。

背商品的、挑扁担的、推手推车的,有各式各样的。被称作“ 摇铃的”,俗称“铃子”的拨浪鼓,像大鼓似的发出响声。

卖假首饰的贩卖红色簪子、红玉的戒指和项链等仿造的装饰品。

捏江米人儿及其他

捏江米人儿:卖的人担着小箱子和长架子走街串巷,用和好的各种颜色的江米面,巧妙制作人物、虫、鸟等贩卖。和“吹糖人”(请参照第173页“卖花生及其他”)一样,是以孩子们为对象的买卖。端木蕻良在《捏面人》的诗里这样写道:

五指捏米面,

五色顺手旋。

忽尔西游记,

忽尔大观园。

八戒风生耳,

探春画笔研。

一双面人手,

可以见大千。

北京胡同里经常见到的面塑艺人是培养孩子们梦想的街道艺术家。

卖荷花灯:卖的是模仿荷花造型的细花上面点灯的中元提灯 (请参照第33页“中元莲灯”)。

卖鸡毛掸子:卖的是鸡毛掸子,吆喝着“掸子来毛掸”到处走。鸡毛掸子在华北的黄土地带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特别是初春时节的沙尘暴,即使是关得紧紧的房间里,家具的上面还是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即使不是那样,街上的尘土也是厚厚的,在进入家里之前要先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所以在玄关要放一个鸡毛掸子。把在欢迎会上喝的酒叫“洗尘酒”,就是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

卖炭:卖的是日用的炭,手里摇着稍微大一点儿的拨浪鼓,发出砰、砰、扑噜、扑噜的鼓声。

起茶汤:茶汤即把淀粉溶在水里,加上白糖,再倒进开水贩卖。“油茶”是前述的淀粉里加上香油或牛骨髓油炒熟即成。油茶里再倒上开水。铜壶里准备好开水,和装有淀粉的盒子一起用扁担挑上走。不好喝的茶汤名不副实,有句俗语是“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光禄寺茶汤”。

把杏仁和白米碾成粉末,然后倒上开水,这叫“杏仁茶”。它也是北京街头的一个受人欢迎的小吃。

卖馄饨及其他

卖馄饨:把面擀成薄薄的皮,包上少量的肉馅儿,用猪肉汤煮好,然后贩卖。在日本就是大家熟悉的“云吞”。卖馄饨的一边吆喝着“馄饨开锅”,一边走。

“饂飩”是日本名,日本早在平安朝的《江家次第》里,元旦宴会的食品中就有饂飩。其后《庭训往来》《节用集》等亦见此名。江户中期以后似乎消失了。近世日本的“乌冬”面相当于中国的切面,室町时代叫“切麦”。过凉水的叫“冷麦”,开水捞出来的叫“温麦”。古代云吞的样式已经失传了,所以借用其名叫“乌冬”的吧。相当于日本今天的乌冬切面,其祖先叫“水引饼”。晋代的傅玄撰《七谟》等亦见相关记载。北魏的《齐民要术》这一农书里,有关于其制法的记载。根据记载,用筛子把乌冬面粉筛好,用调好的肉汁和面,然后弄成筷子粗的长条,切成一尺左右,泡入水中,用手指抻薄,然后一个一个放入锅里煮。后来,产生了擀开以后用刀切的方法。唐代已经很普遍,稍后宋代留学中国的僧侣们把切面的做法带回了日本。

在中国,粉食的历史很悠久,这从画像师里所描写的习俗可见一端。唐代小说里有“胡饼”等词,可见与外来的饮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代小说有“板桥三娘子”的故事(请参照第185页“骆驼骡车”)。河南的板桥有不可思议的旅店,据说在那里住宿的客人吃了三娘子用魔法做的荞麦面饼,都变成了驴。板桥旅店在开封西边,中牟东边的旅店是故事的舞台。这是华北地区的故事,日本的民间故事《旅人马》也受其影响。

卖切糕:黄米(糯粟)和江米(糯米)分别泡在水里,放进枣,用蒸笼蒸熟。蒸熟后的黄色和白色的米摊平成饼状,放在独轮车上,从边上用大切刀切,客人蘸上白糖在路边吃。对北京人来说,这是怀旧的风味。

然而,说到这儿,切糕是主食还是点心就分不清了。点心这个词按照词典的解释,顾名思义“点点心意”,就是缓和疲劳,让精神再次振奋起来之意。这也许是通俗的解释,但确实有让人信服之处。日语的“果子”(点心)是从水果一词而来的吧。

炮羊肚:担着涂成红色的箱子或桶叫卖,把羊的内脏切得像树叶一样薄薄地卖,夏天为多。

街头食品最熟悉的是“油炸鬼”(炸果子)。这是和好小麦粉,然后油炸的东西。有盐味的长有五六寸,形状像两根筷子拧在一起,叫“油条子”。有甜味的直径有三四寸,形状像棒球接球用的手套,中间有切成条的缝。据刘廷玑的《在园杂志》卷一记载,苏东坡从浙东北上渡过黄河时,看到路旁有卖“油煠鬼”的,于是买了品尝,这是非常令人怀念的河北风味。这么说来,它还真的有很悠久的历史,江南叫“麻花”。

负贩小卖

“卖糖葫芦”的糖葫芦是冬天到三月末的小吃。把海棠果、山里红、山药、葡萄、核桃、枣等水果串成一串,再包上一层糖浆,能品尝到各种水果的味道。所谓“山里红”是山楂的一种,可以去核,味道酸甜,用长绳子串成珠子状,一边吆喝着“山里红!”,一边卖。

