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综述

2021-01-10范雪刘建涛

西部学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马克思

范雪 刘建涛

摘要:国内外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展开了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中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破坏或抑制因素、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中国价值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关于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马克思;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3-0024-04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破解当今全球化问题的一把金钥匙,而马克思对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影响因素等系列问题有着深刻的洞见和论述。认真梳理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发现其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趋势。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国内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学者对此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程恩富、王中保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1]郭佩惠、刘化军[2]指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的新陈代谢理念揭示了资本主义自然与劳动双重异化及其之间的关系,为人们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二)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研究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1.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对此维度分析具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内学者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出发分析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彭坤、秦书生[3]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坚持这种辩证关系就是在维护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王文兵认为,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4]

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从土地开发层面对马克思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论述。例如张映芹、杜瑶乐[5]强调,马克思要求人类应杜绝对土地的断裂式掠夺开发,而应该保护土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发,这是马克思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方面,属于马克思的生态正义观范畴。滕藤[6]指出,马克思提出的防止土地资源的滥用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他可持续发展思想中最精彩的表述。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该维度的分析,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从合理利用自然力的角度出发。石莹、何爱平[7]指出,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分析视角,阐释了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二是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角度出发。王草、李成勋[8]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人应当以劳动为基础,与自然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最终实现经济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朱可辛、孟书广[9]论述了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认为马克思的这种經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完成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度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角度:

一个角度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考量。方世南[10]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将社会生产视为全面的生产,将社会发展视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高于其他有关社会发展学说的根本之处”。

另一个角度是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去阐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毕文锐[11]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隐喻的手法将社会比喻为“有机体”,而“不是坚实的结晶体”,以此阐明人类社会不是僵死的,而是具有流动性的可持续性的有机生命体。徐安玉[12]强调,马克思把社会有机体建立在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之上,认为社会有机体是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只有正确处理社会有机体内部的各种关系才能使其得到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破坏因素

国内学者认为资本是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罪魁祸首,并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指斥。刘希刚、郭凯[13]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断裂。郭佩惠、刘化军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新陈代谢断裂、自然异化的根源。”[2]

二是对资本逻辑的指谪。乔法容[14]指出,资本逻辑为了不断增殖自身,不顾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这种偏狭的发展观不仅导致了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也导致了人类目的性上的道德缺陷。

三是对资本权力的谴责。孙全胜[15]指出,资本权力操纵着人们按照资本意愿来组合自然空间结构,进行资本模式的空间生产,是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瘟疫”,使其他生物都畏惧人的存在。

(四)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义

1.理论意义。毕秋、王宇翔[16]指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大判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尹晶晶[17]认为,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新时代的理论表达就是习近平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郇庆治、刘琦[18]强调,2020年暴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轫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哲学基础。

2.现实意义。张秀芬[19]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深刻阐释了循环再利用这一重要的绿色发展思想,这对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提出对排泄物进行分类以便重新利用;指明循环再利用的条件;机器的改良和科技的进步可以推进对排泄物的利用;原料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废料的数量。刘希刚、郭凯[13]认为,应坚持以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树立绿色资源观,实现自然资源减量化利用;树立绿色生产观,协调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树立绿色消费观,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

二、国外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经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否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思想中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质疑。比如美国生态学家沃斯特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无法找到多少对保护任何古老的自然观的关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任何关注”[20]。日本学者岩佐茂[21]指出,《资本论》中蕴含着循环经济的思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过程本身就是回收再利用(再循环)的过程。它是自然循环过程的一部分。因而马克思强调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美国学者福斯特[22]则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马克思而言,人的消费排泄物和生产排泄物都应该作为完整的新陈代谢循环的一部分而重新被生产所循环利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抑制因素

1.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23]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且从人的生存意义上来说,受污染的自然也缩小了人的生活世界。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奥康纳[24]指出,马克思认识到了人类历史与自然界历史之间的辩证相互作用,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美国学者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资本主义在人类和地球的“新陈代谢的联系中”催生出“无法修复的断裂”[25]127,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规模农业和远程贸易加剧和扩大了这种新陈代谢的断裂;对土壤的浪费反映在城市的污染和排泄物中;大规模的工业和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共同参与了这种破坏进程。日本学者斋藤幸平将福斯特提出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被看作是马克思系统性生态思想的关键节点,他认为,马克思“通过‘新陈代谢’概念有意识地与任何形式的普罗米修斯主义划清了界线,并开始将生态危机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26]。英国学者佩珀透过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出“该责备的是……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27],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生态危机。

