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刍议

2021-01-10董兴帅刘建英

科教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自信良好习惯

董兴帅 刘建英

摘要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最佳期。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为其终身身心健康及优秀人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认为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良好习惯 发展 自信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6.053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Good Habits

DONG Xingshuai, LIU Jianying

(Gansu Wuwei Liangzhou District Xiehe Nine-year School, 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lifestageis the key periodand the best period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Once students’ good habits are formed, they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lifelo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xcell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good habit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studyandlife,discusseshowtocultivatestudents’good habitsinteachingandlearning,andputsforward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good habits; development; self-confidenc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少成若天性,習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便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与人格素养,犹如浑然天性坚如磐石不可摧。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为其终身身心健康及优秀人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决定性的基础,在未来新的人生征程中方能行稳致远。自主高效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远离疫疾;规范自律的生活习惯,能使学生自信从容坦诚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在我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时常思索如何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也得出一点拙见值得商榷: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1如何培养自主高效的学习习惯

(1)凡事预则立,立而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切实可行、适合自己合理适宜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致自己的学习行动散乱、目标不明、效果欠佳、收效甚微,从而削弱了学习的潜在动力和持续的信心,导致学习的目标难以达到,效果难以保证。久而久之,学习中意志力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随之减弱,学习过程中追、赶、超的内驱动力不足了,故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随着网络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和在线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线上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心、脑、手并用,究其原因,或心存惰性,或欠统筹优化。如何让学生心、脑、手并用,善思乐学,思维活跃,动手实践,创新探索;如何让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炼重点和难点,主动迎合教师的讲授思路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创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精心指导,耐心要求,授之以渔,才是学习关键与核心。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读重听,不善阅读。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师生都能如数家珍、不言而喻。但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懂得阅读对身心的优越性和对学习知识的催化作用;没有勤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再加上手机、电脑在线教学、视频流媒体、读图时代思潮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也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引诱和干扰,不喜欢读书,进而影响以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1.2如何培养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

(1)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尤其近年新冠病毒的传播与影响,迫使我们必须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要指导学生何时、何地洗手,怎样正确的洗手,洗手不方便时怎么办,如何阻断病毒通过肢体和呼吸道的传播,做到科学防控,远离病毒,健康学习生活。

(2)社交卫生更不可疏忽大意。如何在必要的社交与学习活动中,保持健康与安全。参加外出聚集性活动要如何做好防护措施,选择哪种类型的防护口罩,如何科学正确的佩戴口罩,何时、何处必须配戴?与同学和朋友交往和交流时,如何保持安全的交往距离和时尚健康的礼节表达方式,既要文明大方,相互尊重,又要有礼有距,身心愉悦。

(3)遵从公共卫生。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参与融入社会的活动也逐渐增多,要引导教育学生在购物、乘车、就餐等外出到公共场合时,如何遵从特殊公共场合的卫生防控要求,积极与其配合,既要做好自我防护,关爱自己,也要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1.3如何养成规律自律的生活习惯

(1)要知道如何护眼?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增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居家闲余时,利用手机电脑进行线上学习,手游、网络电视等新奇电子产品的兴起,加上学生辨别力差,自制力弱等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对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利用率大幅提高,依赖度明显增强,观看的时间过长,如何护眼防止近视的发生,保证视力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要引导学生养成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高质量的睡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一旦形成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的优化剂,甚至是终身的财富。

2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生活习惯,既是保障其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学生化危为机,内生动力,外升能力的向好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走向未来、创新立业、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立身之本。

2.1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习惯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和在家校的学习实际,制定科学合理适度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要从学习的内容与进度,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时间的分配、学习方式与方法等重要的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并且要按计划严格执行,自觉积极,主动坚持,从而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师要多授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吸纳知识和动手创新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创新意识,要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提高,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过程中得到强化稳固。首先要指导新知预习,学生事先自学将要讲授的知识,教师要提出自学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自主学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其贵在独立性,也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基础。其次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学习中要多思善问,深入理解,注重积累和运用,及时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反复出错和模糊的知识点要钻研吃透;在课后的学习中,对易出错和模糊的知识点反复强化训练,加深理解记忆,全面清晰的掌握;还要在此过程中摸索总结反思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架桥铺路,提高效率。

(3)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无论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还是在线学习,都要做到心脑手并用,分析创造。专心致志的听讲,认真活跃的思考,主动积极的练习,总结归纳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高效学习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和年龄特征、心理因素和家庭环境等影响;有的学生在平时胆小,不善于表达和交流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存惰性,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活力,且要善于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和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产生求知和质疑的兴趣和希望。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从短文到长篇,鼓励从语言美的角度积累好词佳句,细品细悟,要有自己的想法且勇敢的表达出来,必要时多记读书笔记,做好读书反馈。教师要适时多给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润泽学生心灵的好书目和好文章,要事先应该了解读本,多与学生就阅读的书和文章做一些沟通和交流,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多鼓励表扬,潜移默化中以激发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读本内容要健康符合孩子的心智、年龄与兴趣——“读好书”;知识的呈现形式富有吸引力,产生阅读兴趣养成习惯——“好读书”;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塑造良好心理品质,效果良好——“读书好”,以此三个方面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多与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与好处,交流读书后的感想、思想的升华与行动的进步,从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喜欢上读书。