“卖萝卜”的萝卜是容易得到的维生素补给源,所以很受欢迎。萝卜的一种叫“水萝卜”,皮红色或紫色,肉绿色或白色,用刀切成条,可以生吃。

“糖炒栗子”的栗子在日本也深受喜爱。从苏秦活跃的战国时期开始,“燕民虽不耕作,而足于枣栗”(明代周 著《析津日记》),栗子是当地的特产。

“倒水的”是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的买卖,把桶装在独轮车上叫卖。饮用水(甜水)和生活用水(苦水)不同,从更深的井里汲取。胡同里边听到吱吱作响的水车声,古都的感慨倍加深刻。倒水的几乎都是山东人。

北京的水脉是从远处的玉泉山而来,西边的方向,也就是西直门的外侧有一座高粱桥,这是因高亮这个男子汉的传说而起的名字。

从前北京这个地方还是称作苦海的幽州的时候,龙王、龙母和一族人住在那里,他们蓄谋想要发出洪水欺负住在那里的百姓。渐渐地,北京这一地方得到发展,看到建起北京城,龙王一族化装成卖菜的农夫,把蔬菜装上独轮车运到城里,让儿子把城里的甜水喝干,让女儿把苦水喝干,然后把他们变成两个水缸装在车上运出了城。为此,城里连一滴水都没有了。得知这个消息的刘伯温,认为应该把水追回来,募集了追讨的人,但因为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都退缩不前。这时有个叫高亮的人,手拿红缨枪,马上就追龙王一族去了。在玉泉山附近总算追到了,照着一个水缸就乱刺一通,于是水从缸里一下子涌了出来。还有一个水缸,高亮正要刺的时候,龙王们都现出原形,逃到玉泉山和黑龙潭去了。势不可当的洪水开始冲向高亮,他拼命逃跑,快要到西直门时,他一高兴,不小心向后边看了一下。就在那瞬间,洪水吞没了高亮。那以后,北京城里的井又开始出水了,但大部分是苦水。这是因为甜水被龙王的儿子拿到玉泉山的洞穴中去了。

卖包子及其他

北方的主食馒头是小麦粉或荞麦粉里加上发酵粉或面起子,发酵而成的面包,也有包上肉或蔬菜的。因为里边有馅,所以产生了“包子”这一词语。

日本的馒头是包子的日本化,大多是豆馅,据说是镰仓时代初期传来的。据说,历应四年(1341)林净因从中国来,加入日本国籍,他在奈良开始做的馒头,被尊为始祖。奈良市的林神社有馒头冢。

另外面食还有烧饼。和好小麦粉,加上芝麻酱,擀成圆形,上面撒上芝麻,平底锅里放一点香油,烙出来的就是烧饼。以前曾经用吊炉,就是用泥做的炉子,中间烧上柴火,用铁链把铁盖吊在梁上,炉子上放上铁盘子,如今简易成小摊儿式的,街头到处都有卖的。和这样的烧饼一样,在街头卖得很火、为人们喜爱的“烙饼”,也是在平底锅里做,放上擀成大的圆形面饼,烙出来即可。它可以与咸菜等一起食用。

卖包子:包子是小麦粉做的皮子,里面放上猪肉馅,包成直径二寸左右的茶巾拧出来褶皱状的馒头,属于主食。品种多样,枣加黑糖做的馅儿叫枣泥包子,砂糖加芝麻、干果馅儿的叫澄沙包子等。包子可以在街头吃,也可以在中山公园的茶馆吃。

卖扁食:以大众为对象卖的小吃。买来灌肠(香肠用油煎一下,然后蘸醋或酱油食用)之类,在庙会和热闹的场所开店。

卖果子:水果以北京近郊出产的葡萄、柿子为主,还有桃、苹果、枣等。按季节出售各种水果,夏天还可以看到把西瓜切成小块出售的风景。

卖花生及其他

在北京,落花生多是剥了壳儿卖,带壳儿的叫“半空儿”。半空儿就是壳里只有一半是仁的意思。它或者是仁没有完全成熟,或者是没有成熟,仁只有普通的一半大。换句话说,就是残次品,是落花生的碎屑,因此有“便宜点儿,给你点儿半空儿”的说法。半空儿本来是很便宜的东西,由于是小粒,用大锅炒的时候,都集中在锅底,火候到家,香味极浓,反而好吃。它是北京市民在冬天长夜喜爱的小吃之一。

其他冬天夜里走街串巷叫卖的还有卖猪头肉和水萝卜的,甚至有猪头肉的味道胜过东坡肉(也是长时间煮好的猪肉,因宋代诗人苏东坡喜爱而得名)的说法。

商贩肩上用绳子扛的容器的形状是上大下小的椭圆形的桶,上下的边涂成绿色,其他部分是红色的,长方形的菜板当作盖子,所以一看就知道那是什么。深夜提着小油灯在小巷子里一边吆喝,一边走。猪头肉有独特的风味,价格也便宜,最适合下酒,深受市民的欢迎。

还有水萝卜(生食用的萝卜,皮是绿的,里面是红的,味道是甜的)也同样在夜晚的小巷子里吆喝贩卖。特别是在冬天的深夜,各种卖东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富有风情。

卖花生:就是卖落花生。花生以前叫“长生果”,在宴会上颇受青睐。北京郊外的西山一带多产花生,它作为零食深受市民喜爱,一包一包地在街头卖。“抓半空儿多给,落花生!”等吆喝声,在北京的深夜里响彻寒冷的夜空。

卖茄子:卖茄子等蔬菜。

打香油:卖食用油。老百姓不囤积油,每次吃完后用空瓶子去买。出于经济上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是喜欢保留着香气的油。敲打木头上有孔的木鱼状的小梆子,或是敲打铜制的盆状的钲(俗称“点子”)叫卖。

