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理论特征、实践原则和路径
2021-01-10齐文涛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其关键原因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经过历届党的领导人的发展完善,形成了在对待人民态度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相统一和在促进人的发展上理论追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统一等理论特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手段的实践原则。新时代践行“人民至上”基本理念,要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中凸显人民作用、维护公平公正和保障民生、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关键词:人民至上;人民立场;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3-0005-03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5月22日,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用“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概括了伟大抗疫精神。2021年,面临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6月28日和7月12日两次做出重要批示,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首次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再次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上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在新時代的集中体现。
一、“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基本理念从马克思人本思想出发,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1]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宪法的形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法宝,确定人民的中心地位,这是“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雏形与探索。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结出“三个有利于”这一评判标准,致力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内容。进入新千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发展结构,更加注重公平,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扶贫和城乡协调发展,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对“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谋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根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发展成果由谁享有[2]。
二、“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理论特征
(一)在对待人民态度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形势下,他提出“人民至上”基本理念,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不仅从理论上厘清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更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的理念贯穿于切实维护好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具体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凸显了这一理念的重大价值[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工作和奋斗目标,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群众利益时刻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共产党人应时刻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来源,人民创造了历史,是真正的英雄,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在对待人民态度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特征。
(二)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相统一
新冠疫情暴发之时,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提出要统筹处理好安全和发展,树立起安全发展的理念,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物质资料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本身也是满足自己对物质资料需要的过程,保障人民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同样是坚持“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坚持“人民至上”明确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一最高的工作标准,充分肯定人民利益的地位。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相统一的理论特征,更是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集中体现,从而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有机融合,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的得失关键就在于能否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是阅卷人,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得民心,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在促进人的发展上理论追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统一
“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关注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和人的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些新的需要促使人结成各种劳动关系,从事物质和文化资料的生产活动,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最终目的,体现了理论追求与发展需求相统一的理论特征。“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我们党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处处体现着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集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的理论追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高度统一。
三、“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实践原则
(一)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
“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地位,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让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确立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根本的实践原则,致力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历届党的领导人都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人心向背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以人民利益的得失衡量社会主义发展成败。时刻关注民生问题、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大力扶助城市低收入群体,“我们完全拥有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的条件和能力,如果不能做好这方面的问题,是无法向黨、向人民交代的。”[6]这切实践行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的实践原则。
(二)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确立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中始终坚持人民的中心地位,高度关注教育等人民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教育事业,要求全党全国把教育放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而且卓有成效的理念,大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在各国迫于经济压力而放松疫情防控措施,推行“与病毒共存”措施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强化疫情防控。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向世界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基本理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实践原则。
(三)以强化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手段
“人民至上”是我党宗旨和性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除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自身的利益。“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党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就是人民的主张。“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牢固树立的群众观点,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实践原则,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8]。只有融入群众,才能知道群众要什么,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不断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一线,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认清自己手中的权力,认识到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唯一的使命就是更好地服务人民,要接受人民的监督,遵从人民的意志。
四、“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觉察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在发展中更加关注人民的需求,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2021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通过,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为新时代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提供路径[9]。但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生产力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抬头,部分国家不断发动对华贸易冲突。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致力于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发展,补齐发展短板,攻克“卡脖子”技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构建和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国际环境,打造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二)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中凸显人民作用
要始终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自觉和能力,调动起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人民参与国家治理、了解国家和政府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多地赋予人民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权力和对重大事务的表决权力。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以政府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将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构建起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社会协同治理以及人民群众的参与,实现政府、社会、人民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确保人民在社会治理、财富分配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调节利益关系和协调社会关系中更多兼顾人民的利益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维护公平公正和保障民生
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上公平公正、权益保护上公平公正、机会获取上公平公正。不仅如此,政策还要向弱势群体倾斜,保证他们在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在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增加人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提高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再分配更加兼顾民生和公平。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兜底功能,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城乡保障双轨制的问题,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社会性难题。目前,我国农村一些地区仍存在因病返贫、养老困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住房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参保水平,减轻生活压力,提高福利水平。
(四)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践行“人民至上”基本理念,必须深入群众,以群众的视角研究群众关心的问题,以群众的立场判断群众关切的利益,一以贯之地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忧。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只有走出去、沉下去,关注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的把人民需要的、人民缺少的、人民关注的利益让人民享有,才能不断地增进人民福祉。
参考文献:
[1]胡伟.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党和人大关系[J].探索与争鸣,2019(12).
[2]姜淑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党的文献,2016(6).
[3]方世南.论习近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深厚价值意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7).
[4]王明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根本立场[N].吉林日報,2021-10-18(005).
[5]葛燎原.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终决定力量——浅谈江泽民论述中的人本思想[J].当代经济,2002(11).
[6]丁建伟,王伟.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J].社会保障研究,2019(3).
[7]付海莲,邱耕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与内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4).
[8]汪亭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践行与思考[J].人民论坛,2020(7).
[9]周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
作者简介:齐文涛(1989—),男,汉族,河南开封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