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伴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2021-01-10李新苗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4期
关键词:国学课外阅读读书

李新苗

摘要: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国学经典阅读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国学经典阅读兴趣文化认同

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有研究显示,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国学经典阅读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把兴趣转化为学生自觉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对国学经典阅读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如何进行阅读的指导呢?

一、创设阅读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没有阅读环境,我们老师应该尽量营造阅读氛围,可以在教室里布置读书乐园,走廊里贴上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用这些方式时刻提醒学生读书。

其次,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故事等,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读书的氛围中,我班大部分学生就是在课间跟随多媒体会背《三字经》的。

阅读需要一定的阅读时间做保证。除了每周固定的国学课之外,我们班是这样分配阅读时间的,学校每天8点预备,我要求学生七点半到校,阅读半个小时。我也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读书,读到精彩处,我往往会特别大声、投入。不要小看这半个小时,你若能每天坚持下来,一学期读几十万字是不成问题的。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我会推荐给大家一篇文章,然后我们一起赏读。第二节课则是我们的“读书汇报会”。再加上学生自己在家的阅读。这样,阅读在时间上就有保证了。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汇报会”。

我们每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准时举行,一次一组,共有8人参加。我们按学生的表现分为三个等级:合格,能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讲述内容;良好,讲述内容完整、具体,语言流畅;优秀,能用生动、流利的语言讲述内容,努力用情感打动人。讲述内容不限,可以朗诵诗歌,讲故事,推荐好书,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等;讲述形式不限,吟、演、唱、画、读、背都行。总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一周的读书成果。我们为优秀者颁发奖品。不合格者,给一次“自我拯救”的机会,择日再讲一次。

同学们很喜欢这种汇报读书的方式,每到星期一下午,学生们早早准备好,迫不及待地想登台展示。经过“读书汇报会”的锻炼,学生们的读书兴趣逐渐浓厚,勇气与自信也渐渐增强起来,经验也日渐丰富,许多学生站在台上都能挥洒自如。

读而优则演,我们排练了几个集体诵读节目,不想还真派上了用场。在今年我们蒙城县教育局举行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比赛中,我们班代表学校参赛,选派两个节目《少年中国说》和《古诗吟诵》。比赛时,《古诗吟诵》首先登场,在悠扬的古琴伴奏下,一群身着古典服饰的可爱女孩,踏歌而来,边舞边诵,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美丽的境界。开场就获得92.3分的好成绩,赢得全场一片喝彩。接着,《少年中国说》在第9个节目出场,阵营整齐而庄重,当激昂的声音响起,全场鸦雀无声,神情激昂的中国少年在激情演绎,向世界诉说我中国少年宏伟的志向。表演结束,掌声持久而热烈——98.3分,全场一片欢呼,本次比赛最高分。

这次表演更鼓舞了同学们的信心,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国学经典阅读中。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手捧书本埋头苦读的身影。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想象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精彩,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他们往往更热情,更富有激情,更豁达,更乐观,更有理想和抱负,更有创造力。这是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一大好处。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提高阅读质量。我们还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三、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国学经典阅读的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为了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选择书籍。教师可以立足课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如学完李白的《赠汪伦》后,我推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让大家品味同样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

在教完《草船借箭》后,我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教完《景阳冈》后,我推荐学生读《水浒传》;教完《猴王出世》后,我推荐学生读《西游记》。针对学生喜欢的章节《大闹天宫》,我开展“读——看”结合活动,先让学生读原著的章节,然后再看电视,最后再说说,两种呈现方式优势互补。这样做既充实了学生的课文阅读内容,扩大了阅读面,又能使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很好地衔接起来。

四、阅读与习作结合

阅读不光只是读读而已,应该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学写、写中再读、读写结合”,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阅读质量。

首先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精美的读书笔记本,自己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个好听的名字,平时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或自己喜欢的语句,还可以配上插图,图文并茂。我有个要求,摘抄的内容一定要熟读成诵。我会时不时地抽查一两个,每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积累的多了,我就引导学生“发泄”出来。沈从文不是说写文章是“情绪的体操”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写出来,“我心写我手、我手写我心”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我们班成立了班级文学社,我们有自己的“出版物”——班级手抄板,每个月“出版”一次。我们选出优秀的文章,发表在班级手抄板上。对于发表作品的同学,我们还有一定的“稿费”哟。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几乎每天我都能收到稿子,忙不过来,我只好从班里“聘请”几位“编辑”帮我审稿,我就升级为主编了。

五、掌握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中,掌握课外阅读方法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内容的不同,设计了吟、演、唱、画、读、背六种国学经典诵读方法。我把陈琴的部分吟诵介绍给学生;像《杨氏之子》这样充满童趣的文章,我和学生一起表演出来,像演古装剧一样好玩;谷建芬的新学堂歌,20首古诗词我们班的同学几乎人人能唱。“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所以,我也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

六、建立阅读评价体制

国学经典阅读可以单独设立奖项,也可以和学生评优评先结合起來,建立阅读评价机制。我们设有“诵读小高手”“班级小才子”“读书小状元”“翰林大学士”等称号。课外阅读评价还要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及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每一个学生对国学经典阅读充满期待,走上一条漫漫而快乐无穷的寻根之旅,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国学课外阅读读书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