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建议分析

2021-01-10高霄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金融集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高霄

摘 要: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的趋势转向了逐步放缓的趋势。为了能够促进中国的平衡发展,中国的领导人在2017年提出了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以及建设投资。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非常的发达,金融业的基础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比较的完善,通过打造科技加金融的发展模式,让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次的课题主要对金融集聚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金融集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政策;经济发展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引导的作用。2017年中国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工作对于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研究金融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集聚程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作为研究的对象,建立相关的模型,判断金融业集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现实的数据做出一些个人的政策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企业的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2.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研究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通过相关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金融集聚情况,分析了金融集聚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且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3.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归纳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这三种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做铺垫。通過对比分析法,可以看出金融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对比。通过实证分析法,可以具体分析金融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情况。

二、文献综述

1.集聚的定义

(1)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指的是把同一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的过程,是一种空间上面的概念。

(2) 金融集聚

中国的金融业包括服务货币、资本市场、保险业以及其他金融业。总的来说,金融集聚指的是货币、金融企业、金融科技以及金融市场的所有相关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本文所研究的金融集聚指的是金融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现象。

2.金融集聚的动因

金融集聚的形成,总共有以下这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学方面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金融地理学层面的原因,第三个原因是区位选择层面的原因。

3.金融集聚文献综述

在金融集聚的地区当中,金融企业是所有行业生产要素集中的一种形式,金融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能够生产金融相关的信息,也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传播以及利用,同时金融企业以及金融从业人员能够把普通信息升级为有效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信息和金融产业的结合是不可分割的,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信息的集聚,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同的行业主体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一些不良的金融机构也会传播一些不良的信息。一些普通的投资者就可能会在媒介上获得一些不实的虚假的信息,导致自身的利益受损。

所以,在金融集聚的过程中,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的监管以及管理难度会大大的提升,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监管的过程来促进金融集聚的发展,但是这种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金融集聚有不同的影响。

三、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1.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

金融集聚指的是国家的金融资源,在地理上往特定区域集中分布,金融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经济增长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不断地增长。

2.金融集聚的动因

金融集聚的动因主要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下面主要从两个方向来展开论述。

(1) 内部动因

金融行业的本质以及金融行业的外部效应是金融集聚产生的内部动因。外部规模效应指的是在特定的区域当中,在固定的范围内,成本会产生一种规模效益,也就是说随着经济产出的增高,平均成本会得到降低。

金融业的本性指的是资本,企业是逐利的,因此企业会通过金融集聚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2) 外部动因

金融集聚的外在动因也是金融企业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

区位条件主要指的是地理条件以及基础设备的条件,通过研究金融业金融集聚这一课题发现区位条件对于金融集聚来说非常的重要。区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金融集聚的发展。金融企业在一个好的区位当中,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因而,金融企业选择一个好的区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能够让该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不断地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础设施也能够让金融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的便捷,能够让金融企业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提高金融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效率。

市场制度以及政府的管理是政府因素的两个层面,从全球的经验来看,金融集聚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由市场因素而产生的自发性的金融集聚,第二种模式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而产生的被动式的金融集聚。在早期的欧美国家金融集聚都是由市场因素而自发形成的,美国纽约湾区的金融集聚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二种模式主要是一些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政府,通过一些税收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人才政策、补贴政策来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集聚,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四、金融集聚水平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1.金融业集聚水平

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集聚水平相比2018年增长了8%,人均GDP为15.8万元人民币,在这之中,金融业产生为1.24万亿元的GDP增加值。2019年末,广东省增长了9.4%的金融业增加值,服务行业企业的增加值增长了3.14万亿元,同比2018年末,增长了7.9%。截至2019年末,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人数高达4100万人次,在这之中金融行业的就业人数达到了79万人,占据粤港澳大湾区总就业人数的1.23%,同比2018年末增长了4.59%。

根据2019年末的数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从业人员大约有61万,在这之中,广州、深圳、香港地区的金融在业人员达到了48.74万,占比达到了80%。

综上所述,根据11个城市的数据来计算,可以看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集聚程度较高。

