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的有效路径研究

2021-01-10胡洪志李晓华

科教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高职院校

胡洪志 李晓华

摘要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背景下,高职院校可充分借助“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质量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以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为研究切入点,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合格青年学生团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党建带团建 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25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Path of "Party Building and League Build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Hongzhi, LI Xiaohua

(Chengdu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0)

AbstractUnderthe background oftheconstruction ofhigh-levelvocational colleges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ask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la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work requirements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Leagu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in qualified young student league memb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tak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league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breakthrough poi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rty building and League building; path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强调“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要求共青团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新的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共青团要紧紧围绕在党委的领导下,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和青年思想行为新特点,以党建促进团建改革发展,实现党建与团建的共同发展,引领高职青年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

1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的内涵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进行自身建设的同时,以党建促进团建改革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特色工作模式。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即为在开展好党团自身建设工作基础之上,将共青团组织的常规建设纳入党组织常规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去,成为党组织常规建设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谋划布局,进而实现党建带团建并且以团建促进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形成党团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而高职院校“党建引领团建”和“团建助力党建”二者良性辩证互动关系的形成,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同时,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突出党的政治功能,把基层团组织工作放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引领建设好、巩固好共青团组织;要求基层团组织要坚定党的全面、正确领导,认真思考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改革的重难点问题,贯彻执行好、遵守好“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这一政治原则和行为标准,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基层团组织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2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党组织建设水平,丰富和完善共青团组织建设内容,加强和改善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领导,而且对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积极意义。

2.1有利于促进党和团特殊政治关系的建设与发展

党建带团建体现了党和团两者之间的特殊政治关系。《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此关系,结合高职青年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深化共青团组织改革,坚固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党和团特殊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

2.2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带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的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将直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开展好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2.3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日益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人才支撑。2019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大规模扩招,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持续进入高职院校,将会带给高职院校基层共青团组织工作新的挑战。此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处在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渲染当中,其思想观念易受到各种错误意识形态的侵袭,进而导致一部分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丧失理想信念、扭曲价值取向、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3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现状

3.1有待进一步认识“党建带团建”重要性

关于“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大多高职院校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及时将这一工作提上日程。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党建带团建”重要性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还不够深入,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路径方面多停留于口号式教育,较少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职教改革纵深推进下学生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及以灵活学制为代表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出适应性、操作性强的措施,不利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以及作用的有效发挥。具体而言,在“党建带团建”工作过程中,对团组织的重要作用以及团建工作的实际意义认识比较模糊,既没有深入认识到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想引领作用和保障作用,也没有把握好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作用。

3.2有待进一步细化“党建带团建”具体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有较为明确的大方向,学校层在相关具体工作落实开展中缺乏系统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内容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如在“带”的机制、思想、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应该如何在团员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即“带什么?”“怎样带?”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进而容易出现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系统、方法未总结等党团“两张皮”现象。此外,在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过程中,具体哪些方面应参照党建内容,哪些方面应保持团的特色,也是需要我们去界定清楚的。

3.3有待进一步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发挥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的实效,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以及符合高职院校发展客观实际的工作机制。而事实上,在现如今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一套健全完善且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实施机制,许多诸如“开会、讲课、讨论”等类似传统老旧的工作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对前沿新兴教育载体利用率不高,不利于“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效性的充分发挥。此外,在对高职院校团员青年进行思想引领教育的方式上,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团干部“上讲台”频率还比较低,教育效果不太明显等。

3.4有待进一步提升党团学生群体整体素养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全国高职大学生数量接近大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当前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多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思维较为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在知识基础、成长环境、心理状况、培养理念与模式等方面与本科高校大学生有著明显差异,难免存在党团学生队伍整体素参差不齐的现象。高职院校党团学生队伍整体素参差不齐虽存在多方面原因,但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密切相关,故开展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必然成为进一步提升党团学生队伍整体素养的关键一步。

4高职院校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的有效路径

4.1进一步深化对“党建带团建”重要性的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注重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进而外化为正确的行为。《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指出:“共青团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具有先进性的青年群众组织,是党的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新的时代条件下,结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职教改革纵深推进下学生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及以灵活学制为代表的管理方式等特殊性,深入把握“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学校各级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引导优秀学生党员榜样明确自身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作用和意义,全方位增强我国团组织的活力和生机,引领高职青年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党的忠实助手和忠诚后备军。同时,要注重以团建为依托,使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党建与团建的共同发展。

4.2进一步细化“党建带团建”具体内容

高职院校关于“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际开展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带建”内容,进一步提升党、团组织共建实效。一方面,思想建设上明确建设目标。党团思想建设上,可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以及团课为主要载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实现党组织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另一方面,组织建设上,增强党对青年学生的组织动员力,夯实团建基础。

4.3进一步创新“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党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时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制度、计划、培训、选拔、推荐等方案,把握党建带团建的方向,确保工作开展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帮助团干部和团员养成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的优良作风。

其次,保障好党团组织之间沟通、帮扶机制。建立党组织带团组织的“导师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征求团员青年的建议和意见,谈话涉及对党和团的工作意见,准确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关心团员的思想、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帮助有困难的团员,使党组织成为团员青年的精神乐园。

第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团员青年培养与管理制度,并打造高素质的党团学生干部队伍。针对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整体素质出现的参差不齐现象,要抓好“党建带团建”这一重要培养途径,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团员青年培养与管理制度,并打造高素质的党团学生干部队伍。具体而言,可在团支部选拔一定比例的团员、党员以及党团干部参加业余党校培训或团总支组织的系列培训等,邀请学院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为团干部和团员授课,内容涉及四史、党团干部角色转变、时间管理、文书写作、心理调适等各方面知识,并严格规范培训制度、严格把关培训过程、认真总结培训结果。当然,还要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视域下优化青年团员“推优入党”等选拔工作,建立一支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结构科学合理的党团后备干部队伍。

第四,在高职院校青年团员中注重临时、流动团支部的建立。如:实习生中、技能比赛团队中、因为疫情等原因假期留校的青年团员中成立临时流动团支部,让党的引领与关怀时刻贯穿团员青年身边和深入团员青年内心。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3]李祥.党建带团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4]杨臣,聂锐.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9.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

猜你喜欢

党建带团建高职院校
研究生“党建带团建”思路初探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石油政工人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如何做好党建带团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坚持党建带团建 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