还有卖灯油的,手提铁制的大铃铛,铃铃地响。

吹糖人:把柔软的糖饴揉成圆形插到竹管或麦管茎里,噗地一吹,从马、牛、羊、鸡到偶人,都能巧妙地吹制出来。招徕客人用的是一种铜锣。

卖马尾纂:卖假发。这也是随着风俗的变化很早就消失的买卖之一。

客家人主要聚居于赣南、闽西和粤东三角地带,一般认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形成于宋代,而赣南则是孕育这个民系的摇篮地。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文化的摇篮。

《会昌客家黄氏文化》

黄瑞珍 著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9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客家黄氏族人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挖掘、弘扬了他们不忘先祖、热爱家园的寻根文化,谋生存敢为先、重开拓走出去的移民文化,择居山区重视生产的农耕文化,以读书传家的书香文化,诚信待人以礼育人的孝悌文化,勇于拼搏兴家的创业文化。作者忠实记录和反映赣南会昌客家黄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故事,本书对研究和传承客家黄氏文化、保护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客家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本研究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史志书。

精彩书摘

黄香与江夏黄氏

据《东观汉纪》,黄况早年以孝廉起家入仕,曾做过郡五官掾(一种具有多种职能的郡国小属官),后官任叶县(今河南叶县)令。黄况为官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所以史书称家境贫寒,家中没有奴仆。黄况生的儿子,就是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孝子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华夏儿女传为佳话。据《后汉书》《楚国先贤传》等书记载,黄香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孝子,而且还是一个博学多能的才子,精勤谋政的贤臣,爱民惜生的清官。

黄香,字文强,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出生在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东南)。黄香的母亲徐氏,舅父徐防后来被封为龙乡侯。黄香虽出身官宦人家,但传到黄香父辈时,已家境贫寒,养不起奴仆婢女,黄香自幼时即不得不亲自做许多下人干的活。黄香幼遭苦难,年仅9岁,就痛失慈母。他因爱母极深,为子极孝,母亲死后,哀思过度,以至日渐憔悴,差点支持不到守丧期终,乡人称为至孝。他的孝道,闻名遐迩,当时江夏太守刘护闻名召见,题写“门下孝子”赠之。此后,黄香博学经典,精研道术,以文章闻名京师,时人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香以儒学入仕,初任郎中,汉章帝诏见黄香,让他入东观(国家图书馆)读尽皇家藏书。后官拜尚书郎,永元四年(92年),升为左丞相,两年后又升为尚书令,经常参与国家政事,数陈得失,深受汉章帝器重,被任以重职,掌管国家机枢。汉皇室对黄香又每多奖赏,黄香任尚书令后,增秩至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早在元和元年(84年),皇室为千乘王刘伉在中山宫邸举行弱冠大礼时,汉章帝特邀黄香参加,并对诸王介绍说:“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刮目相看,肃然起敬。谱载汉章帝又曾以“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的御书赏赐给黄氏家族。经汉章帝、和帝两朝,黄香一直受皇家重用,迄至和帝去世,安帝即位(1O6年),黄香出任魏郡太守,又因郡内水灾免职。数月后,黄香卒于故里江夏安陆,享年54岁。

黄香以文章闻名,著作有《赋》《令》《书》《奏》《笺》5篇,可惜所作今多已失传,现仅有《九宫赋》《天子冠颂》《责髯奴辞》等3篇,收于《古文苑》中。

据清光绪己亥聚斯堂《黄氏家谱》称:黄香去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县城(今云梦城)西北十五华里的源口(今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新安派裔孙重建黄香墓,墓园占地八亩(含祭田),湖广总督郭世龙在墓前加建了石牌坊,墓碑高七尺,宽二尺五,上刻:“汉孝子魏郡太守尚书令黄公讳香字文疆府君之墓。”

关键词四:上古神话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及融合的浪潮中,历史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舞台。发展的浪潮无法抵挡,只有站在巨浪的浪头才能知道浪潮去向何方。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精神思想的汇聚。

珍贵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中华新一代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近年来《山海经》的大热,古代奇异精怪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让人们发现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神话故事极富幻想,是饱含人们祈望与智慧的结晶。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盘古,以泥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身怀绝技、为民解忧的后羿,以身试药、心怀苍生的神农……中华儿女崇尚美好珍贵的品德,敬佩胸怀天下的英雄,人们早早就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凝练在神话人物中,影响并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经典神话故事动起来3D立体书》

珊瑚文化 王磊 赵赵 薛金琳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9.11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为3—8岁孩子打造的小开本立体系列丛书,包括《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神农百草》《龙的传说》《始祖伏羲》等8个孩子超喜爱的经典神话故事。在图画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用巧妙的立体书形式重新演绎神话故事。同时,本套书还在具有古典特色的画面中,加入丰富精巧的机关,用简单易识的语言带领小读者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每本立体书都配有故事音频,小读者不认识文字也能听懂故事。特级小学教师精选文中重点汉字进行识字注音,小读者能在愉快的玩乐中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给孩子讲中国故事》(全4册)

韩星 李帝扶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9

本套图书包含:《节气有意义》、《节日来历广》、《神话不神化》、《古人真厉害》,共4册。每本书分别从精彩故事、传统习俗、生活常识、视野拓展等不同角度讲述中国儿童必知的中国故事。书中除了故事外,还辅助有大量的科普知识,真正做到科普化讲故事、故事中求科普。

精彩书摘

神农尝百草

神农,传说中的炎帝,他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被后人誉为“药祖”“神农大帝”等。据说神农牛头人身,身高八尺七寸,他亲自尝百草,发明了用草药治病的方法。

在远古时代,人们能吃的食物很少,平时就吃些草籽、野果和猎来的动物。有的时候,运气不好,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会生病,甚至丧命。生了病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医治,只能等死。神农看见百姓经常受病痛折磨,心里很难受,他决定亲自尝百草,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能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

