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诗歌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感
2021-01-10胡涓兰
胡涓兰
摘 要: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呢?本文将以笔者执教的诗歌教学课《生活处处有诗歌》为例,从诗歌的诵读、仿说、点评三个环节,浅谈其中的具体实现策略。
关键词:语感;诗歌教学;诗歌诵读;诗歌仿说;诗歌点评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那么何为语感呢?百度注解为: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韦志成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良好语感的形成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说写活动)与内化(听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
以现代诗歌教学为例,“诗无达诂”,既是诗歌的教学没有具体固定、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教什么?怎么教?都视乎教者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诗歌的诵读、诗歌的仿说、诗歌的创作、诗歌的修改几个环节。为了便于理清思路,凸显其内在的逻辑关联,笔者以鱼骨图形式呈现(如图):
那么,本文将以笔者执教的诗歌教学课《生活处处有诗歌》为例,重点从诗歌诵读、诗歌仿说、诗歌点评三方面浅谈其具体实现策略。
一、以诗歌“诵读”为基础,积累诗歌的语言,培养语感
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热爱诗歌,乃至创作诗歌,首要的任务都离不开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爱好和能力。通过诗歌的诵读,一是可以积累学生的语言;二是可以受到规范性语言的熏陶;三是可以提高诵读的技巧;四是注重情感的体验,可以得到人文的熏染。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诵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诵读技巧的训练,鼓励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在《生活处处有诗歌》的课堂教学上,笔者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诵读技巧(如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的培养。比如在课堂开始部分,引入两首诗歌作为铺垫。以冰心的《纸船》为例:先是让学生在配乐《乡愁》的氛围中,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自由进行练读;再是指名一个学生读,进行简单评价和点拨。重点指导“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来”这个句子:“万水千山”这个词让学生悟出万水千山呈现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场面,读的时候要求拉高声调,并且读慢一些;“载着”一词要求读重音,因为这是一份厚重而绵长的情感;“爱”后面要略微停顿,给人一种回味无穷、余韵悠长的感觉。通过这句话的重点指导,品味“小纸船带去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在大海上渐行渐远,渐行渐远,去到辽远的天际”的情感。又比如在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重点指导“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在理解前面诗句的基础上,脑中构建出了一幅温暖、阳光、蓬勃的画面,教师再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我有一所房子”要读出那种自豪和期待,其中“我”之后略微停顿,为一种沉吟、欢快的情绪造势;而“面朝大海”读的时候应该声音提高,充满昂扬向上的情感;“春暖花开”要读得慢一些,尾音“开”要读得张扬一些,读出那种春天的温暖和鲜花绚烂、万物生长的生机之态(开口音的优势在这里凸显出来)。总之,语气、节奏、句式、格调,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
当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在引导过程中,要适当添加诵读技巧的符号,比如需要重读的词语加上着重号、需要缓读的词语加上波浪线、昂扬的词语加上上升符号、低沉的词语加上降落符号等。如下所示:
这样的长期训练,增加了诵读技巧指导的直观性和实操性,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二)注重情感和文字的融合,要求在读中悟,在悟中讀的螺旋上升
在《生活处处有诗歌》的课堂中的拓展延伸的环节,我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在进行指导诵读之前,先是要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进行介绍,奠定文本的情感基调,懂得了用词含蓄而又有张力之特点,并且领悟“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诗人的思乡情结。因此在指导诵读的时候,要将情感和文字相互融合,注重四个意向之间的紧密关联及内在的张力所散发出来的悠长的意蕴,让学生耽溺在一种绵长的情绪中,久久盘桓。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将整首诗细细练读,然后联系诗歌背景,进行交流,挖掘文字间蕴含的情感变化,领悟诗人由思亲到思国的情感变化和升华。再将情感投射到文字上,使文字承载着厚重的情感,读出作者的深情及慢慢提升的明朗与开阔,使情感和文字在相互碰撞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达到共鸣。实现了一个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的过程。之后,便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接读整首诗歌,配上音乐,呈现一幅音乐美、画面美、文字美、情感真的诵读情境,也使得这首诗歌的结构美、旋律美、音韵美得以显现。从而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进入一个“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
在以上的环节中,教师的示范和点拨弥足重要,既是诵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也是准确解读文本的需求,更是情感的铺设和沉淀。注重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领悟能力的有机融合和升华。
二、以诗歌“仿说”为策略,丰富诗歌的选材,拓宽思维
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诗歌,提升了语感和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要将学生内在的情感,通过文字进行有效地表达,而诗歌的仿说练习,无疑是一个最有效的策略。
比如在本课例中,引导学生拓展诗歌选材的环节中,先是由教师设计的过渡导语引入“生活处处有诗歌,比如——”,出示图片,示范句子“晴空矫健的雄鹰是一首诗”和“雨后绚烂的彩虹是一首诗”;接着是继续出示一幅有鲜花和草地的图片,给出两个关键词“鲜花”“草地”,开始进行仿说训练,学生很直接就可以说出“草地上的野花是一首诗”,但是句子过于简练,不柔软、不鲜活,缺乏色彩感和画面感。我继续引导学生就这幅图片进行句式扩展,于是就有了“草地上盛开着的五彩缤纷的野花是一首诗”“碧绿的草地上绽放着的白色的野菊花是一首诗”等等。鼓励学生即使表达同一个意思,也要尽量换上不同的词语,比如“盛开”和“绽放”等,这样既是对语言多样性的引导,又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精准地表达、个性化地表达;再是出示一幅森林的图片,没有关键词的提示,学生就可以从自己喜好的角度去描写画面,开始出现许多不同的句子,由简单直观地“雨后的森林是一首诗”,到画面开始灵动的“雨后泛出银亮光彩的叶子是一首诗”,“雨水滴落在林中的小径上,小径上斑驳的小水洼是一首诗”,到意蕴悠长的“林中风吹树叶发生沙沙的声响是一首诗”“林中细细的呢喃是一首诗”等等;最后是把图片都撤去,只剩下省略号,让学生自由得去想象自己所见、所想的美好的画面和文字,于是就有了“月色下宛若玻璃的湖面是首诗”“阳光下宛若流金的长河上一首诗”“妈妈温柔的絮语是一首诗”,在笔者的引导和规范下,层层铺设、层层递进,达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课堂生成,真美!
