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儿童二语发展研究

2021-01-10程婧

科教导刊 2021年16期

程婧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课堂二语输出进行跟踪录音、转写、统计,对儿童二语输出平均句长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幼儿园阶段接受进入式外语教育的儿童二语发展的过程。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儿童的二语发展经历了模式化表达主导、自主输出初期以及大量输出并列句这三个阶段,教师、同伴和母语都对儿童二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儿童二语发展 平均句长 浸入式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6.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6.059

A Corpus-based Study of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CHENG Jing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of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output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tracking, recording, transcribing and statistics of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outpu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so 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kindergarten.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model oriented expression, early stage of autonomous output and a large number of output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Teachers, peers and mother tongue all have an impact on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Keywords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verage sentencelength; immersi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0引言

近年来,对二语习得研究的焦点逐渐从一次性习得转至长期发展,从学习的结果转向过程。[1]Larsen-Freeman(2015)[2]主张用“二语发展”代替“二语习得”,在二语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技能有可能进步,也有可能倒退。因此,语言的发展并非连续、匀速产生,而是跳跃式、阶段性增长。[3]而儿童语言的平均句长是句子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儿童不同时期的二语平均句长进行记录,可以更全面地展现儿童二语发展的过程。

因此,本研究选取某双语幼儿园国际班(即采用外教全天浸入式外语教育的班级)小班、中班、大班各三十名儿童,通过录音并转写的方式收集其一年半中课堂口语语料,跟踪记录不同年龄段英语发展的情况,以期丰富此领域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儿童英语启蒙实践。

1研究综述

RodEllis(1997:20)[4]认为,在自然习得环境中,二语习得早期会经历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静默期,在此阶段学习者不会尝试输出二语,仅通过听、读等方式进行语言输入,为下一个阶段的二语输出做准备;第二阶段,早期二语输出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的二语输出含有大量的模式化的语言表达,同时还伴随着句子成分的丢失。

许多学者都通过实证研究对儿童二语习得的静默期进行了描述。如Schlyter(2008)[5]发现儿童需要在学校中接受一年的浸入式外语教育,才能输出足够的句子形成语料供研究者进行分析;Meisel(2008)[6]发现儿童的静默期在3个月到1年的不等。

当儿童开始输出二语后,语言输出的平均句长是衡量儿童语言发展最客观的指标,[7]它通过展示儿童输出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数,体现了形态句法的复杂性。儿童输出的平均句长的数值越高,说明其输出句子的复杂程度就越高。新增的句长体现了儿童新掌握的语言知识。许多研究者都通过语料收集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二语的平均句长发展变化做过描述。[8][9]然而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儿童所做的相关研究较少。

2实证研究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收集儿童语料,考察浸入式外语教育模式下儿童二语发展的过程,提出三个问题:(1)在浸入式外語教育模式下,儿童会经历多长时间的静默期?(2)儿童二语输出的初期表现是什么样的?(3)在儿童二语发展的不同阶段,平均句长如何发展?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某私立幼儿园国际班小班(30人,3-4岁)、中班(30人,4-5岁)、大班(30人,5-6岁)的儿童,母语皆为汉语。语料收集开始的时候,三组儿童分别在幼儿园接受了0年、1年和3年的浸入式外语教育。

2.3数据收集

课题组成员每个月对各班儿童收集一次长达三个小时的课堂录音,其中对小班和中班的课堂跟踪录音收集持续了3个学期,共12个月,对大班的课堂跟踪录音持续了2个学期,共8个月。随后对录音进行转写、统计、分析。

3不同年龄段学习者二语发展情况(见图1)

3.1小班

如图所示,小班儿童的平均句长在第一个月(2018年9月)为1.84,第一个学年结束时(2019年6月)达到3.24,在第二个学期末(2019年12月)达到3.85。

小班儿童入学后的前两个月,平均句长为1.84-1.93,儿童的二语输出中主要是模式化的表达。小班儿童在最初阶段没有表现出静默期。在教师的要求和鼓励下,儿童在第一个月就做到了见到老师要说“Good morning”,发言要说“Letmetry”,在得到帮助时要说“Thankyou”。正是这些模式化表达拉长了儿童入学第一个月平均句长。在实际的课堂对话中,儿童针对外籍教师的问题,大多只回答一个单词,如教师提问“Whatdo yousee?”儿童回答“Monkey”。针对教师的提问,儿童最经常作出的回答是“yes”或“no”。

从第四个月(2018年12月)开始至第三个学期末(2019年12月),儿童开始用二语自主输出多于一个单词的句子。在本阶段,儿童积累的模式化表达也越来越丰富,如“May I go pee pee?”“Teacher Marie,Jay is speaking Chinese”“One by one”。截止至第一个学年结束时,人称代词的使用集中于“I”和“you”,儿童掌握的句型有“Iwant…”,“Thisis…”,“I like…”,“sb. is doing…”,出现了大量缺乏句子成分的不完整句;儿童能够描述的事物更加复杂,能够描述自己/周围的人正在做什么、自己的喜好、简单的家庭情况。在第三个学期,儿童的二语发展比起第二个学期表现出继续发展的态势。

3.2中班

如图所示,中班儿童的平均句长始终在4上下波动,最高时达到4.87(2019年11月),最低时为3.04(2018年9月)。中班儿童的平均句长有时稍有增长,有时稍有减短,没有明显的进步或倒退。到了中班阶段,儿童能够自主输出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描述天气,周末要去哪里玩、购物、感官以及图片中的内容。可以熟练地使用“he”“she”“we”等人称代词。在语法方面,儿童输出的句子中仍然有大量的句子成分缺失和单复数错误。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儿童开始在课堂上做简单的情景对话,在做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会偶尔给予提示,让对话得以顺利进行。如(摘自2019年4月的情景对话“Shopping”,错误的表达用下划线标出):

S3: What do you want?