有一次,神农的女儿花蕊病了,肚子胀胀的,浑身难受,很多天也不见好。神农也发愁,他依照以前的经验抓了一些草根、野果、树皮等,混在一起熬成药汤,让花蕊喝下去。没想到过了几天,花蕊的肚子开始绞痛,痛了一段时间后,竟然生下了一只小鸟,周围的人都吓坏了,以为这只小鸟是个怪物,赶紧把小鸟赶走了。

这只小鸟被赶出来后,就飞到地里找神农。神农忙了大半天,这时正在大树底下打瞌睡,突然有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停在了他的胳膊上,他觉得惊奇,仔细一看,这只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身体里的器官看得一清二楚。神农给小鸟喂了一粒谷子,谷子被咽下去的过程也看得清清楚楚。神农非常高兴,把这只小鸟带回了家。

神农把之前给花蕊配的药材一味一味分开熬煮,熬出一味就喂给小鸟吃,并且一边喂药还一边观察药汤在小鸟肚子里的走向和变化。神农喂完小鸟之后,又自己亲自尝尝,感受一下这些药在自己身体里的情况。药尝完了,也就知道这些药材的药性了。

此后,神农每天都带着这只小鸟上山。无论是山里的草根、树叶、果实,还是天上、陆地、海里的动物,甚至是挖出来的泥土、石头,神农都会同时给小鸟和自己品尝,观察它们在身体里的走向,感受它们的变化,然后记录下来每种药材的药性,能治疗什么疾病等。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和记录,神农整理出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神农本草经》。

有一次,神农来到太行山,他在太行山小北顶发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虫子,他将虫子喂给小鸟吃下后,由于虫子毒性太大,一下子把小鸟毒死了,神农非常伤心。后来,他专门找了上好的木头,雕刻成小鸟的样子,每次出门都带在身上。

神农失去了小鸟之后,依然不忘自己的使命,继续尝百草。有一回,神农在小北顶的百草洼误食了断肠草,不幸中毒而亡。后代人为了纪念神农的伟大,将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还在神农坛上修建了神农庙。

“神农尝百草”这一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疾病的愿望,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敢于亲自实践、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鼓励我们要大胆、勇敢地去尝试,这样才能发现新事物,开拓新领域!

《给孩子的山海经神话绘本·羲和浴日》

孟惜 著 范广福 绘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开童媒(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2020.1

《羲和浴日》这则典故出自《山海经》中的《大荒南经》和《海外东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在遥远的东南海之外,有一个叫羲和的国家。羲和国里住着一位叫羲和的女子,她是天神帝俊的妻子。他们生下了十个太阳,于是人们称羲和为太阳女神。羲和与她的十个太阳儿子住在汤谷,那儿的水十分甜美。每天晚上,羲和都会在汤谷里给儿子们洗澡,把一个个太阳洗得干净明亮。

汤谷有一棵扶桑树,有千丈高,每次洗完澡,小太阳们都会舒服地在那里睡觉。第二天,羲和会送睡其中一个太阳去照耀人间,一天后再换另一个太阳去……就这样,十个太阳儿子轮流值班。所以,虽然有十个太阳,但人们看到的永远只有一个。

每天,当天边还闪烁着点点星光时,值班的太阳就在羲和的陪伴下,自东向西行进。从起点汤谷,到终点站禺谷。一路上,太阳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让人间万物得以生长。

然而有一天,十兄弟闹别扭了。那天,羲和因为出远门,没有亲自护送最小的儿子去值班。于是九个太阳哥哥趁机欺负弟弟,他们一起坐上了太阳神车,一起把光和热洒向人间大地……庄稼、树木和花草被太阳炙烤,几乎成了灰烬。

这件事让帝俊非常生气,他赐给神射手羿弓和箭,让他射下作乱的儿子以示惩罚。羿留下了最小的太阳,而射落的九个太阳再也没有资格乘坐太阳神车去值班了。从此,人间大地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五:历史人物

纵观古往今来,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他们像璀璨的星星般点缀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壮哉吾国——给孩子讲中国历史》(全10册)

郗志群 李英杰 周国宝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9

内容简介:

这套书一共10册,每册的知识有所联系,但无须顺序阅读。我们可以和孩子选择一本感兴趣的门类,然后翻开书,阅读其中的文字,欣赏配套的图片、拉页。

精彩书摘

苏轼——慷慨豪迈,一代文豪

唐诗绕不过李白,宋词离不开苏轼。这位发明了东坡肉、建造了西湖苏堤的大文豪,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和母亲都特别有学识。在他们的教导下,苏轼自幼便博览群书,才智过人,经常受到别人的称赞。赞扬的话听多了,不免会使人膨胀,于是苏轼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天下书。过往的行人看到这副对联,有的赞不绝口,有的觉得他是夸海口。一天,一个白发老翁来到苏家,说是有问题要向苏轼请教。

白发老翁拿出一本书递给苏轼,苏轼接过来一看,竟一个字都不认识。白发老翁看苏轼面露难色,就笑他:“原来这些字苏才子也不认识啊!”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苏轼满脸通红,羞愧难当。他赶忙去修改了那副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苏轼21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和弟弟苏辙一起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正在寻求有才华的人,想要一改文坛风气。第一场考试下来,欧阳修在批阅试卷的时候,发现其中一篇文章写得特别有文采,他左思右想觉得应该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他特意把这篇文章评为了第二。

等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那不是曾巩写的,而是一个叫苏轼的学生写的。后来苏轼去拜访欧阳修,一番深谈之后,欧阳修觉得苏轼举止大方、才华出众,对他很是欣赏,还后悔地说:“我当时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苏轼在京城的名气越发大了起来,正当他要大展拳脚时,家里传来了母亲去世的噩耗,父亲苏洵就赶紧带着苏轼和苏辙回去奔丧。苏轼这一守孝就是3年,等他再次回到京城时,朝廷里早就变了天,恩师欧阳修已经被迫辞官隐退,当政的换成了一心主持变法的王安石。

