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2021-01-10叶燕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叶燕

【摘要】数学在高中学习生涯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考验着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自身去领悟其中的规律,才能把数学学得更加透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因材施教,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55

数学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枯燥乏味,教师需要注重课堂的互动性,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学习心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数学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总结,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学生去积极思考,提升自己的推导能力,注重思维灵活度。高中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强弱之分,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在多媒体教学盛行的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要利用新时代提供的便捷,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数学教学的课堂很容易出现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过于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教育,也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帮助学生活跃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课,让学生轮流讲课,每个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备课指导,让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可以让一个学生讲解等差数列的一个公式,再让另一个学生讲解等比数列的一个公式,教师不能给学生太重的任务,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学生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充分锻炼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地提升思维,也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教师除了组织学生讲课之外,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需要进行课前预习讨论和课堂讨论,学生通过交流能够交换不同的思考方式,拓展思维。通过交流能够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分析得更加透彻,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一些教师依旧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降低课堂学习效率,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是紧跟着时代发展的,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把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能为课堂提供便捷,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教授学生图形体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冲击,增强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球体与圆柱的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体积,通过直观的了解能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多媒体教学能快速地切换不同的知识点,提高教师的教学进度,也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有利于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注意学生薄弱知识点的分类

高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括很多不同的知识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比较擅长数字的计算,有些学生更擅长空间几何图形的计算,也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在面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不一样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会产生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薄弱点,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习题分类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能提高学生个人的数学成绩,还能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对学生平时作业或者考试试卷的观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点,然后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没有掌握函数章节的学生归为一类,把没有掌握不等式的学生归为一类,以此类推,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平时在做习题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的薄弱点给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可以进行分类指导,给学生重点讲解,让学生更能理解知识点,通过针对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能增强整体的教学水平。

四、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总结

高中数学的内容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多变,一个知识点会有不同的考法,学生要学会总结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部分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总结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每每遇到相似的题目,有些学生就像做一道新题一样,费尽脑筋也不能想出解决方法。而会总结问题的学生,能看懂问题的规律,很快就能算出答案。数学题型复杂多变,但题目要考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只要对不同的题型进行总结,获取一定的经验,就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更快成长,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给学生讲完一道数列习题之后,可以马上出一道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解答,让学生了解数列类题目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学生能否找到其中的规律,领悟解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让学生把容易出错的题目写上去,并在上面标注题目的考点以及容易出错的步骤,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同类型题目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自己去探索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基础学习,它需要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水平之外,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能力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告诉学生的是方法而不是答案。同时,我们要知道“答案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方法,學生才有能力去探索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