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1-01-10吴朝贵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初中阶段防治

吴朝贵

【摘要】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其心智也不够成熟,在处理各种事件的时候不能利用正确的手段和思维,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这也是导致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校园欺凌问题的预防及治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阶段 校园欺凌 防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12

初中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包括很多方面,基于学校实际教学管理,通过分析初中校园欺凌发生的因素,笔者总结了几点具体的防范措施,希望以下分析对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开展初中校园欺凌防范工作奠定基础。

一、初中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学生产生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嗜好与校园欺凌有很大关系。饮酒儿童被检测出有精神暴力的概率为81%,躯体暴力的概率为71.4%,而非饮酒儿童的暴力概率则分别为54.1%和43.3%。另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容易出现这种行为,因为本身他们在学业上落后于人,就会从其他方面寻找自信,企图得到同学及教师的关注,这种行为往往是一种利用暴力欺凌为自己树立威风的心理暗示。也由于成绩本身就不理想,所以存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状态,对于教师及学生对他们的观感也并不在乎。

(二)学校因素

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由于在学业上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热情,导致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学习外的其他事物上,而这些往往都与抽烟、打架、喝酒相关,学校教育导向产生偏差,校园欺凌现象由此发生。而教师往往在起初仅将部分校园欺凌现象理解为调皮孩子之间的一些游戏行为或情绪矛盾,认为矛盾会轻易解除,所以并未進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没有对学生行为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引导,更谈不上教育惩戒,导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另外,现代社会注重鼓励教育学生,对于惩戒则有所回避。同时,现如今有些家长护子情切,教师对惩戒学生的后果思虑增加,也会担心尺寸不当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伤害自身及学校利益,从某种程度上也加深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三)家庭因素

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家庭的和谐度,乃至父母的行为习惯、思维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直接导致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决定孩子是否会遭遇欺凌或者成为欺凌者。行为习惯不好,陪伴孩子时间较少的家庭氛围,会提高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疑是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防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防治措施

1.学校方面。孩子走入校园后,在校园度过及与人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学校在该问题上具有引领大局作用。学校要将欺凌现象的防治提到重要议程,可以将德育教师和安保人员召集在一起,建立实施小组,专门专人处理解决校园欺凌事务。在校园设立警察试点,实行保安处分规范,还可以专门建立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可以到辅导中心咨询求助。学校还要定期要邀请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和青年志愿者来学校指导工作,宣传欺凌行为的危害,形成反欺凌行为的号召影响。现代学校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而更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学校要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有效避免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2.班级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建立兴趣小组,民主管理班级,建立班级凝聚力,打造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包容和关爱,和谐友善的相处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感受所处环境的美好。教师要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直面校园欺凌问题,在班会上给学生空间分享或讲解遭遇欺凌现象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还有如何向教师求助,而不是畏惧欺凌者甚至畏惧教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家庭特点,多体谅和帮助有困难或家境特殊的学生,并对其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

3.学生方面。学生遭遇欺凌时,要及时告诉教师和学校,对学校、教师建立信任。学会保护自己,克服恐惧心理,有抵抗和直面欺凌行为的意识。

(二)优化家庭教育

学生群体中欺凌者的形成原因,多与家庭过分溺爱孩子有关,也与家长过于强势有关,孩子或跋扈或叛逆,都容易产生这种不良行为。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长要多鼓励尊重孩子,这其中包括尊重孩子的爱好习惯,也包括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多与孩子建立沟通模式,让孩子在发生问题时习惯于和家长主动沟通,这也会减少欺凌行为的扩大概率。

(三)建立多元防治体系

校园欺凌现象不仅仅是校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协力打造完整的防治体系。一方面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有效界定欺凌事件,明确责权划分。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和关联部门合作。第一,与网络运营商合作,掌握网络欺凌现象的发生和查处,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建立安全绿色的学习软件。第二,与公安部门建立警校联合专线,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高峰时段,优先处理这些现象。第三,与心理机构部门合作,处理问题后,要针对校园欺凌者以及受欺凌者分别采取心理疏导工作。最后,学校要与新闻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向新闻部门汇报和描述事件发生的真实状况,不藏匿不隐瞒,让社会参与到对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视中来,并对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全方位做好处理工作,建立多元防治体系。

三、结束语

初中校园反欺凌工作开展过程,应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建立多元防治体系,优化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从而保证初中校园反欺凌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楠.我国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的研究阐释及启示[J].中国德育,2019(14):19-23.

[2]周梦婷.初中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及防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20):78-80.

[3]王祈然,肖建国.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师生认知状况及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06):41-47.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初中阶段防治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