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1-01-10刘永泽封莉张立秋

高教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课程思政

刘永泽 封莉 张立秋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尚有欠缺,亟需推进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课程建设。文章以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概论课程为例,以“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讨了该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深入分析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教学互融,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要领。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学互融;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S1-0113-03

Abstract: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urses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Projec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 of the course with the concept of 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and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ssential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goal; teaching integr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高等学校教育肩负着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重担。“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使命的关键。高校作党的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推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然而,目前高校工科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事情,其他课程则与之无关,从而导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工科专业课程中存在欠缺、不自觉的现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大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即“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及难点,并积极寻求切合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4]。

一、课程特点及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制定

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程类专业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与实践的重要课程[5]。课程范畴涵盖了工程项目从初期策划到后期建设运营的全建设流程管理,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运行维护等阶段;涉及人员广泛,包括项目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使用期管理方等建設项目各个参与方。课程内容包括项目前期策划、项目组织理论、目标控制原理、投资与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授课,达成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策划与评估、项目投资与融资、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计划与实施等管理工作的学习目标。

目前,正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与实施是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而培养综合能力强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涉及内容深、工程实践强、社会应用广等特点,使得在该课程授课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以实践协同育人具有很大优势。

课程思政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与特色,立足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与之相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指标[1-2]。结合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建设课程思政应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为统领进行研究,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具有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周期管理工作能力的综合性高级项目管理人才,更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时政、拥有家国情怀,崇尚工匠精神、提升专业能力,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底线,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工程伦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意识。鼓励学生在锻炼过硬的专业本领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教学互融

根据课程设置的教学大纲,围绕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分析、挖掘和整合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互融。

(一)关注国家时政、拥有家国情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超级工程给予国人以无限自豪感: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南水北调工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分落后的交通环境,到通行里程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速铁路;被外媒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投资、施工与运营;国际公认的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港珠澳大桥,这些不断刷新纪录的超级工程,令国人骄傲,让世界震惊。这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支撑,更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结晶。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案例、视频讲解这些国家超级工程,引起爱国爱党共鸣,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二)崇尚工匠精神、提升专业能力

工程项目的建设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及高超的施工工艺,工程项目的投资、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与国家科技进步息息相关,这离不开国家科技工作者和工程项目建设者的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是6.7公里的外海底沉管隧道施工,世界范围内可参考的案例很少,在拒绝外企开启的天价要求后,我国工程人员经过4年的研究和攻关,对沉管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新方法使得沉管施工的时间由数个月缩短到几天,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背后是勇挑重担、大膽创新、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拥有自主产权的施工工艺与设备,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缩短项目工期。课程内容上以诸多工程案例讲述科技技术进步与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的关系,借此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扎实专业基础并大胆创新。

(三)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法治底线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复杂、涉及资金量大、参与人员多,尽管我国已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等完善的法律法规,但项目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违法违纪情况,如以超越资质等级获得工程承包、工程非法转包、不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实施的偷工减料行为等,这背后是利益驱使下的法律意识的缺失。在课程授课的投资管理、进度、合同、质量管理等内容过程中,通过案例讲述、法规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法律法规约束自我的思维与行为,坚持依法从事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坚守住法治底线。

(四)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工程伦理

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项目建设于自然环境中、原材料取用于自然资源、施工过程中又涉及水、气、固等环境污染隐患。因此,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尊重自然规律方能可持续发展,例如项目前期策划时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内容以“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为基本价值准则;项目建设环境评价要长远、深入、透彻,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管理,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受到污水、废气、粉尘、建筑垃圾等造成的污染;工程材料的选择优先选用绿色环境友好型材料、施工方式采用低环境影响技术与设备等。在工程项目策划、安全与环境管理等章节融入这些思政元素,引导和谐、自然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意识

由于安全管理疏忽、安全意识缺失等因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事故频出,如2016年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发生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危害触目惊心,调查其原因是施工单位为追赶施工进度,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模导致上层模板坍塌。因此,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章节,应将“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工程质量,人命关天”等质量要求与安全意识贯彻于授课过程中,以“安全为企业品牌与价值”理念促进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要领

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仍需持续改进,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领:

(一)扎实专业知识,拓宽学科视野

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课”,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等于工科课程思政化[6]。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实质上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深刻理解课程专业知识;其次要拓宽学科视野,主动学习国家政策、感悟国家情怀、强化社会责任,赋予这些枯燥的专业知识以“传承”“情怀”“使命”,以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德育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课程思政教育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师[1],教师的角色“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工科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外,还要加强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提高个人品德情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7]。

(三)增加广泛交流,共享思政资源

充分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建立课程思政平台,增强课程、学校之间的交流,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开发整合如动画、视频、图片、案例等多种思政教学形式,同时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学习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创建易于接受的信息和内容。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教育理念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效隐性思政理念发展的必然[8-10]。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与知识学习应相辅相成,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实现知识学习与隐性思政教育的相互借力,通过全课程体系的思政教育,使得思政教育不再是纯理论枯燥的学习,而是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制意识和生态意识,同时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张俊玲,黄静华,付立新.工科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4):7-10.

[3]卿青,王利群,郭静,等.课程思政视角下工科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21,48(22):248+240.

[4]罗廷芳,南江,李伟.“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南方农机,2021,52(22):150-153+157.

[5]夏才安,许四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工程课程教学优化——以《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为例[J].浙江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463-466.

[6]许琼波.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某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7):225-226+253.

[7]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8]张楗,田小风.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48-49.

[9]王秋麟,袁馨怡,金晶.高校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工程燃烧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7):52-53.

[10]董燕.工科院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思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22):104-106.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