只有在课堂上,能抓住一个情境,再给予充分的时间,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对语言文字进行示范和规范的基础上,学生定然能积累语言、酝酿情感、扩宽思路,从而有效地降低诗歌创作的畏难情绪,产生了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当然,仿说诗歌训练是继诵读诗歌之后的推进,又是创作诗歌的铺垫。要将语言实践的机会尽大可能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先进行仿写诗歌的练习。仿写的好处是学生可以不拘囿于老师的选材范围、文字的使用规律等,而是可以更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者短句,毕竟每个孩子对语言和情感体验的偏好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些经典的诗歌,教师可以提供素材让学生去筛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
总之,教师的任务就如给学生提供一个“草场”,让学生在这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草”,然后滋养自己,成长自己。
三、以诗歌“点评”为触点,提升写诗的技巧,培养审美情趣
一首好的诗歌,一气呵成是需要长期的文字和情感的积累。很多时候,一首诗歌,是需要在反复诵读、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中得以实现。
为了使学生领悟这个道理,在本课例中,我以学生课前写的几句诗歌为例,在课堂上进行修改和点评。
例1:我们去看夕阳(图1)
这几行诗是学生模仿金波的《我们去看海》的第一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学生模仿了原诗的结构和诗人写作的视角,由看海到看夕阳,从视觉和心绪两方面去抒发对景致的向往。在评改前,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学生很快发现,“走啊,去看夕阳”其实还未看到夕阳,因此“夕阳已映进我们的眼里”这一句子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河面已泛满夕阳”的画面相矛盾,应该把这句话往后挪移,放到下一节写眼见的河边夕阳的内容,否则画面不连贯,文字缺乏逻辑(下转第72页)(上接第70页)性。那么把这一句移后,要添上一句更能激起学生看夕阳的愿景的诗句。我继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没有看到夕阳,但是夕阳的出现会引起哪些事物的变化。学生的想象力打开,于是就出现了“叶子上已泛起薄薄的金光”“爷爷的白胡须也染上金光”等句子。在句子结构和逻辑问题调整好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斟酌文字的准确性:比如将“映进”改成“映入”,去掉原句的“刚硬”,使词语更柔软;将“眼里”换成“眼中”,将“寄托”换成“向往”,使句子押“ang”韵,以增添诗句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全部改完诗歌后,再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总结出修改这首诗歌的方法有:一是从整体入手,注意画面的连贯,注意句子间的逻辑性;二是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即使是同一个意思,也要注意词感的统一性;三是要尽量押韵,增加文字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例2:春是一位温柔的女子(图2)
通过诵读,发现原诗把春比作成了一个温柔的女子之后,春景所发生的的变化。在结构层次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语言优美、灵动。“温柔”“柔和”等词语都用得比较温和,有一种恬静之美。但是“春天温柔的话语”有些不符合逻辑,应该改成春天特有的自然现象——“春风”,以及“柔和的光芒”是一种光的抚摸,而不是“染绿”,我引导学生仔细思考罗列出春天特有的景致,再组织语言。如此调整之后,再让学生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时,他们却只挑选了其中的第2、3句,究其原因,学生说“她让我们脱下厚重的棉袄”和前面的句子“不搭”,不是一个整体:前面是写小草和山林,是自然界的变化,但是“我们”是人物的,不应该放在一个诗节当中……在进行完诗歌的修改后,我引导学生:一是写诗歌跟写文章一样,要注意每一节的内容要紧密关联;二是写诗时画面和情感都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否则就显得很突兀,不圆融、不和谐。
通过以上诗歌的诵读、仿说、点评的环节,层层铺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不斷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有效表达,丰富人文内涵,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泰安小学,广东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