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1-01-10李振宇孙昭睿宋善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李振宇 孙昭睿 宋善兰

【摘要】课堂教学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中医学》是医学生临床必修课,我们对中医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将思政元素理论知识融合实现了思政教育与知识提携教育的有机统一。本文着重分析中医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中医课堂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列举了相关教学案例,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1;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205-02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大学教育是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形式。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对新时期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该课程的内容,对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在教学设计时巧妙的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笔者在讲授《中医学》课程时,对该课程的思政教育行了探索与实践,在中医学教学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

1 中医学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应试教育仍然是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远低于专业技能教育。中医学课程教育面临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普遍认为今后主要从事西医临床,在工作中不会或极少涉及中医的诊疗。所以学生对中医学学习目的不清楚,课程学习兴趣不浓。(2)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目前西使用的中医学教材上是从基础一直贯穿到临床一本书。但是目前课时只有54课时,要在很少的课时里讲授如此广泛的内容,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辨证论治,难度很大。(3)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理解认同感差中医与西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学生在学习是会遇到很大的困惑。(4)纯理论教学,脱离临床教师受到课时限制,只是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临床实践,学生缺乏运用中医理论去诊治疾病的学习和锻炼,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中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否定中医的事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势必会受到这些谬论的影响,动摇学习中医的信心。如何与这些谬论作斗争?习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中医学课程教育中必须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尤其是提炼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丰富思想精神内涵。只有坚定学生热爱中医的信念,才能接受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

医生是一门特殊的职业,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点。对于医学生而言,医术的学习固然重要,医德的教育同样不可缺失。所以自古以来,中西方都有关于医德的精辟论述。西方医学中有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关于医德的论述,最经典的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年)撰写的《大医精诚》。该篇论著对后世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医精诚》提出医生要有两个方面要修养:“精”与“诚”。“精”,即医者要医术高超湛,方能治病救人;“诚”是从医者的医德做出了规范。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对待患者不要有富贵贫贱的区别,都要如同对待亲人。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中对《大医精诚》有一段极高评价: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2]。大医精诚对医德的论述与目前倡导的课程思政不谋而合。中医学课程中可以作为课程思政资源非常多,但是需要教师用心的挖掘和整理。中医学理论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培养,更有助于良好的医德养成。

3 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和客体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体到大学生课程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即客体。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所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成功,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同样要重视客体的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仅仅是教师灌输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新时期的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应该是交流互动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发挥主体作用[3]。

4 中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举例一阴阳学说教学

4.1 授课对象学情分析级教材分析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要求,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8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全科)1个小班同学参加本次教学研究。该批学生来为大学二年级,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医学基础教育,但是普遍缺点接受传统中医思维模式较困难。《中医学》是高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教材主要任务是传授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4.2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阴阳的概念,了解阴阳之间关系和阴阳的哲学内涵。情感目标:提高对中医学的兴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3 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导人环节,提问学生①被称为四大国粹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书法、武术、京剧、中医。②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四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引导学生回答: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华文明。③其他三个文明灭亡的原因?有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等因素。中华文明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的瘟疫灾难,但是文明并没有中断。并引用习总书记在2017年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明。”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引用毛主席所说过的一话:“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作为总结。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导人新课,了解历史上中医学的重要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学习中医的信心。在新课导人环节最后,介绍阴阳学说的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是打开中医学宝藏的一把钥匙,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2)新课讲解学习分为: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的概念、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的哲学内涵四部分。①阴阳学说的起源通过展示甲骨文阴、阳的图片,引导同学分析汉字阴阳的构成。即阴阳最初指的是日光的向背,《说文解字》:“阴,闇(同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通过观察甲骨文的造字方式揭示汉字的本义。②阴阳的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通过对阴阳的起源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哪些具有阴阳类似属性的现象或事物。举例如白天、黑夜,夏季、冬季,南方、北方,冷、热等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这些现象或事物之间都有哪些关系。教师最后总结出中医学中阴阳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的概念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含有一分为二的意思,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讲授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并初步了解阴阳的哲学内涵。③阴阳之间的关系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4个方面。结合之前在阴阳概念中讲到的自然界具有阴阳类似属性的现象或事物,例如白天、黑夜,夏季、冬季,南方、北方,冷、热等等。让学生讨论这些具有阴阳属性的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白天和黑夜是对立的,但是自然界中如果没有白天就谈不上黑夜。白天和黑夜不是静止,而是向对方转化。转化的方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借助一天之中的白天黑夜的转化来来说明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转化、消长平衡的关系。从抽象的哲学关系到具体的事例,学生更容易接受。为了学生更好的记住阴阳的关系,借助太极图这一学生熟悉的符号,来帮助记忆。太极图体现了阴阳学说全部内容:其黑白分色即是阴阳对立,黑白互相延伸体现了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黑白互相存在于对方的中心即为阴阳互根[4]。④阴阳的哲学内涵该知识点需要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认识,所以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及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内容,即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与阴阳学说中哪些内容是相对应的。即对立统一规律符合阴阳之间对立和互根关系;质变量变规律符合阴阳之间消长和转化关系。所以中医学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医学,中医学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武器,同否定中医的谬论斗争,以增强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

4.4 课堂小结 本次授课讲述了阴阳的概念、阴阳之间的关系、哲学内涵等知识点。强调阴阳学说的对于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在本次课程中挖掘了中医学阴阳章节所蕴含的诸多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点结合,很好的完成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总结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5]。课程思政不同与思政课程,是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与该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悉人文知识,了解唯物主義哲学。同时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挖掘其蕴藏的思政元素。特别其中与中华优秀文化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相关的知识点,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见:中国中医药报.2016-12-7:第4版

[3]王琪.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研究及在高校中的体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133-135.

[4]肖飞.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间的哲学桥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4):22-28.

[5]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33(7):10-12.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9年度科研发展基金(KD2019KYJJZD014)

通信作者:孙昭睿,E-mail:sinzhaorui

猜你喜欢

中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