苏轼对王安石的新法并不支持,觉得太过急于求成,于是遭到了王安石一派的打击,被迫离开京城,到了杭州任职。后来的几年,苏轼一直都调来调去的,直到1079年调任湖州。一次,苏轼写了份例行奏折递给宋神宗,谁知正是这份普通的折子,让苏轼的人生从此转了个大弯,再也不能回头。

原来,苏轼来了湖州之后,很看不惯当地官员的一些做法,便在奏折里加了些带点批评意思的话。这下子就被那些一心要扳倒他的小人们抓住了把柄,他们利用这个把柄,还把苏轼写的诗拿出来添油加醋,说苏轼诽谤朝廷,包藏祸心。

宋神宗听信了谗言,一气之下将苏轼关进了御史台狱,由于御史台狱里种了柏树,树上栖息了很多乌鸦,人们还把这里称作“乌台”。苏轼在乌台被关了一百多天,后来还是皇太后求情,宋神宗才把苏轼放了出来,贬到黄州去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小官,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这之后苏轼接连被贬到了汝州、惠州等地,虽然中间有过短暂的东山再起,但苏轼的官途依旧坎坷,最后甚至以60岁的高龄,被贬到了海南岛上的儋州。当时的海南岛还是瘴气弥漫、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可想而知苏轼的日子有多难过。

政治上虽然失意,但苏轼始终乐观,他像李白一样投身山水,写词赋诗,还练习书法,博各家之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苏体”,他的《寒食帖》十分精彩。苏轼还曾与友人夜游黄州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

除了舞文弄墨,苏轼还热爱平凡的生活,哪怕再艰难的日子他都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比如在黄州的时候,他给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带领家人耕地务农,还因为穷困买不起牛羊肉,而阴差阳错地发明了“东坡肉”。在惠州,他说只要天天有荔枝吃,哪怕一辈子待在这里也没关系,等等。从这些都能看出,苏轼是一个豁达潇洒,安于天命的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词人的有感之作。丙辰年的中秋节,词人高兴地通宵喝酒,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风回到天上去,又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中禁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关键词六:语言艺术

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伟大历程,其中,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流、互鉴构成了最辉煌的华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唐诗、宋词为基,介绍唐朝和宋朝有料有趣的历史脉络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随笔集。选取了200多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分别以唐诗和宋词的视角品读历史事件,探讨诗文背后的故事,多维度铺展唐宋人文历史画卷。

《唐诗中的大唐》(插图本)

侯磊 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9.5

《宋词中的大宋》(插图本)

侯磊 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9.5

书中一篇篇精致独到的文史随笔,讲述了唐宋的方方面面:大唐雄壮的一生、大唐聚梦的城市、大唐才子的酸甜苦、大唐女子的白富美、大唐的高阶文化生活、大唐的风尚志、大唐玩赏志,以及大唐的精神境界;宋代的繁华与颠簸、城市与宫廷、日常生活、文娱生活、女性生活等细节,以及宋朝人的爱情故事、思维方式、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

精彩书摘

武功·以武力定天下

背景: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战乱一直没有停息。唐代帝王身为陇西李氏家族,是以军功起家、以武力来定天下的。在初唐时期,尚武的风气很盛,武将的地位比文官要高,从军也更容易出人头地。因此大唐王朝的士子多渴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这便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意:边境突厥入侵,边塞的报警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我的心中十分不平静。将军领了调兵的符信刚刚出了皇宫,军队就已经包围了龙城。漫天的大雪使得军旗的颜色都暗淡了,狂风声中夹杂着鼓声。看到这种场景,我真的宁愿去从军做一名百夫长,而不是做一名只会舞文弄墨的书生。

“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杨炯11岁被称为神童,26岁时中了科举,但他仅仅做一些文书类的工作。他先是担任校书郎,后又担任崇文馆学士、詹事、司直等,最后做到盈川县令,卒于任上。“初唐四杰”都郁郁不得志,恰恰是因为他们虽才华过人,却没有什么战功。因此杨炯一直在写边塞诗,梦想着自己从军后靠军功晋升。这都跟当时崇尚武力的大环境有关。

开创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的出身直接影响了一代王朝的气氛。

汉高祖本是地方小吏泗水亭长,自魏蜀吴三分天下,至晋司马氏,再至南朝的宋、齐、梁、陈和隋朝的隋文帝,开国皇帝多为前朝旧臣,自是以文臣居多,而唐高祖李渊是少见的武将。

李氏家族起源于陇西,李渊是北朝时期西魏的柱国大将军李虎之孙。柱国大将军简称柱国,是掌管全国兵权的人,职位极高。李虎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开国君主李暠(一作李皓)的五世孙,李暠据说为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后,在唐玄宗年间,被李隆基追尊为兴圣皇皇帝。李虎在西魏时是八柱国之一,《册府元龟》载:“虎少倜傥有大志,好读书而不存章句,尤善射,轻财重义,雅尚名节。”李渊的母亲是鲜卑独孤氏,李渊的皇后是鲜卑窦氏,因此李家后代确实有胡人血统。

李家的武艺是有传统的,关于他们家武功的传闻也很多。总之,李虎征战一生,为李渊攒下了极为重要的出身。

隋朝时,李渊是太原的留守,独霸一方。隋末天下纷乱,杨玄感、翟让、窦建德、李密、杜伏威、辅公祏、林士弘四方割据,其中较为势大的有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这些起义军中,部分是被隋军灭的,部分是被唐军灭的,还有部分是他们互相灭的。隋军灭了杨玄感,瓦岗军多次战胜隋将王世充,李密杀了翟让,先投唐又叛唐,辅公祏先投降又二次起义,最终败于三原李靖。此间隋朝大将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又立傀儡,后来自己单独立国,最终死于窦建德之手。

