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21-01-10蒋仙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康复期实施效果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42例对其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内观疗法,比较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干预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内观疗法;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最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出现行为异常、思维异常等不良行为,患者的社会功能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针对该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1]。然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甚至会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42例对其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内观疗法。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2:20,年龄21岁到67岁,均龄46.3(s=5.1)岁;病程为6个月到9年,平均病程为4.3(s=1.1)年。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0:22,年龄20岁到65岁,均龄46.1(s=5.0)岁;病程为6个月到8年,平均病程为4.2(s=1.2)年。两组的线性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入院后,先接受连续一周的内观治疗,主要流程为:首先,由专业内观导师引导患者接受内观治疗,具体方法为:在院内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作为内观时,引导患者静坐在1平方米的评分内,不与外界联系,保持静止状态。患者除了必要的排泄、睡眠以及进食外,均处于内观状态,保证每天内观时间不低于10小时。同时,每天需要与患者进行6次面接,每次时间为4分钟左右,每次间隔90分钟到120分钟。在治疗当天,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在完成集中内观后,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分散内观,时间为晚饭后1小时,每次持续30分钟,连续进行3周。其次,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康复训练、组织团体心理游戏、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参照组接受与研究组相同的综合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干预前、后,根据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分,分值为0分到48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同时,评估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分为优(患者经过干预后精神状态稳定、未出现肇事事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良(患者经过干预后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未出现肇事事故,社会功能有明显提高)、差(患者经过干预后精神状态未见改善,偶尔会出现肇事事故,社会功能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22.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2.1 比較两组的干预效果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评分

比较两组干预前的社会功能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经过干预后,其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通过给予患者想要的治疗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患者的显性症状,防止患者出现复发问题。但是,对患者的职业竞争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影响较小,再加上患者在长期服药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残留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再次入院的严重后果[2]。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内观疗法作为一种主要针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手段,可以引导患者更好的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温暖,使其能够对外界的善意产生正面回应。尤其是通过引导患者进行内观,可以使患者体会到满足、愧疚以及感动等丧失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纠正患者对外界事物体会,使其可以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能够切实的改善患者的歪曲认知,从而使患者能够恢复理性认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情感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干预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内观疗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铭云,宋翠霞,闫志静. 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及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J]. 心理月刊,2021,16(17):22-23.

[2]邵玉昭,王丽. 综合护理干预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7):21-24.

作者简介:蒋仙英(1979.03-),女,汉,上海,主管护师、心理测量师,本科,单位:上海市奉贤区精神卫生中心,研究方向:精神护理

猜你喜欢

康复期实施效果综合护理干预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