S1: I wants a car. What’s…

T: How much

S1: How much is it?

S3: It’s nine dollars. What do you want?

T: Say thank you Zoe.

S1: Thank you Zoe.

通过每个小组轮流展示情景对话,教师的反复纠正、提示,后面轮到的组表达越来越顺畅。同时由于儿童还不太掌握英语语法规则,主谓一致错误始终贯穿于所有儿童的对话展示中。

3.3大班

如果所示,大班儿童在第一个学期(2018年9月-2018年12月)平均句长和中班儿童表现一样,在4上下波动,没有明显的进步或倒退。到了第二个学期(2019年3月-2019年6月),儿童的平均句长出现了跳跃增长,儿童开始大量地输出并列句,如:

Come on let’s go to play now. I want to make a flower.(2019年5月)

Tomorrow I go to Chloe house. We play doll. It’s fun.(2019年6月)

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如:

T: What does Mr. Sun do?

S1: Get the…get the water and go up…up and make clouds.(2019年3月)

同时,儿童的语言输出中仍充斥着许多不合语法的表达,如:

I want to make a things, I want to make a things too, I want to make a things three. (2019年4月)

可见,儿童对单复数相关的语法规则不太敏感,单复数的错误使用伴随了儿童较长时间。同时在浸入式外语教育中,儿童靠自己的母语习惯对语义进行推断,在语义迁移的影响下,儿童误以为“too”就是“two”,因此说出了像“Iwant to make a things three.”这样的句子。

4讨论

在幼儿园统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儿童的二语发展阶段以及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如下:

4.1儿童二语发展的三个阶段

通过一年半的语料收集、比较、分析,发现儿童二语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式化表达主导阶段(小班第一个学期的头两个月),在此阶段儿童输出的二语平均句长虽然達到1.84-1.93,但多为模式化表达。在课堂对话中儿童仅能用一个单词回答教师的提问。

第二阶段:自主输出初期(小班第一个学期的第三个月开始至大班第一学期),儿童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输出多于一个单词的二语句子。这一阶段占据了幼儿园三年的大部分时间。一开始平均句长增长缓慢,当儿童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句长会维持一段时间没有太大的变化。二语输出中有大量句子不完整、单复数错误的不合法表达。

第三阶段:大量输出并列句阶段(大班第二个学期),即儿童开始一句接一句地输出二语句子。实际上,儿童自中班下学期就开始输出并列句,但不常见,到了大班下学期开始显著增多。说明经过将近两年半的积累,儿童的二语表达突然有了质的飞跃。

4.2影响因素

通过语料分析与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同伴和母语都对儿童的二语发展产生了影响。

首先,教师对儿童的二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小班阶段,教师要求儿童必须在固定的场合说出固定的表达,同时不断鼓励儿童参与课堂发言,对于儿童的回答给予回应“Goodjob”,“Great”等。在这些要求和鼓励下,儿童的二语发展直接越过了静默期,并积极参与课堂发言。

第二,同伴的影响。在课堂情景对话期间,性格外向的同学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大胆用二语进行表达,教师在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不断提示、纠正,性格内向的同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倾听。由于教师遵循“每个同学都应有发言的机会”,不爱举手的同学都会被教师点名喊起来进行情景对话,因为先前不断倾听同伴的发言,轮到自己发言时也能输出基本正确的表达,不断获得进步。

第三,母语的影响。低龄儿童缺乏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在浸入式外语教育中通过教师、同伴的语言输入获得语言积累,随后开始自己的二语输出。遇到不会的表达,便会用母语的语法、语义进行套用,因此出现了一些语义不准确、语法有误的表达。

5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儿童的课堂二语输出进行跟踪录音,发现浸入式外语教育为儿童提供了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儿童二语发展越过静默期,经历了模式化表达主导、自主输出初期以及大量输出并列句这三个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要求、鼓励、同伴的示范和母语都对儿童二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研究时间有限,只对三个班级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跟踪录音,没有探究在相同的教育模式下,不同班级的儿童是否都会像本研究的小班儿童一样越过静默期,要过多久开始自主输出句长大于一个单词以上的句子,以及是否所有的儿童到了大班下学期就会开始大量输出并列句,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佐证。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早期二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J2018C098

参考文献

[1]郑咏滟,冯予力.学习者句法与词汇复杂性发展的动态系统研究[J].现代外语,2017(1): 57-68.

[2]Larsen-Freeman, D. Saying what we mean: Making a case for“languageacquisition”to become“languagedevelopment”[J].Language Teaching,2015,48(4): 491-505.

[3]郑咏滟.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自由产出词汇历时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276-288.

[4]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Schlyter,S. & J.Granfeldt.Is Child L2 French Like 2L1OrLikeAdult L2[C].Paper Presented At IASCL,The XI Congress of 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ld Language,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2008: July 28-August 1.

[6]Meisel, J. Chil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r Successiv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A].Current Trends in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Generative Perspective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8: 55-80.

[7]葉彩艳,马诗帆著.双语儿童:早期发展及语言接触[M].蔡雅菁,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8]Rothweiler, M. The Acquisition of V2 And Subordinate Clauses in Early Successive Acquisition of German[A].Interfaces in Multilingualism[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6: 91-113.

[9]Cantone, K. Code-Switching in Bilingual Children [M].Dordrecht: Spring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