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价值内蕴和路径探析

2021-01-10王华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

王华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深受影响以致不少人的心理抗压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扮演重要角色,也承担着重要职责。本文立足于高校辅导员职责,就当前辅导员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现状作简要分析,对其如何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并给出关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 心理育人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59

The Value Connot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College counselors Construct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WANG Hua

College of Sociology and Histor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era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ffected so that many people with psychological compressive ability appear different degree of reduced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college counsel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lso bea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selors’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work better,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counselors to carry ou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ath.

KeywordsNew era;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ollege counselor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接触到更为多元也更加复杂的信息。作为“00后”的他们,性格有着显著的优点,但亦有不少问题,比如孤傲、封闭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的关卡之一,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随着时代的进步,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势必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导致心理情绪异常。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體系,[2]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此,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困境探微

1.1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内容有待扩展

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开设多种课程供大家学习。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各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特色,部分课程所占比重降低。相较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一些高校中显得相对薄弱。[3]首先,在内容供给上明显不足,除心理学专业以外,各高校利用大班教学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其会导致师生在心理上的不重视以及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渠道有限。[4]其次,有些高校注重规模化教学,缺少针对性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的情况。

1.2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队伍有待完善

现阶段,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是辅导员、党团学生干部,而专业教师的比重有所减少。辅导员虽然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但是辅导员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没有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以及实践技能,所以不能更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指导。此外,大学生心理辅导对心理老师要求高,需要有极强的综合素养以及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训练。又因为他们接触的人群大多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不仅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指导,还需要安抚他们的消极情绪,这样实际上也会对教师产生过度的情感损耗,进而会出现一种职业耗竭现象。[5]

1.3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心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心理状况,这就对心理辅导团队提出了较高要求,其必须较深的人文关怀,懂得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还需要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因而学生不愿意去与心理咨询室进行沟通,也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关键因素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重要而又特殊的团队,他们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的参与者。他们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的依靠。正因如此,辅导员可以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准确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提前发现,提早干预,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他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掌握了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和多种创新管理手段。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因缺乏目标而迷茫、因懒散成性而堕落、因性格冲动而犯错以及因遇到难题而逃避,高校辅导员都可以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和创新的手段去了解学生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让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生活斗志,以更饱满和热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这样他们会保持一个学习新事物的态度和激情,与大学生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据统计,高效辅导员的年龄总体低于36岁,也正是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小,作为辅导员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也能想学生之所想,进而可以得到学生的信任。此时,辅导员成了他们的倾听者,也是他们的楷模,辅导员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品德影响着他们。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最容易接触学生,也是接触最多的。高校辅导员因其特殊性,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任务,使得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鉴别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及时作出处理。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高校心理育人体系中的主体性差异

3.1受家庭环境影响的问题

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家庭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一生的性格,也会影响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和方式,以至于影响着他后续的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心理发展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仅可以给后代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而且还可以以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3.2受人际交往影响的问题

当代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他们有自己内心的小圈层,在他们的思想里认为他自己独自一人可以完成任何事情,或者他自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个人小世界。二是自己因为缺乏自信和不敢与他人交往,又或者害怕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被拒绝而把自己包裹起来。三是他乐于与他人沟通,但在沟通过程中由于沟通技巧和方式的缺失,导致交往困难。

3.3受适应困难影响的问题

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终于走进了自己梦想的象牙塔。开学伊始,有一部学生是因为低于自己期望值而难以去接受,心理因为落差而有抵触;另有一部学生是初入陌生的地方,对周围环境、对同学的不熟悉而难以去适应;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对学习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当别人在为了一个目标奋发向上时你却浑浑噩噩。此时会因为自责和不安而引起心理的矛盾。

3.4受恋爱困惑影响的问题

大学校园里的恋爱本身是一件很美好、很幸福、值得回忆的事情,但有些事就是会因为恋爱而引起一系列问题。有些人会因为追求不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而苦闷,有些人因发现不适合,不知道如何提出分手而揪心,有些人因没有追求者而失去自信,有些人因陷入单恋的怪圈而无法自拔,最严重是有些人因失恋而产生难过、不舍、悲伤甚至绝望等心理。

3.5受经济困难影响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些同学因太过于看重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给自身贴上了贫穷的标签,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条件而产生的自卑的心理。他们因为家庭贫穷,不愿与他人交往,遇事经常逃避,不参加集体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孤独无助,对待人生消極避世,从而易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

3.6受就业恐慌影响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人数每年呈现一个递增的状态,因此就业也成了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前几年的碌碌无为而感到恐慌,有些学生因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可又没找到合适的目标而迷茫,有些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而眼高手低,有些学生因不自信出现焦虑。

4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主要路径

4.1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加强对基本心理学的学习,此外还应提升心理辅导的技巧,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对于辅导员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其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应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以昂扬的精神带动学生,以高涨的情感感化学生。首先,辅导员应该有思考的和积极地去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转化运用的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应该因材施教。从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去挖掘他们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并可以从他们的表现中鉴别其心理状态,“对症下药”,更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6]除了学习心理学基本知识外,辅导员还应该提升谈话技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本身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过于敏感,所以辅导员在开导学生,与学生交谈时更应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谈心谈话。

4.2构建积极教育环境

由于高效辅导员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学生不可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因而为学生构建积极地心理成长环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积极有益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其次,赞美是催人奋进的另一种途径。辅导员应该通过表扬来挖掘学生潜在的品质,而不只是指出错误,这样会给他一个努力的理由,也许就是因为那一句表扬,让他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7]

4.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现阶段,各个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这是一个很好的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普查结束后,首先应当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此外,对于特别要关注学生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库,并对他们进行访谈,情节严重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通过建档,辅导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情况,并定期摸排,进而实现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掌握。从一定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是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与重要基础。

4.4发挥朋辈咨询作用

所谓朋辈咨询,向年纪相同的同学或者朋友进行情绪抒发。一般而言,高校朋辈心理咨询是帮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帮助范围较广、接纳度较高、影响力较大且时效性较强。他们之间由于共处相同的时代,有共同的话题,相对沟通无障碍。但高校朋辈心理咨询也有一定的弊端,由于群体都是学生,他们对于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危机干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辅导员应加强对朋辈咨询小组的培训和重视。[8]

5结语

在新时代新的教育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乃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意义重大。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应该认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强自身基本心理知识的学习、创新工作方法,以便提高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广阔人生道路奉献绵薄。

基金项目:2020年度福建师范大学思政工作及辅导员工作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VG-2012)

参考文献

[1]汪莹,林益贤.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角色的冲突和对策[J].新西部,2019(26):120+162.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360A12-07-2017-0022-1.

[3]王甲志.基于创新思政教育的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策略[J].智库时代,2019(42):58-59.

[4]刘捷.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立体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2.

[5]张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的探究——基于辅导员视角[J].知识经济,2019(27):99+101.

[6]张娟,李百秀.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9):170-173.

[7]武变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4.

[8]林丹丹.淺谈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定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94,96.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