李渊进入长安后,宣布取消隋朝的苛政,杀掉拒不投降的隋臣,并释放了囚徒。他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天子,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到了618年五月,李渊干脆自己当了皇上,定都长安。因为祖上受封为唐国公,就改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同时,他命李世民带兵西征,消灭了位于陇东的薛举,减除了对唐王朝的威胁。

然而,更大的威胁,也就是那些起义军,依然存在。

隋朝虽被灭,但被起义军打败的王世充还在率军顽抗,此时窦建德自立为王,居然与多次交战的王世充联手,与唐军列阵于武牢关(即虎牢关)。虽因战线太长而失败,但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因害怕归降仍不被唐王朝放过,于唐武德四年(621)二次起义,一度重创唐军,还杀了唐朝的大将罗士信,并占据了 水城(今河北曲周一带)。李世民亲自率军与刘黑闼决战。他先下令将 水的上游堵住,引得刘黑闼渡过 水后,分兵前后夹击。待刘黑闼撤退至 水,李世民命上游放水,一下子淹死刘黑闼军队数千人,一仗成功。此后,辅公祏坚持了没多久,也被平灭了。

从李渊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马背上的皇室,是亲自领兵打仗的。

皇帝如此尚武,他身边的开国武将,如评书中经常出现的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都被封了很高的官爵。李渊一共当了9年皇帝,在他刚即位的时候,全国境内一共有14个政权;他退位的时候,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天下——那些地方政权不是归顺,就是被灭了。

李渊征战多年,尤其擅长箭法,据说他成亲是通过比武招亲,因为一连两箭射中了画在门屏上的孔雀眼睛而成功。李世民也尚武,他既能使剑,又能用枪,同样有百步穿杨的能力。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出身鲜卑,成语“一箭双雕”便来自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他有一次见到两只雕在天上争肉吃,就一箭把两只雕都射了下来,可谓名副其实的射雕英雄。

有一次李世民举行宴会,武将尉迟恭(字敬德,即两位门神爷之一)发现有人的座位在他上方,就大发雷霆,几乎要动手打起来。任城王李道宗前来劝架,尉迟恭居然把李道宗给打了一顿。对此,李世民也无可奈何。《隋唐演义》以及后世的其他很多小说、戏曲作品,都把李道宗在这件事中的行为描述成了无理挑衅,并写李道宗陷害名将薛仁贵一类的事,这些事情都是虚构的。李道宗早年随李世民征战,战功赫赫,只是晚年与长孙无忌等人不和,被牵扯到房遗爱、高阳公主的谋反中,被流放象州隶(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而死。

汉朝开国时,刘邦是在韩信、张良、萧何这些谋士的助力下打败了项羽;而唐朝开国主要靠的则是李元霸、李靖、罗艺、尉迟恭、秦琼、薛仁贵等武将,中期还有郭子仪、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天下是打下来的,而保家卫国更需要武力。

如果没有武力,大唐就无法建国,更不可能有持续289年的社稷江山。

澶渊之盟:清明上河图的序幕

背景:契丹是鲜卑柔然一支的后代。这个民族骁勇善战,很早就采取汉制建立辽国,各方面的制度都很完善,重用汉人,重视科技和文化,比起匈奴、突厥、鲜卑,甚至后来的蒙古,都高明很多。

阳关引

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

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大意:塞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烟光下显得格外辽阔,渭水河哗哗地流着,水声呜咽。春天早上阴雨霏霏,烟尘都落下了,这时上马整装待发,折下路边的垂柳作别,真令人黯然神伤,不知能否后会有期?

再喝上一杯酒,唱上一阕词,感慨人生中的悲欢离合,离别很容易,而相聚却很难。耳边响起了《阳关曲》,我想起了故人,我们还能共有这一轮明月。

在演义小说中,寇准被认为是山西人,被称为“寇老西儿”,又被称为双天官寇准,是清官和诙谐人物的代表。实际上按今天的划分他是陕西人。寇准是著名的军事家,曾经指挥过多次战役,他的生活比较奢侈,喜欢歌舞宴会,当然也善于作词。《阳关引》这个词牌是寇准自己发明的,他喜欢王维的《阳关三叠》,以此来创作了这个词牌。

北宋建立后,很快和北方的辽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辽国对北宋的侵扰,不再是以劫掠为目的。北宋面对的也不再是一个游牧部落,而是一个强大、成熟的帝国。

宋代重文,但不轻武,貌似被打,实际更多是主动出击,尤其是在宋太宗一朝。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景宗乾亨元年,宋太宗在灭掉了北汉后,以辽国支持北汉为借口伐辽。早在后晋时期,石敬瑭向辽国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这一直是中原国家的一块心病,北宋是本着“还我河山”“收复失地”的目的进攻的。宋军把幽州给围了。宋军30万,辽军10万,宋军已经打退了辽军的多路援军。对方出来个名将耶律休哥,他指挥辽军在高粱河击溃了宋军,又在幽州里外配合打破宋军的包围,史称高粱河之战。从此以后,宋军再也没有打到过河北固安以北的地方。

宋辽两国互相攻伐,互有胜负。到了北宋雍熙年间,辽圣宗年幼,其母萧太后垂帘听政,北宋借机举行了“雍熙北伐”。由潘美、杨业领兵攻打雁门关,曹彬从河北攻打涿州。在宋太宗驾崩后,咸平二年,辽圣宗和萧太后又举兵来攻,他们看准了北宋真宗皇帝登基不久,尚没有实战经验,在北宋将官交替的时候发兵。宋真宗派老将傅潜在河北保定、瀛洲一带防守,连续击败辽军。有一次,宋军诱敌深入,最后派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宋朝的骑兵!

