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
2021-01-10刘三书
刘三书
摘 要:高中教育的設置是为了达到最终“立德树人”的目的,这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最终目的,而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学阶段重要的文科科目,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相应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核心素养,以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高中历史深度学习,正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所提出的概念,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历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深度学习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高中历史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必然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命题,从而发挥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最终教育目标中的积极作用。就目前情况而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篇文章将从分析这些问题出发探索通过深化学习这一方式推动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科目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众多科目主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基于这一背景,不少学校开始推动教学内容设计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也是得益于这一状况,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及时把握到了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所在,也没有深刻了解本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设计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偏差,在缺少完整的教学方案和完善的教学计划的情况下,盲目跟从核心素养培养的潮流,不假思索地打出核心素养培养的旗号,甚至盲目重视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历史水平和历史成绩提高的作用,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导以及日常学习计划的设定,导致历史科目在教学活动中既没有长远的教学目标,也没有短期的教学计划,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案也处于没有头绪的状态,完全不能体现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效果,深度学习模式也缺少推行的空间和土壤,这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状导致一些学校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深度学习方案的推行陷入了困境,以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和深度学习方式推行目的完全脱离了初心和本质。[1]
(二)深度学习方案无法贯彻落实
历史核心素养概念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不少学校也开始尝试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并逐步开始进行相关的研讨与深度学习方案制订,但是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深度学习这一设想提出的时间还较短,相应的具体实施计划还没有完全展开,一些相当可行的举措与方案也没有完全落实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中。在缺少深度学习这一环节的情况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抽象概念转换为教学实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群体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课堂安排时也容易陷入并回到传统教学状态的怪圈。深度学习方案无法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实际上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执行力差和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的实践活动跟进乏力,导致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一句口号和一纸空文。
而出现深度学习计划迟迟难以落实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活动中的原因主要是核心素养培养这一创想的根基不牢固,很多具体的执行教师仍然没有深刻认识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效用,自然也就缺少为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转变教学思维,学习新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的动力,无论是“历史核心素养”还是“深度学习”,对于不少历史教师来说都是有待考证与检验的“新事物”,这些教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概念和深度学习方案的实施也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缺少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的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深度学习计划自然难以贯彻落实。
(三)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同时又是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与深度学习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可以说,历史教师的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了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和深度学习方案的实施进程。但是由于新的课程改革开展的时间较短,而历史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计划也同样缺少可供参考的成功方案与完整计划,大部分历史教师仍然处于培养与孵化阶段,现有的水平并不能完全满足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深度学习计划实施的要求。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短期内无法完成教师的完全转型与全面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迫切性,也没有认识到深度学习方案对于历史教学和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缺少进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多数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远远无法满足新的课程改革需求。在陈旧的教学理念、落后的知识体系、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缓慢,深度学习方案的具体措施无法快速地推广,再加上许多历史教师已经不再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对于新思想、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深度学习计划在高中校园中落实推广的速度要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速度。[2]
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具体措施
(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不同科目、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习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高中历史科目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了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指向下,高中历史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调整与变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逐渐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状态,并培养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状态。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把学生当作历史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作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翁的地位,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展,推动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逐步地把课下时间和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答案的“简单”教学状态,同时也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下肤浅、表面的讨论方式和问题内容打破,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二)激發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要使高中历史课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浅显、表面的授课状态,使学生真正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生动力,使学生将历史科目的学习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突出历史科目的特性和独特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相应的历史思维、历史思想,从悠久绵长的世界历史中汲取历史智慧,充实、丰富自身,使学生在完成高中教育后也能够保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动力。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历史课堂,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要把历史课堂打造为历史故事的载体,在历史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与历史精神。通过设置历史标题、设计历史小剧场、改编历史故事等具体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畅想,快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与潜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冲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才算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状态,而这一状态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学生的主观意愿,因此深度学习方案的实施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无论是具体的知识,还是由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精神内涵和历史结论,都是学生直接从课本上和教师的讲课中得到的,缺少学生的自主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形成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甚至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使学生认识到课本和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其次要鼓励学生独自进行思考,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和思维习惯。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一切事物的盲目批评,而是在没有亲自验证之前保持对某一知识和理论的质疑,并通过深度思考与具体实践对质疑进行验证,只有把自己的质疑想法转化为实际的验证实践,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以理性精神和开放性思维为基础的,同时也包括严谨、公正的实践过程。在具体的历史知识考查习题中,批判性思维往往体现在随着历史材料的丰富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原有的历史观点不断被推翻,原本的固有理论被局部否定,甚至完全推翻,这时学生就要根据所提供的具体历史材料提交相应的历史观点,摆脱从书本和课堂上学习到的固有观点。
结束语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是新的课程改革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必然需求,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而深度学习是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法,通过深度学习,逐步体现学生高中历史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深度思考、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动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最终实现高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友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66-71.
[2]宋波.历史“核心素养”培育问题剖析[J].教学与管理,2018(1):49-51.
[3]罗祖兵.深度教学:“核心素养”时代教学变革的方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