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隐性课程”研究述评及启示

2021-01-10张建军赵若元

当代体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显性冰山隐性

张建军 赵若元

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对体育教学的意义重大。体育隐性课程是相对于体育显性课程而言的概念,它作为体育显性课程的良好补充,对教师教授学生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以及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对近年来我国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归纳和述评,以期对体育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1 体育隐性课程的定义、内容、特征与价值

1.1 体育隐性课程的定义

体育隐性课程,关键内涵在于“隐性”二字。所谓“隐性”,是相对于显性而言。体育隐性课程,其实就是体育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认识也并不到位,因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略显滞后。北京体育大学最早展开了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如学者姚蕾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是“在学校体育范围内,按照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以内化的,隐性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这一观点和概念,显然已经将体育隐性课程置于较高的位置,其文化的属性彰显出体育隐性课程的特征,即它具有一种内化形式的影响力,或者说,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另一位学者孔祥的观点,与此相似,他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是“在体育显性课程之外的,以基本教育目标为基准,在此指导之上,设计的有关教育方面各个要素的统称”。可以看出,在他的观点中,虽然把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缩小到了校园范围内,但其依然以文化为统领,显示出了其文化的属性。如果说上述两个概念比较宏观的话,那么以下概念则属微观的范围之内。

学者屈辉在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的环境,通过内隐式的、间接式的学习或者相关方式获得的关于体育教育经验的总和”。而学者张琦则认为:“体育隐性课程的内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中接触的与体育要素有关的内容,包含师生相处方式、教师教学风格等一系列内隐式的或者并未得到正式确认的教师经验的总称”。与上述体育隐性课程属于文化的范畴不同的是,这两个概念明显缩小了范围,将体育隐性课程回归到了体育教学的范畴之内,并将其更多地形容为经验,因此,显得更容易把握和领会。

综上所述,在查询了相关文献之后,研究者发现,上述四个概念基本能够代表目前国内对体育隐性课程的总的认识,也基本受到了学者和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认可,但究竟体育隐性课程应当属于文化的范畴还是一种教育经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1.2 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内容

目前,学术界之所以将体育隐性课程归属为“隐性课程”,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国内学者的认识较为统一。如姚蕾、史晓惠、陈亮、李慧红、李丽金等学者认为,体育隐性课程是一种具有内隐式的“文化系统”,在这一系统里,物质文化要素与精神文化要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体育隐性课程,有别于显性课程,在体育隐性课程中,它的核心要素是精神文化要素。而在此之外,同显性课程一样,体育隐性课程的物质要素主要有体育设施、场地、器材、环境、空间等等构成,这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在此不多做介绍。

1.3 體育隐性课程的特点

总结多篇文献,我们不难发现,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体育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1)隐匿性。指体育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教化、影响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难以直观体现的。(2)多样性和多元化。多样性指的是体育隐性课程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环境的不同、学习氛围的不同以及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一致等等。(3)依赖性。指体育隐性课程不能独自产生作用,而需要依赖其他方面的事物或者形式,如教师、教具、场地、器材等等,才能实现和发挥。(4)相对容易接受,和显性课程的灌输式教育不同,体育隐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之间,就能让学生接受内容,比如,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加入组间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强烈的竞争和合作精神。因此,其作用的发挥也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就会接受。(5)长期性,指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效果时间是很长的,有时甚至是终生的。(6)后效性,指体育隐性课程的效果通常是没有办法直接体现出来的,而需要是通过长时间才能显现,才能体现出来。

1.4 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

增强对体育隐性课程作用的认识,可以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从而更好的指导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对诸多学者成果的研究,我们发现,体育隐性课程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研究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既可以丰富我们对体育隐性课程的认识,也能对体育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指导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主要有:(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为相关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运动机能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通常需要泛化、分华、巩固提高以及自动化等四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感性认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而感性认识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遇到瓶颈,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作为体育隐性课程,培养的正是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强化对运动技能的身体感知,有利于技能的顺利学习。(2)能够陶冶情操,加强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体育精神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拥有健全的体育精神,能够做到败不馁、胜不骄,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中的团结、向上等功能,这些精神,如果能够迁移到学习之中,会促进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塑造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如“女排精神”在体育隐性课程中的应用。(3)兴趣激发的功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学生不喜欢体育,有时只是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如果通过体育隐性课程的引导,则可以让他们领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对体育的热情。(4)磨炼意志的功能。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很可能出现落后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口号,鼓励学生,从而在比赛中磨炼和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5)触发灵感和直觉的功能,体育隐性课程具有较强的感性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身体认知和情感认知。(6)发展想象力功能,通过体育隐性课程,能够让学生产生关于体育的联想。

2 体育隐性课程的理论基础

2.1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和海明威,在各自的领域内所提出。1895年,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歇斯底里研究》中,将人类的心理情况分成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宗教信仰等等一系列。而在佛洛伊德之后,1932年,著名作家海明威则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特别雄伟壮观的原因,在于它只有八分之一漂浮于水面之上,剩余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难以看到的,但又是决定性的”。在各类文艺作品中,文字及其产生的形象是所海明威指称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后来,在他的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文学界在研究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明晰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基础,是重点的部分。

2.2 “冰山理论”与显性、隐性课程

通过我们上述对佛洛伊德和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其实与冰山理论的原理是一致的。如同在海面以上的冰山部分,显性课程是文化知識和运动技能的外部体现,是我们能够察觉到的,可以看到的;但是,隐性课程却并非如此,它是难以从外部进行衡量的,比如,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团结精神、拼搏意识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难以察觉的。事实上,在任何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给学生传授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通过考核、考评等方式,是能够在平常表现和考试中得以外化的,但是,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影响和形成是难以量化的,虽然难以量化,但是它可能影响学生很长时间乃至一生的时间,而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考试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无法衡量的。

当然,教育也好,体育也罢,不能仅仅考虑在特定领域的影响,更要考虑全方位的影响。尤其在社会中,人可以缺乏知识,但一定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和价值观,否则,可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正像“罗森塔尔效应”所阐述的,当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赞美的时候,他就很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从而会间接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最终能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于体育隐性课程而言,亦然如此。因此,我们认为,在体育隐性课程和体育显性课程中,体育隐性课程起到的是主体作用,体育显性课程则居于从属地位,但二者又是相互统一和有机结合的整体。就如同“冰山理论”显示的那样。

3 体育隐性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是于2017年提出的。在课程标准中,一共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运动能力的内容、健康行为的内容和体育品德的内容。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层级不同,侧重点也并不相同,从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角度来看,运动能力属于显性课程的内容,而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则属于隐性课程的内容。因此,仅仅靠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纠错以及平常的一些技能传授,仅仅能达到运动能力提高的目标,但是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目标,通过日常教学显然是难以达到的。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拼搏的精神”“克服困难的能力”“坚忍不拔的品质”等等,本身就具有难以量化和难以评价等特征,这些品质,仅仅通过体能、技能、技术的练习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必须依靠体育隐性课程才能达成。如教师的激励、困难的预设以及学风的引导等等,但是这些内容,显性课程显然无法体现,必须通过隐性课程及相关内容的设计,才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未来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加强体育隐性课程及相关内容的设计,比如和“女排精神”“国乒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相关案例的引入等等,达到课程的目标,才能为学校体育培养具有“拼搏精神”“坚韧品质”能够“迎难而上”的学生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1.太原市第二十中学;2.新疆警察学院警体教研部)

猜你喜欢

显性冰山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奇!科学家发现罕见冰山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