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21-01-10马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4期
关键词:行为认知

马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学模式得到了改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需求,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其重要性一直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对于閱读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因此,需要对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为-认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关键词:“行为—认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尤为关键。在过去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式灌输手段使学生记住某个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知行合一沦为空谈。根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讲求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目的是形成学生的日常学习准则,培养其创新思维。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开阔眼界。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重视阅读课程,并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方式。“行为-认知”教学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含义

“行为—认知”教学法是基于美国著名教育学者乔姆斯基的“普遍与特定”学说,结合我国实际的教学现状,通过研究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情况,在一些行为心理学经验的辅助下,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研究而形成的全新的教学系统和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差异,调整和优化课堂结构,有针对性、技术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行为—认知”教学法可以说是使得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整合学生阅读学习环境,改善教学现状,实现阅读、写作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发展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其语言技能。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意识,促进语言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我们没有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而是一直在模仿国外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学生的听和说,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阅读主要是在课堂之上进行,学生相应的阅读训练也集中于课堂,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进行沟通的水平将很难有所提高,小学生即使上了阅读课,也难以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一)阅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教学评价不但注重于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项活动。当然,这项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为了给任课教师和学生们评分、划分等级以及评判好坏,而是推动教师和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不足

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并没有足够的定性和耐心,同时也缺乏强烈的阅读兴趣。倘若学生对阅读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将会积极地参与进课堂学习中,并对知识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乐此不疲。但是如果学生对阅读内容缺乏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变得敷衍,认为这只是一项任务。缺乏兴趣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压力,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将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等。

三、“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对小学生展开阅读教学,核心不在于让他们掌握教材内容,而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优秀的语言基础。所以,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语文的学习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发挥“行为—认知”教学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合理设计阅读教学活动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够,他们的思维、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行为-认知”教学法时,要分析这个阶段学生思维、心理发展的总体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阶段都制定一个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和特征,密切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自身的阅读能力等,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差异化教学,引领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设置相关的阅读场景,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驱使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兴趣也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关键。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视频,设计一些有趣的或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创造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究,以使他们感受到语言和写作的巨大魅力,并有意识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比如说,教师在讲授《火烧云》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及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就看到过的云朵的形状、颜色等展开讨论,并把云朵的形状抽象化,创造阅读的情境,然后再展开课文的阅读和学习。

(三)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老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自主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以便在阅读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与主旨。语文老师要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内容,让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内化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逻辑性,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用阅读积累的知识写文章,这样的读写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榕梅.横向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9,475(1):1820.

[2]肖金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12):5455.

[3]朱丽琴.探究“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休闲,2019(4):25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行为认知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