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中的应用探讨

2021-01-10陈秀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舒适护理

陈秀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奇偶次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3例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获取两组住院期间的负性情绪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获取)。结果:两组服务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服务前,研究组服务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常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21)10-0175-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尚未明确病因的心肌病。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同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比较危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因临床尚未研制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特效药物,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预后情况较差。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服务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奇偶次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研究组男性有20例、女性有1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34~85岁(59.71±4.26)岁;心肌病病程在3月~8年(4.12±2.07)年:NYHA分级结果如下,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8例。对照组男性有19例、女性有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33~85岁(59.48±4.37)岁;心肌病病程在3月~9年(4.45±2.19)年;NYHA分级结果如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比较意义。纳入标准: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满足WT01995年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满足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患者均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无法配合临床展开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研究组33例实施舒适护理服务(1)全面评估:在患者入院,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在患者意识清醒后,积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主诉症状、身体状态、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等信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2)健康指导: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护士需针对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治疗方法的认知情况展开相应的健康指导,借助疾病知识手册或是疾病知识视频,有理有据、言简意赅的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在患者、家属掌握相应的知识后,随机抽查几个问题,评估患者、家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在患者住院期间随时解答患者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3)心理护理:积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緒波动,促使患者的情绪恢复平和,尽可能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对疾病的优质影响,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需列举成功案例,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心。(4)用药指导:药物是治疗患者疾病的关键,护士需结合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用药指导,详细讲述各种药物的准确用量、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同时还需讲述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发生不良反应的准备。

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情变化,为患者实施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心动图检测等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抑郁评分,在两组患者服务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总分在0~4分,量表总分越高,患者的抑郁情绪越严重。(2)焦虑评分,在两组患者服务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共有14个问题,每个问题总分在0~4分,量表总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3)睡眠质量评分,在两组患者服务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1]评估,共有19个评条目与5个他评条目,其中前18个评条目参与积分,组成7个维度,单个维度总分0~3份,量表总分0~21分,量表总分越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4)护理满意度,在两组出院当天获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获取,调查问卷内共有10个题目,单.个总分1~3分,总分1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10~20分为基本满意,21~30分为很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下表2所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比较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后会有心室扩大的病理改变,继而导致心脏功能障碍。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步恶化,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生理不适症状,诱发严重不良反应,继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临床有研究[2]明确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想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则需配合护理干预,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文献较多,不同的文献得出的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有研究[3]明确指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CCU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EF、CI、CO、SV),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有研究[4]指出,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HAMA评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 vs76.92%),可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17.95% vs 38.46%)。

舒适护理服务要求医护人员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展开护理服务,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分析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舒适护理服务囊括全面评估、健康指导、心理干预、肠道护理、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可达到不同的效果。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5];健康指导可让患者进一步掌握疾病知识、治疗知识,可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掌握程度,继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促使患者积极、愉悦的参与临床治疗;肠道护理可促进患者胃肠蠕动,预防胀气、腹胀、便秘等不良胃肠道反应;用药指导可让患者进一步了解药物的药理知识、药物不良反应,可让患者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患者因为不良反应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

由上可知,慢性心力衰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董锦丽.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9):1253-1254.

[2]石利云.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41-842.

[3]刘萍,贾洁.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田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297-1299.

[4]冯红云,刘潘,赵媛媛,等.双心医学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7):1901-1904.

[5]鲍克娜,马建宁,任冬梅.专科护士全程護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9):1063-1066.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