2.资本逻辑的逆生态性。英国学者佩珀參照与延续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逻辑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剥削,因此“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使可持续发展……成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28]95。法国学者高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的是经济理性,它的市场经济和生产方式以利益为唯一目的,这和生态理性的要求是冲突的,必然造成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逐利“会最大程度地去控制自然资源”[29]5,因而“生产也就是破坏”[29]20。

3.统治自然的文化观念。马克思认为,受金钱和资本支配的自然观念是对自然界实际的贬低,必然导致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学者莱斯在其著作《自然的控制》中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的这个论述,认为这种观念“与资本主义相当契合”[30]8,它把自然仅仅归结为规律运动的物质体系,从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自然是纯粹的有用性”的观点。

(三)可持续发展实现的路径

1.建立生态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真正和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个思想,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但这种社会主义是生态的,即生态社会主义。比如英国学者佩珀就认为:在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非人的自然将改变而不是被破坏”[28]356。美国学者福斯特指出:“在社会主义体制中,最大规模和最严重的破坏环境的根源将以一种自身显示出超越资本能力而不仅仅是反对其利益的方式被直接加以铲除。”[25]75西方学者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加拿大学者莱斯肯定了穆勒的“稳态”思想,加拿大哲学家阿格尔在此基础上倡导“稳态经济”,建议资本主义社会缩减生产规模,政府重新分配社会财富,通过干预经济来缓解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31]。法国学者高兹主张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生态的改善和优化[32]。

2.改变控制自然的观念。马克思批判了金钱化的观念对自然的破坏,加拿大学者莱斯也进行了批判,认为应该改变这种控制自然的文化观念。他认为,控制自然应当是控制人对自然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方面,最终达到“自然的解放,亦即人性的解放”[30]168。应该用这种积极的控制自然的观念消除浪费性的生产和对环境的破坏。

三、国内外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现状评析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具体如下:

1.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晚于国外,主要研究了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几个断面或局部内容,主要是或生态或经济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而其研究不系统、不全面,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有待加强。

2.国外学界侧重于研究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中抑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聚焦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资本逻辑等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有的观点甚至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比如莱斯、阿格尔、高兹等认为无产阶级已经失去其革命性,需要重新寻找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依靠力量。因而对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批判性地借鉴吸收,而不能无原则、无批判地全盘接受。

3.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解决路径鲜有从社会生存条件切入并深入展开的。社会生存条件是一个社会自我再生产的方式,从根本上看它是积累的劳动与具体的活劳动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积累的劳动统治具体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的劳动表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统治着具体劳动,因而产生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谁占有更多的积累的劳动,谁就拥有统治他人的力量,即社会权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私有制,就它在劳动的范围内同劳动相对立来说,是从积累的必然性中发展起来的。”[33]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劳动,即消除抽象劳动对具体劳动的统治,最终实现人类的真正自由与自然界的真正复归。因此,对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生存条件切入并深入展开,这个视域是马克思论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层论域。

总之,关于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和深度有待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程恩富,王中保.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2]郭佩惠,刘化军.马克思“新陈代谢”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学术探索,2018(12).

[3]彭坤,秦书生.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月刊,2012(2).

[4]王文兵.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镜鉴我国生态文明之路[J].人民论坛,2020(10).

[5]张映芹,杜瑶乐.马克思的土地可持续开发生态正义观及当代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12).

[6]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48.

[7]石莹,何爱平.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看待生态文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域[J].当代经济研究,2015(4).

[8]王草,李成勋.《资本论》关于物质变换理论下的循环经济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

[9]朱可辛,孟书广.历史、现实与未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J].党政研究,2021(2).

[10]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

[11]毕文锐.“社会有机体”概念释要——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12]徐安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演进探赜[J].福州党校学报,2019(6).

[13]刘希刚,郭凱.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视阈下的新时代绿色发展探析[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2).

[14]乔法容.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J].伦理学研究,2021(3).

[15]孙全胜.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三重理论形态[J].重庆社会科学,2020(7).

[16]毕秋,王宇翔.马克思自然观的三重内涵及其当代形态[J].思想教育研究,2020(2).

[17]尹晶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新时代中国化表达[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

[18]郇庆治,刘琦.大疫情之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进路难题及其挑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19]张秀芬.马克思《资本论》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实践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20]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91.

[21]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65-166.

[2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M].刘仁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60.

[23]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8.

[2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2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6]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部最新代表作——评斋藤幸平的《卡尔·马克思的生态社会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20(5).

[27]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33.

[28]DAVID PEPPER.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M].London:Routledge,1993.

[29]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M].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30]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74.

[32]朱波.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4.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7.

作者简介:范雪(1994—),女,汉族,山东高唐人,单位为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建涛(1983—),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法学博士,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历史存在论。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