北宋有骑兵吗?还真有,人不多,一般也就几千,如果全凑齐了也就2万多。以往北宋与辽国交战,辽国靠的是骑兵,而北宋靠的是重步兵和摆阵。北宋的军事制度十分科学,步兵训练有素,指挥统一,带兵的将领手中都有阵图,能够快速排兵布阵。北宋科技发达,冶铁技术、火药技术都远远高于辽国,重步兵都手持长枪,身披重甲,要不就是单刀和盾牌,还发明了很多种弩箭,所以北宋的重步兵打辽国骑兵是有富余的。这次北宋都出骑兵了,一下就把辽国打懵了。辽国将领看了都不相信,自己身为马上民族,骑兵却不会布阵,无法训练得像北宋骑兵一样那么默契。这一战中,辽国的主力部队铁林军全军覆没。

到了景德元年,辽国再次大举南下,萧达凛、萧观音奴、萧太后、辽圣宗、韩德让等人全体出动。辽军长驱直入,直攻开封。开封离辽国本来就不远,很多朝臣都劝宋真宗迁都,江南的官员说要迁到南京,四川的官员说要迁到成都,宋真宗都不知道该迁到哪里好。这时,寇准站出来说:“不能跑!”皇帝非但不能跑,还要上前线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宋真宗开始也不敢上前线,在争执过程中,宋真宗气得转身就走。寇准上去拉住皇帝的衣袖接着劝说,直到宋真宗同意为止。于是,宋真宗直赴澶州。澶州被黄河分为南城和北城,宋真宗到了南城以后,又不敢过河到北城去,是寇准强行逼着宋真宗到北城的。守城的将士一看皇帝来了,果然士气大振,大败辽军。萧太后只得同意议和。

1005年一月,辽宋双方在澶州,又叫澶渊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举行了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包括四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涿、瀛、莫三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宋朝当时谈议和价码时,宋真宗派的是曹利用,说底线是100万。当曹利用回来禀报时,他伸出了3个手指头。宋真宗问:“是300万吗?”曹利用说:“30万。”宋真宗立刻重赏了曹利用,就像捡了很大的便宜,完全没当是在赔款。总的来说,宋朝每年花10万两银子和20万匹绢买平安,从经济上讲十分划算。因为一旦兴兵,开支远比这个要高很多倍,而这点小钱通过互市完全能赚回来。此后100多年间,宋辽不再有大规模的冲突,维护了双方百姓的平安。因此可以说,澶渊之盟是百年大计,是可持续发展的,不能仅仅看到给辽国10万两银子、20万匹绢就说是屈辱的赔款。

寇准促成了澶渊之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良相。

关键词七:古代对外关系

谈起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少不了要提到对外关系。丝绸之路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商贸路线,其沿线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原丝织品源源不断向西方输出,武威、敦煌、吐鲁番、库车、和田、拜城、巴楚、楼兰、尼雅等地都曾发现过汉唐时代的彩绢和锦绮。英国探险家斯坦因20世纪初首次在古代楼兰遗址附近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许多美丽的彩绢,其上还织有“长乐明光”“益寿延年”等汉字。尼雅古墓出土的丝织品反映了东汉织物的技法与纹样风格, 除普通的平纹绢和缣,还有彩色显花的锦、本色显花的绮罗以及质地细密的纨绫,其中,锦大多嵌织隶书吉祥句子。3世纪以前,新疆地区丝织品生产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些纹锦显系中原出产。

中国丝织物引起西方世界的无限倾慕,罗马帝国自西汉末期以后便成为中国丝绸的最大主顾。据说公元前48年,在罗马一次祝捷盛宴兼演出的会场上,恺撒(Julius Caesar)突然脱去外套,露出他的丝绸长袍,令在场所有人惊讶羡慕,甚至目瞪口呆。这种轻柔舒适又光彩夺目的纺织品随即风靡整个罗马帝国。

《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张国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10

内容简介:

本书清晰界定了不同时期“西”的意涵,并依据各个时期中西关系的特征,将自先秦至1800年前后数千年的中西文化关系划分为两大阶段:上卷主要讲述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1500年以前),下卷则是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时期(1500—1800),全面拓展了近代以前陆海“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蕴。

精彩书摘

中国与西方:传说与史实

历史上,中国文化与许多文化都发生过关系,那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中西文化关系的历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对“西”的意涵有所揭示。

什么是“西”?在中国人的观念世界中,“西”是一个特别具有异国情调的概念。“西”不仅是一个方位名词,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周穆王西巡、唐僧西游、成吉思汗西征、郑和下西洋、蒋梦麟的《西潮》、西学东渐,其中的“西”,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地理文化概念。

中国人对“西”的认识是渐进式的。最早的西域仅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地中海的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郑和时代又涵括了非洲东海岸。明清时期接触到欧洲人,知其所处地域比历史上所接触之地更靠西,则“西”的概念又扩展为欧西,并呼以“泰西”“远西”,以示与早年之“西”的区别。中国古代史书上的“西海”可能是指波斯湾,也可能指黑海或地中海。明前期的“西洋”大体指今南海和印度洋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表述为万历年间张燮《东西洋考》所言:“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晚明盛清时期,“西洋”已特指欧洲,各类欧洲事物都被冠以“西洋”之名,这样的概念延续到近代。总之,我们讨论的“西方”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而变化,在明中叶以前大致指中亚、印度、西亚,略及非洲,晚明前清时期指欧洲。近代以来“西”的地理概念淡出,政治文化内涵加重并且比较明显地定格为欧美文化。