2.2知行科学、家校联手培养学生健康的卫生习惯

(1)家校合力,引导学生讲究个人卫生,注重饮食卫生。教师要通过微信、QQ、钉群、在線教学中,指导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如要流动水,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脚、洗头,让其掌握正确洗手“六步”法;衣着大方,且整洁干净,不挖鼻孔,不随地吐痰;也要保持个人居室的干净整洁,勤洗晒被褥,勤通风换气。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吃东西时首先要洗干净,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不暴饮暴食,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的劣质“三无”食品饮料,特别注意购买时不要超过保质期,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和有添加色素和防腐剂的饮料。

(2)乐观平和,重视社交卫生。要指导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时,尤其是当前参加聚集性的活动,一定要倒佩戴好口罩,掌握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与人交往和交谈时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摒弃和变换不合当前时宜的礼节表达方式,不握手,提倡行拱手礼,这样既互相尊重,也防止疾病的传播。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与人为善,朝气蓬勃。

(3)善待我你,遵从公共卫生。引导提示学生在外出购物、乘车、就餐等活动或到公共特殊场合时,既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场地温馨提示要求,又要体现出自己的文明素养,关爱自己善待他人。教师和家长要多联系沟通,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阳光面对社会当中的个别阴暗面,不盲信,不恐慌,克服不良情绪,以愉快乐观的心态平静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2.3因势利导、理性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要指导学生注重护眼。社会发展科技飞跃,各种电子产品琳琅满目,以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众多的视频娱乐APP的上线,无形之中给孩子们带来沉重用眼负担,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教师家长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合理适量的用手机,尽量的少玩或不玩游戏,监督孩子在合适的时空中,可适时玩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习的游戏。避免用不清洁的手直接接触眼睛或揉眼睛,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或者感染。切忌长时间过度用眼,合理安排用眼时间,让眼睛合理休息,让学生学会一些护眼、健眼的方法。看书学习时室内光线要充足,在网络学习时,要注意帮助孩子把电脑屏幕亮度和分辨率要调整合适,避免因屏幕过亮或过暗,导致眼睛疲劳,影响视力。

(2)要教导学生尽量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可以很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的排毒,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够让人的精力更加充沛和旺盛。一般早睡指的就是在晚上十点半左右去睡觉。合理午休,保证充足和高质量睡眠,方能精力充沛,才能应对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不挑食、营养均衡,使其拥有健康的体质。

3高瞻远瞩,放眼长远,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3.1教师要精心打造,优质高效做好课堂、在线教学

教师要做好课前学习目标的发布,让学生学有方向和目标;课前的和谐组织与激趣导入,课堂精彩纷呈的知识讲解;直播中内容避免枯燥,增强趣味性,讲解语言要生动,力争出彩;线上的监控和互动要灵活丰富;课后作业要适度,亮点与进步要及时鼓励表扬;疑惑要集中清晰解答。培养学生在线上课的良好习惯,培养心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分析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培养积极互动交流,有疑问必究的习惯。做好在线上课的学情分析反馈工作,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尤其是关注学习中困难大的学生,多关注、多指导、帮助其提升网上学习质量和效果。开好视频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做到适度监管不打扰,架起家校共建的桥梁,亲切顺畅交流,共同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3.2培养学生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做好开课前的氛围酝酿,课堂中要结合典型事例和身边的真人真事传递正能量。在教学中要穿插渗透居家如何缓解压力和培养积极心态,保持亲友间的联络等消除消极心理;提醒沉重居家也要适量运动强健体魄,出现坏情绪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有氧运动、倾听音乐愉悦身心等活动上;要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养成很好的居家生活习惯。教师要经常可以发布一些正能量的心得日记,和学生分享,相互鼓勵,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使之在学习生活中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

3.3通过阅读,净化心灵,为内心注入强大力量

新的时代日新月异,新的征程一日千里,阅读对学生是一场启迪大脑智慧与自我心灵修炼的愉快成长旅程,也是学生思想境界提升,心智发展成熟的催化剂。随着世界多样文明的深度交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与传承,阅读更是帮助学生打开世界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点亮人性之美善与文明之曙光的火炬。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培养学生终身爱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帮助孩子们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人类心智的发展历程和文明的传承,也让学生通过阅读,净化美好心灵,坚定成长发展信心,为幸福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震,刘静,张慧.对初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 2018.

[2]鹿霄.初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自信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