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1-10王丽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王丽花

摘  要:朗读在小学语文中意义众多,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课文,还可以培养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朗读学会思索,从而养成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教师在小学阶段,要多进行一些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朗读习惯以及正确朗读的方式,以此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本篇文章便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一、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的着重点主要放在传授知识、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汉字,词语、成语的意义,以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这样才能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打好基础。但是,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其实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当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正是需要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可以熟悉一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你可以通过朗读,厘清故事中的起承转合以及人物脉络,这样对学生来讲,对课文知识也是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朗读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被格外地重视。归根结底来讲,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明确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所存在的重要的意义。

二、朗读能力培养的优势

(一)让学生熟悉课文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首先会对课文存在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其次,在学生通过第二次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和第一次朗读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探索和思考。在反复的朗读的过程中,也是对课文的熟悉的过程。

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需要学生学到《曹冲称象》。在第一遍朗读的时候,学生会对这篇故事所讲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第二遍朗读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对曹冲的智慧有一定的感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便会思索到一些我们能从曹冲身上学习到的优良品质。

(二)可以矫正学生的性格

小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的性格是十分两极化的。一方面,一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外向,他们比较爱热闹,不能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注意力也比较容易被分散;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比较内向的。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在众人之间,难免会有些羞涩。所以,朗读在这个时候,便可以矫正他们的性格。

对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讲,通过朗读,可以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完成一件事,从始至终朗读一篇课文之后,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的稳定性。而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讲,通过朗读,可以改变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那种害羞、不自信、怯懦的情绪,可以让他们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从而架起与他人沟通的桥梁。这对于学生在初始性格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融会贯通培养多项能力

朗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学生通过朗读,可以熟悉一篇课文。在熟悉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也熟悉了不同的作者在写文章时所运用到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他們的措辞等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都会通过了解,从而加深记忆,进而开始积累。在此基础上,朗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写作的养成和演讲的养成上。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朗读有利于他们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广泛的朗读,可以让他们拓宽思路,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容易养成自己的风格,形成思考。其次,通过朗读,可以有效率地锻炼学生的口才,对于学生的演讲能力养成来讲,也是十分具有优势的。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更会表达自己,更会说话说话。其实,说话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术,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学习。

三、小学低年级朗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朗读、强化朗读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低年级阶段,他们有的时候对汉字、词语、成语的认识还不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就很难完全通过朗读来真正地与创作文章的人产生心灵的桥梁。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朗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比如,学生预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根据这篇课文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选定不同的同学来进行分组分配,让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朗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然后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那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了解到这个学生对这个人物所了解的程度,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对于他们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及时地进行补充和说明。

(二)引入示范朗读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利、磁带等方式,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通过倾听他人是如何进行朗读的,从而进行模仿,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他们的语音、语调,包括停顿等等。学会运用一定的情感来朗读不同的课文,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索,更有利于他们学好语文。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这就需要学生在朗读中先根据示范朗读思索他人的语气,从而找准正确的朗读方式,进而能够完成口语交际的学习。

四、结束语

朗读一直都是小学语文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还能形成一定的感知,进而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领悟,从而强化他们的语文能力养成。

参考文献:

[1]唐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20(2):94-94.

[2]郑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4):57-58.

[3]黄蜀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000(005):14.

[4]王志颖.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584(02):78-79.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