历史上中国人观念中的“西”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大航海之前人类重要的文明区域,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外,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印度教与佛教)文化圈、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圈和欧洲(基督教)文化圈,都属于“西”的范围;人类最重要的具有源头性的四大文明中,其他三个文明区域都在中国的西边。在历史上,欧洲文明与西亚、北非及印度文明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是语言学的联系,共同的印欧语系把相隔遥远的印度同英伦三岛、莱茵河畔连接为一体;其次是宗教的联系,希腊宗教、印度教、波斯古代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思维共性或历史联系,为东西方学术界所共同认知;而与此相关的西亚大陆及地中海周边地区拥有共同的神话和知识,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此外,还有战争的纠葛:从波希战争、希腊化时代,到十字军东征等,造就欧洲文化的综合性。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马其顿(Macedonia)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前323)的远征曾使西亚和北非经历过长期的希腊化时代,虽然这些地区的居民早有自己的发达文化,希腊文化不能真正取代当地文化,但彼此都留下了很多的融合痕迹。罗马帝国的文化不仅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遗产,而且也结合了西亚地区的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就带有强烈的西亚文化精神,以至在许多方面湮没了希腊文化的传统。罗马帝国通过武力征服向欧洲各地传播的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文化,在公元1000年前后被及今天的整个欧洲,以至公元600—1100年间,欧洲的古典传统黯然失色。欧洲的中世纪其实是近东文化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混合物。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才使希腊文化在欧洲重新显现,然而又是以阿拉伯文化为中介来重新显现。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中,西亚特色和希腊化时代的特色更为明显。

与以上所有这些文化相关的事物,在中国人眼里都属于“西”。由此看来,“西”其实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异域文化。中国人历来喜欢与“西”争夺文明的发明权和首创权,佛教传入之时就闹过“老子化胡”的笑话;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之后,又有“西学中源”的奇怪说法。当然,欧洲人关于中国文化西来说、彩陶文明西来说、中国文字起源于埃及象形文字之类的论调也不绝于耳。即使到了近代,文明的发明权之争已经逐渐平息,中国人仍要以体用关系来调解“中”“西”的各自定位(西体中用、洋为中用)。但是,中国人几乎从来不与“东”发生类似的纠葛。因为在东亚世界里,中国文化长期居于输出性主导性地位。说到这里,难免又涉及中国人的天下观问题。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唯我独尊,古人普遍认为中华帝国才是人类唯一的文明,或者说唯一高等的文明;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目空一切、排斥一切的文化。这种看法比较片面。因为它无视了中国人心目中“西”的概念。

论及中国古代的世界观问题有一些重要概念需要搞清楚。比如“四裔”“天下”与“绝域”。中国古代对人类居住的“天下”(世界)的认识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仅指“中华”,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处的“天下”实为“中华”。第二个层次是包括中华和四裔(夷狄),共同组成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这个“天下”的秩序通过朝贡来维系,其范围大体相当于今日的东亚世界。第三个层次是包括了“绝域”,绝域一般指遥远的西方世界,不包括东亚各国各地区。尽管中国人主要在第一和第二种意义上使用“天下”的概念,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绝域)的朦胧认识当然,中国古人对于四裔与绝域的区分不可能像今天的国界一样决然分明,实际上会随国势的强弱和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是,这样两个概念毋庸置疑是不同的。唐朝强盛时为了规范派出使节问题,有“绝域”与“入蕃”(或八蕃)的区别。其中“蕃”除了东亚诸地区外还包括了波斯,波斯“以外为绝域”。

析而言之,“天下”是指天子所统治的区域,并非一个客观的关于“世界”大小的观念。汉代以来,中国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认知不断扩大,“天下”的范围也有所调整,但调整的依据并非地理知识,而是天子的影响力。西汉已发展出关于“世界”的三重范畴。第一层是汉朝的郡县;第二层是汉朝以农业地带为主的周边,其中的国家是其藩属,汉朝皇帝藉由朝贡与册封体制与之联结。第一层与第二层即是中国人所认识的天下。第三层可谓天下之外,是一个异域、绝域,也是一个人的理性所无法认知的世界,因此天子可以不需要支配这个区域。简而言之,“天下”是由中国以及与中国有朝贡、册封关系的域外国家所建构的政治系统。那么“化外”是什么呢?古代中国的理想政治形态可以归结为一个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的同心圆。“化内”是最内圈,即皇帝直辖的郡县区域,其人民被称为“华(人)”“汉(人)”。此层之外的区域统统是“化外”,人民即为化外之人,也被称为“夷(人)”“蕃人”。但化外之地又可以分为二层,内层是中国的藩属国,亦即是“天下”之内的化外之地,此区域虽属蛮夷之地,但文明程度相对较高,其君长向中国天子朝贡并接受册封,其人民也因之得以进入文明世界。化外之地的外层则在“天下”之外,是绝域、异域,是天子教化所不及之地。涉及领土归属权问题,则包括化内之地与化外内层在内的“天下”皆是天子领土。

用现代概念简单地说,中国古代有一个“东亚世界”和“西方世界”(绝域)的观念,东亚世界都是笼罩在中国文化圈之内,是中国人“天下”观的主要内容。在东亚世界里,古代中国的国家政策以追求一种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为满足。对于东亚世界的成员,只要接受中华礼仪文化,就可以被纳入朝贡国的地位;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兵戎相见的冲突。因为古代国家的安全观,乃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同与异来确定,文化上的认同是界定国家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

但是,对于西方世界(绝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异域外邦的意识,“西方”从来都是一块代表非我族类之外来文化的神秘地方。对于西方人的朝贡,中国皇帝从来不刻意追求,即不在乎西方国家是否入贡朝觐。1500—1800年间,西方国家企图要以自己的方式挤进这个东亚秩序之内,却一再遭到拒绝,拒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西洋国家过于遥远,鞭长莫及。但是,这并不妨碍康熙皇帝基本上以平等的心态与罗马教廷进行外交往来。到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求助于坚船利炮轰塌了中国人的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