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师参与慢病管理对提高慢性疾病人群安全用药的作用

2021-01-10张兰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

张兰

摘要:目的:分析医师参与慢性病管理对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10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医师参与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师参与慢病管理,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医师参与;慢性病管理;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6-01

随着现代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各种慢性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不但威胁患者的还款安全,同样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1]。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通常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终身用药,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此类患者多采取门诊随访的方式,但是在家中需要遵医嘱用药,并加强自我管理,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缺乏足够的疾病保健知识,对慢性病认知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接受服务的参与程度和配合程度较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依从性较差,出现不合理用药、饮食运动不规范的情况,大部分病人“不会管”“忘了管”“无人管”成为最大的痛点。为了进一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预后情况,需要加强医师指导[2]。医生参与慢性病管理是近些年来针对慢性病患者临床管理需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通过医师的有效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对治疗的配合度,有效控制病情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合理用药[3]。为了观察医师参与慢性病管理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100例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10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38~81岁,平均为(50.3±5.3)岁;其中高血压25例、糖尿病25例。对照组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37~80岁,平均为(51.0±5.5)岁;其中高血压21例、糖尿病29例。入选标准:有明确的疾病诊断;患者和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多種慢性病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以及重要性,同时展开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疾病变化。

观察组则实施医师参与管理模式,具体措施为:①组成慢性病管理小组:由临床医生、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中医医生、中医护士等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长由临床医生承担,科主任、护士长加入相应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要职责是负责人员统筹协调和安排。由一名医师负责患者的疾病管理,包括随访指导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内容。开始之前对医师进行强化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慢性病评估方法以及沟通技巧,护士协助医生利用电话、面对面、微信与患者、家属沟通,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②具体的管理方法:建立个人档案,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包括用药依从性、疾病防治措施的知晓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处方审核,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同时加强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具体的用药方法,并叮嘱患者用药之后注意观察自身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告知患者一些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若停药后仍旧无法缓解,需及时来院就医。加强慢性病随访指导,尤其是高龄患者,每月电话随访一次,每季度面对面随访一次,若血压、血糖未控制好,则半个月复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发放健康手册,明确药物名称、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定期复查疾病控制情况。叮嘱家属积极参与疾病相关健康讲座。同时组建微信群,通过在线指导的方式来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惑,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来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指导,从而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没有遵医嘱用药,自行减药或者是漏服后一次性服用较多药物,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临床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医师参与慢病管理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对健康管理的要求,通过医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减少患者不合理用药行为,提高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度,自觉遵循医嘱,加强自我管理,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指导有着较高的需求,但是很多患者由于年龄大,记忆力与理解力较差,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的行为,而医师参与慢病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医学指导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医师参与慢病管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医师参与慢病管理,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辛淑华,辛栋轶.医师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对提高慢性疾病人群安全用药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0):202-204.

[2]李静,李静婷,姚伟珉,等.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探索——某院开设医师-药师哮喘慢病管理联合门诊的现状及成效[J].中南药学,2020,18(1):158-162.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
感冒用药误区分析及合理化建议
护理干预对输液室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分析
团队合作模式提高非糖尿病专科胰岛素用药安全的实践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儿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调查分析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探析
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