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分析
2021-01-11史明灿王峥
史明灿 王峥
摘要:原阳县地处郑新一体化发展重要节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下,近年来,原阳县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业态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模式,通过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利用“一产”、发展“二产”、做大“三产”,助推原阳县加快产业转型。原阳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虽有不足,但在政策推动下,仍面临诸多机遇。
关键词:原阳县;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都市乡村游、田园生态游正是顺应城市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产业类型,能较好地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通过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促进乡村经济和谐发展。
原阳县地处黄河之滨,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黄河滩区面积占河南省總面积的31%,处于郑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原阳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生产小麦和水稻,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政策推动下,从既有的“一产”发展了汽车零部件、综合化工,以及农副产品精加工等“二产”工业体系,但“三产”还处于薄弱状态。
目前,原阳县已有的田园综合体是水牛稻田园综合体,融合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农村社区的综合发展模式[1]。原阳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通过“水稻+养殖”的立体种植模式,不仅能生产出无污染的稻米,同时,通过稻田养蟹、养鳅的方式,能达到“一水两养”的效果[2]。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吸纳周边农户入股,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品牌”的发展模式[3],建设“种养殖、休闲餐饮旅游、商务接待、康养”为一体的生态文化疗养式综合性基地,但在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一、原阳县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
(一)游客来源单一
通过对原阳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考察中发现,该基地游客来源主要为原阳县周边区域,省内其他较远地市及省外游客相对较少。同时,游客年龄分布在30-50岁之间,这部分游客成为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主力消费群体。另外,大多数游客出行方式选择以短途自驾为主,跟团游相对较少。
(二)信息传播面窄
在对游客的进一步了解中发现,大多数游客对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认知信息主要来源于亲友介绍,其次是网络宣传。水牛稻田园综合体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户外广告、利用旅行社进行信息传递的比重并不大,大多数游客都是第一次听说原阳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对“水牛稻”品牌没有任何认知。
(三)客源不稳定,游玩时间短
水牛稻田园综合体主要依托水稻的种植和稻田蟹的养殖,受季节影响客源不稳定。每年4-6月份及9-11月份是客流高峰期[4],其余时间客流骤减,使得该基地客流在四季分布参差不齐,且大多数游客对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二次出游意愿偏低。
(四)产品附加值不高
水牛稻田园综合体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种养殖,仅有粗加工的“黄金晴”大米和稻田蟹、稻田鳅,没能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高附加值产品的挖掘。同时,由于该基地产出的产品和同地域的产品不能一目了然地辨别真伪,导致基地产品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经济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五)县域内项目联动性差
原阳县域内目前仅有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博浪沙森林旅游度假区(鹿岛房车小镇)、大信家居3个较大的旅游景区,各个景区间的距离按车程计算在0.5-1小时左右,其余的游玩场所都是零散的生态园、葡萄采摘园等,规模较小,县域范围内各个旅游项目未能形成规模状态,不能达到联动优势。
(六)项目定位不明确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主要有10个,这10大项目均为2017年批复创建,各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且定位明确,均以核心区为中心规划建设辐射区域,形成“点一线一面”的发展蓝图。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目前虽只是原阳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但对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原阳县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
(一)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客流量
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可在现有宣传渠道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如,微博、腾讯微视、抖音、虎牙等平台进行推广及营销宣传,扩大影响力及知名度。通过打造一批有技术基础的“农民”宣传员,让他们通过技术培训获得自媒体运营技能,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对不同季节的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现实状态进行实时直播,尤其要加大在节假日的直播力度,从而达到一定宣传效果。网络受众往往比本地媒体宣传的受众要广,这就解决了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只能吸纳新乡和郑州周边客流为主的情况。此外,水牛稻田园综合体还要积极和各大旅行社合作,通过设计合理有趣的旅游线路来增加吸纳客流的能力。
(二)开发创意体验性项目稳定客流
目前,水牛稻田园综合体主要项目为种养殖、采摘、餐饮、休闲,还处于乡村旅游的初级阶段,开发项目比较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游客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较少,现有项目受季节影响较大。因此,如何打造具有亮点、均衡季节差的创意性项目是水牛稻田园综合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原阳县本地的村落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消失,可通过增加创意性、参与性项目的开发,挖掘已有的民俗文化,带动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及周边村落的发展。
(三)突出产品特色提高附加值
水牛稻田园综合体通过立体养殖方式,既能产出优质大米又能养殖稻田蟹和稻田鳅,但这些产品只通过线上、线下售卖初级加工品和休闲餐饮,不能带来高收益。这就需要水牛稻田园综合体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增加水牛稻大米的辨识度和防伪性;其次,提高这些初级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技术,开发二级加工甚至三级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再次,立体养殖的稻田蟹和稻田鳅可通过再加工的形式进行外销,以此来增加收益;最后,还要再开发适合稻田养殖的水产品和再加工产品。此外,还应充分了解游客意愿,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开发旅游创意产品[5],提升基地特色。
(四)抓住合适机会引入风险投资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迎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兴发展模式,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据了解,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合作社和农户的入股资金,其次是县财政补贴,和国家试点的田园综合体相比资金匮乏。同时,县政府在项目初期除了建设基础设施外,对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未能进行有效指导,导致田园综合体建设进度缓慢,效益低。风险投资是指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取得该公司股份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已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可在合适机会下通过项目展演进行风险投资来扩充资金来源,从而更好地为后续田园综合体建设夯实资金基础。
(五)合理规划谋划布局
纵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每个项目都有长期的规划布局,一般以特色项目为核心区域,以互补或当地鲜明项目为辅助区域,形成区域范围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水牛稻田园综合体找准自身特色定位,以某些项目作为自有特色进行建设,以其他项目作为特色项目的辅助性项目进行建设,同时,还要保证特色项目和辅助性项目之间能形成联动,互相促进发展,完善县域范围内的生态格局[6]。
(六)培养专业性管理人才
在水牛稻田园综合体从事工作的员工大多是合作社的农民,虽经过一定培训,但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导致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企业发展前景不具有前瞻性。因此,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需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支撑发展。首先,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可将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员工送至高校进修,学习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管理技能,培养管理人才;其次,可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自身员工管理水平;最后,水牛稻田园综合体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根据项目的建设情况和进度,有需求地培养一批高校大学生,使其毕业后进入该企业服务,实现共赢。
(七)丰富田园综合体的内涵
目前,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已引入研学、康养等概念丰富项目的内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意空间、商务业务开发、农耕文化教育、生态科普、特色项目表演、民宿、村落文化等形式来丰富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内涵,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建设更具多样化和层次性,从而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以水牛稻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原阳县田园综合体建设尚有很大进步空间,对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水牛稻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这也是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面对的障碍。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应在汲取其他省市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路径,在今后发展中不断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3]甘鶴驰.原阳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2][4]王政杰.原阳县水牛稻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5]刘晨阳.农业生态特色小镇游客满意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6]李超前.基于郑新一体化背景的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9.
作者简介:史明灿(1969-),女,河南开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王峥(197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