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探究

2021-01-10郭育良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思维导图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将多重思维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加深阅读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文化水平和思维素养。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整合信息,构建知识体系,梳理思维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群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思维导图以形象、明白的方式,符合大脑的思考模式和思维的记忆特性,,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特点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可以发散思维的以图形为载体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使用者提高对知识的印象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而被大规模使用于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合理运用事件的关键点构建知识框架,对知识要点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整体的印象。

二、群文阅读的概念及特点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作用

(一)提高阅读速度

思维导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线索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地展示给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加快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节省学生阅读的时间,从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而在阅读速度提高提高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充课堂容量,符合新课标下的大语文教学要求。

(二)增强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板块中的难点,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利用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阅读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具体化,进而促进学生对群文阅读内容的理解。是因为小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往往难以理解文章深层次的意思,或者明白了文章的字面意思,却不知道文章主旨。

(三)加深阅读印象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运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内容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具体的导图与繁杂的文章内容相联系,抓住文章的主干,能够在学生脑子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反复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将变得非常深刻。

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一)自主預习

针对课内每一篇文章,可根据教师的预习案来展开思维,自己初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将把对课文的不解之处及感兴趣的问题在思维导图上做上标记,等待老师课堂讲解。因此,在后面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原先的思维导图进行改正和补充,进一步完善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思维导图既可运用在每篇课文的预习上,也可运用在整体预习单元课文上。学生可先参考单元目标,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找到课文中可以合并的相同之处,归类分析,整合知识。

(二)课上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将思维导图用于群文阅读,首先要让导图看起来有意思,抓住小学好奇的心理,因此可以拼图形式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以《荷叶圆圆》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如课件绘制一棵大树作为中心支撑——“荷叶圆圆是谁的什么”;将“枝干”——“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变换顺序放在一旁,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选择适当的“枝干“”板块补充进“大树”。这样高效、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思维导图也有了实际的了解和应用,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出学生知识的思维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三)课后复习

从课文单篇复习、板块复习、专项复习,从平时练考复习到期末考试复习,教师常感叹学生掌握知识点不牢靠。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有逻辑性的完成复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几个同学小组合作,共同绘制固定单元的单元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先制作单元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再梳理每课的知识要点,一点一滴的填充知识要点,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五、结论

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快速的构建知识体系,并在梳理思维的过程中巩固、提升阅读能力。作为新课标下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如何将思维导图合理、有效的运用于群文阅读教学之中,从而来拓展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待我们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6).

[2]于保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1)

[3]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4]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

作者简介:

郭育良 出生年月:1968年9月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单位:泾阳县口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