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角下加强新闻采编工作的路径探微

2021-01-10高小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2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高小媛

【摘要】随着信息平台的突飞猛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和个人自媒体相继出现。这对传统的新闻工业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闻从业者也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在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新闻采编工作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前提下,加强对于传统采编工作的创新和优化,以提高新闻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编工作;对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3.037

目前,我国的媒体发展已经进入了媒体融合的时代。也就是说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向手机、平板等进行了深度意义上的融合,使信息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到信息内容。在這样的前提下,对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本文针对新闻采编工作,对如何适应媒体融合背景,加强新闻采编工作质量提出一定的建议和策略。

1.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特点

1.1 信息获取渠道拓宽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平台的多样化发展,新闻采编工作在进行信息获取时的成本进一步降低,现在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在微博、微信、抖音和快手上迅速捕捉到社会热点,获取相关的新闻素材。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不断拓宽,信息受众也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接纳。这对新闻采编工作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在进行新闻采编的工作中,成本降低,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有弊的是信息受众也许比新闻采编工作者更快的接受到新闻资源。这就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追踪相关社会热点信息,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尽快对信息进行整理或者对新闻进行深入采访和二次挖掘,更高程度的吸引受众接纳新闻信息。

1.2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宽使信息进行传播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不外乎广播、电视和报纸。现阶段情况下,信息传播的方式除了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还包括个人的信息传播。比如说a在微信中看到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新闻,a可以在朋友圈中进行转发,让周边的朋友都可以看到这篇新闻。所以,受众非常容易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这时候新闻采编工作者就要面临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传播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众愿意接受的信息传播者呢?如何让信息受众在众多相似的新闻中选择自己的新闻。这是当今时代下传统新闻采编工作这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1.3 信息时效性得不到保证

由于信息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信息获取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所以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日常工作过程中新闻采编的新闻信息对信息的时效性不能保证。很简单,像如果在a村发生了人为的案件,肯定是a村的信息传播者第一时间进行传播,采编工作者只能在收到相关的信息以后,就算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案件经过,还不如当事人所在环境周边的信息传播者发散的快。所以在面对这种新闻采编工作者不能控制的因素时,工作人员也要思考如何在保证最大程度控制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使信息受众在时效性不如其他媒体的新闻中选择自己的新闻。

2. 媒体融合视角下加强新闻采编工作的策略

2.1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虽然新闻的时效性不受新闻采编工作者控制,但是相对于新出现的各个信息传播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者,传统新闻采编工作者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新闻采编能力的专业性。

像上文中提到a村的例子,虽然在时效性不如当事人的周围信息传播者发散信息的速度快,但是他发的新闻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缺乏理性精神,同时可能还涉及到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所以这种新闻常常传播的信息就是不真实的。这时候采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和派出所的沟通或者和当事人双方的沟通,首先明确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然后进行理性客观的判断,最后在整理好新闻信息以后进行新闻的播报,使信息受众能够准确了解事件发生的真相。新闻的真相在网络暴力如此严重的今天对当事人才更加重要。所以说,采编工作者要发挥自身新闻播报的专业能力优势,传播真实准确的新闻比为了蹭热度制造新闻更重要。

2.2 策划信息来源,吸引信息受众

在完成新闻采编基础工作之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创新新闻的策划方式,全面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速度。

比如说新闻播报的方式过于守旧,只有采访和新闻内容播报这两种方式。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可以创新新闻的播报方式,像进行互动式采访,直播式的新闻播报等等,提高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热情和兴趣。

同时由于在信息平台发展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不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那就可以发动全单位的新闻工作者都成为“临时记者”,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尽量扩大接收到最新的新闻消息渠道,尽量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或者可以在电视台之外对提供新闻信息的个人进行有偿提供的补偿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和新闻发生的时间长短对提供信息的个人给予现金奖励,最大程度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经过以上措施之后,新闻采编工作者通过新闻信息的整理和优化新闻播报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播报,从而提高信息受众的接收兴趣和热情。

2.3 创新新闻内容的展示方式

在融合媒体背景下提高新闻采编能力不止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还需要对播报的新闻内容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由于广播电视台作为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所以在进行新闻选材时,会刻意增加会议及政策性内容。甚至有时一个会议能够出现在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中,虽然使信息受众群体了解了会议的展开过程和展开重点。但是长时间的重复播报会导致信息受众对新闻的枯燥表示不满。同时,在进行新闻播报时,传统的新闻内容都是以蓝色或者红色为主基调的,再加上经常出现的文字性新闻也对信息受众选择新闻产生了阻碍。

所以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进行选材内容的改革,减少会议性政策性的新闻内容,增加关于民生,像教育、住房、医疗政策的播报,同时增加像好人好事等社会性新闻的播报,提高信息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在新闻节目中的占比。其次就是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季节或者地方特色改革新闻播报的主体框架,比如说春天新闻的边框就可以设计成绿色,湖北的新闻边框就可以设计成水鸟,提高信息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美的享受。同时减少文字性新闻的播报,增加视频类型的新闻播报,为了适应新媒体和部分信息受众的个性化要求,可以将政策性文件放在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上进行发布,进而满足大部分信息受众的新闻需求。

2.4 适应融媒体环境

融合媒体的发展是市场和信息受众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所以新闻采编工作者一定要适应融媒体环境,提高自己在时代背景下的能力,充分利用和发展融媒体对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的优势,最终提高新闻在信息受众中的选择率。

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进行微信公众号建设时,要保证微信公众号和电视上播报的新闻有所差异,这样能够稳定吸引信息受众,其次就是在进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建设时,既要包括这一个星期的新闻合集,同时针对在新闻中出现的有关民生政策的网址或者小程序做成简易集合入口。比如说大学毕业生招聘会的报名网址,或者是新冠疫苗的预约网址,也可以是了解公租房政策的详细网址。都可以做到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中,让信息受众不止在公众号中可以接受信息,同时可以享受信息服务,增强信息受众对于公众号的粘性。

2.5 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无论在什么科技条件下,无论怎样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唯一要坚守的都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对一切事物要保证客观公正准确的采编态度,在面对天灾人祸进行采访时也要保证作为新闻工作人員的同理心。这是一个新闻工作人员必备的道德底线和素质。在这个基础上,引导社会舆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最终实现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目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新发展,在面对时代带给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机遇和挑战时,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改革新闻播报方式,提高新闻内容质量,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在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促进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珺.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新图景探微[J].中国传媒科技,2019,310(1):70-72.

[2]蓝希.探究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传播力研究,2019,v.3;No.061(13):130-130.

[3]蔡刘明.探究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科技传播,2020,v.12;No.251(2):62-63.

[4]张洁.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展趋势与记者素养探微[J].记者摇篮,2020,No.599(11):101-102.

[5]吴军.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J].名城绘,2020(1):592-592.

[6]孟允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v.11;No.191(11):139-140.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