2.证券业集聚水平

截至2018年末,在港股上市的证券公司达到了30亿元的总市值,相比2017年末,公司的数量增长了210家,内资资本公司的总市值占比港股上市的证券公司为68%,内资资本公司的数量占比为51.49%,总共有1251家。

2018年,港股的交易额达到了27万亿港元,同比2017年末增长了22.82%。我国在2014年正式开通了深港通,于2016年年底正式投入了使用。这一举措加强了内地和香港证券行业的联系。截至2018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以及流通的证券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60,000亿人民币。

3.保险业集聚水平

2018年末,香港保险代理人人数同比减少1.41%至2447人,个体代理人人数增长1.41%、24%,至63933人。区域企业收入及其他收入5132亿元,增长13%,全年首期保费收入4892亿元,占大湾地区2017年累计保费收入的57%,表明了保险业在香港的发展是非常好的。2019年澳门保险机构25家,2019年保费收入199.56亿元,同比去年下降了2.9%。2019年末,深圳保险公司25家,总资产3.6万亿元,2018年保险公司首期保费收入1191亿元,同比增长15.7%。2019年占粤港澳大湾区首期保费总额的12%。2019年末,广州市共有保险公司5家,市場主体104家。2019年累计保费收入127397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1%,占比为粤港澳大湾区保费收入总额的13.89%。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不管是从金融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是分别从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行业的情况来看。粤港澳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都较高,粤港澳地区已经从香港两个独立的金融中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金融集聚区。相关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有所下降,这可能是一个事实。金融业区别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金融业的人均产值高于其他行业。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来看,香港的金融集聚水平是最高的,特别是香港的证券行业,金融集聚水平位列于香港金融行业的第一位。内陆金融集聚水平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此外是广州和香港,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的城市。

金融集聚程度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相关的模型以及数据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来看,金融集聚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促进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除此以外,通过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来看,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科技创新水平对促进城市金融集聚具有重要作用。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对金融集聚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大湾区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现象已初步形成。港、澳是粤港澳两个金融最开放的城市,但珠三角城市金融市场还需要发展。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区域金融集聚度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中国国有资本账户以及城市金融账户的不断开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开放水平有希望得到质的飞跃。大湾区城镇金融集聚,信息化,科技产业与金融业能够得到有机合作。

2.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集聚能够在区域内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我国的金融集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加高效地调配一个地区的金融要素,促进金融资源的流动以及金融资源的利用,本文提出了以下这三个建议:

珠三角地区政府一定要大力促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行业的开放。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香港的金融行业集聚程度是最高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香港金融行业和内地金融行业的关联性较弱,因此香港的金融行业和内地的金融行业联动性比较差。在相关的金融行业政策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刺激珠三角地区的金融行业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金的流动,减少壁垒。同时政府应努力提高珠三角地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努力通过港澳门户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结合金融发展规划,建立“产融结合”的规划方式,让实体经济能够得到金融科技的支撑,让金融产业链更加的完善。金融产业必须和区域内的其他产业相协调发展,让区域功能分配和机制整合更加的优化。为区域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产业的对接平台,最大限度完善金融支持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促进金融行业对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发展金融平台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高金融业以及金融平台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准。

金融行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政府通过鼓励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引进高质量的金融人才,不断地巩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产业,从而能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集聚水平不断地提高。从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科技对于金融经济的提高来说非常的重要,能够提高金融行业运营的效率,降低金融行业运营的成本。金融科技能够有效地规避一系列的风险,让经济增长更具备稳定性。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以及人才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人才补贴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精尖的人才,但是这种做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且难以持续,政府和企业一定要积极地通过国内外的高校合作来建立专项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输送机制。

参考文献:

[1]Baldwin R E,Martin P.Chapter 60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J].Handbook of Regional&Urban Economics,2004, 4(04):2671-2711.

[2]Brulhart M,Mathys N A.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Regional Science&Urban Economics,2008,38(4):348-362.

[3]Davis D.Unequal Chances,Unequal Outcomes:Pension Reform and Urban Inequality[J].China Quarterly,1988,114(114):223-242.

猜你喜欢

金融集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国际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对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